美文网首页随笔
《平安夜》印象

《平安夜》印象

作者: 亞眠 | 来源:发表于2022-08-24 18:37 被阅读0次

    ——亞眠长篇小说研讨会上的发言

                            风雪其隐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只是作为一个读者对平安夜这部作品表达一些个人的感受,不打算以文学评论家们的利喙妄图居高临下地对一部作品作一个了断。读书是一种交流,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交流能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固然好,但有不同的看法也是自然的,更不是坏事。我认为,读书并不一定是要达成某种共识,读书只是一种形式,一个场域,作者与读者借助这个形式,在这个场域里,各取所需,各得其趣,各自体味和欣赏自己感受到的,体会到的,联想到的,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无论是兴奋还是沮丧,都是值得肯定的。作者所要表达的和读者所感受到的,可能契合,但也可能背离,也可能作者和作品只是一个拱门,读者只是一个过客,读者并不徘徊留连在这个门下,只是穿过这个门,进入的却是纯粹属于自己的世界。写作是作者的生存方式,阅读则是读者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作者和作品都是独特的,每一个读者及其感受也是独特的。能否表达,是一个权利问题,是非美丑,是一个能力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作者与读者是平等的。我就是本着这样的看法,作为一个读者来表达一下自己个人的一点感受。闲话少叙,那么作为一个读者,对平安夜有哪些感受呢?一个词可以概括,感慨万千。不可能絮絮叨叨,挑几个印象比较突出的讲一下。

    第一,平安夜这部作品不是一般人读得了的,也不是一般人能欣赏得了的,当然更不是一般人能写得了的。这是本人阅读完这部作品后的第一感受。这部作品内容之丰富,信息量之大,简直超出了一般人的大脑容量。这不仅表现在作品中涉及了巨量的空间、人物、事物,更突出表现在出现了滔滔不绝的概念、名词、观念。这些空间、人物、事物、概念、名词、观念,种类之多,领域之广,跨度之大,数量之丰富繁盛,活跃程度之剧烈,简直是在读者面前活生生地蔓延起了一座起伏纵横雾气莽莽不知边际的原始森林,不是足够强健的大脑,没有足够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无法走得进去并走出来的。不只是这些巨量的呈现在纸上的文字,事物逼人心魄,更有这些文字、事物背后底下所蕴含着各种频率和强度的震荡、不安、联想和感觉,犹如波诡云谲阴暗昏沉的浩浩洋流,在读者的头脑中引发动荡不定,天旋地转。又如作者所称的巨型章鱼,万千的触手从四面八方把读者攫住笼罩,令人喘不过气来而惊惶失措。老实说,这部作品给读者压力之大是不能否认的。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这部作品的很多精妙之处,是无法欣赏到的。但读者的弱正反衬出作者的强。作者想象力之丰富与强大,语言功力之深厚与纯熟,引经据典之巧妙与自然,实在令人惊叹。因为不是一个强健的大脑,不是一个自由的思维,不是一个有着千百部著作往来盘桓的胸怀,是不可能容纳下这样庞大的概念群落和如此众多互相反对悖谬的现象共存于一体的,更不可能随心所欲令人眼花缭乱而实际上又秩序井然从容以出之地指挥调动这样庞大的群体的。曲高必然和寡。给了读者这么大的压力,读者必然会少。这是不是说明这部作品是不成功的呢?在当今这样的一个快餐文化、肥皂剧文化、浅薄低俗文化风靡一时的气候下,这样的作品能生存得了吗?有价值吗?我认为,不能以这样一种短浅的眼光来阅读和丈量这部作品,因为这不是一部用以消遣时光,蚀散灵魂的作品。这是一部应当用历史的眼光来丈量,用光年的大标尺来标度的作品。因为经典是历史的结论,而不是一时的喧嚣。这是一部真正的小说,不可以改编成剧本的小说。正如作者所说,小说最好是把人物世事呈现出来而不作评论,更不下结论,在有限的篇幅里提供最多的信息。这部作品可以说恰如其分地做到了。我希望这部作品会成为一部经典,希望这部作品是任公子钓到的一尾大鱼。无论食之者是众是寡,都不妨碍其为大鱼的本质。

    第二,平安夜是一部蕴涵着普世性品格的作品。我们要理解这部作品的价值,就必须明白这部作品中发生着的一切,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的现象。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交换与冲突,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作者正好具备了接受、反思和表达这样现象的条件,于是,无数这样的现象涌入作者的观感,流出作者的指下,融入人物的血液,形成了这部反映这样一种现状的作品。在作品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了巧妙的融合。作品谈哲学,谈宗教,谈信仰,谈人性,谈制度,谈生活。既融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产物,也融入了精致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物,但两者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并能够从同一个人的思想中,语言中流淌出来而毫不觉得生硬造作。一群散发着浓烈东方文化气味的中国人在生活中,在交谈中,在内心中,却那么自然地渗透着西方的文化,东方人脑子里转着的却是西方的故事,人物,画面,概念。这真是一件很值得深思的现象。这种中西文化融为一炉的作品,难道不是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并追求一种新的带有普世性文学的萌芽吗?我想,不太可能从西方人的作品中看到东方文化对他们这么现实的渗透吧,就是中国人的作品中也绝少这样的创作吧。因此,这不能不说是作者一个创造。这个创造意味着一种广大的视野,一种包容的胸怀,一种文化的品格,一个时代的方向。如果有好事者将这部作品译成外文,这个创造也许会吓那些洋人一跳,因为一个东方的作者准确的说是业余作者竟然能在内容与技巧上同时超越他们。

    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融合也令人深思。平安夜是泊来品,是西方的文化产物,但这样一个西方文化的产物现在已自上流社会逐渐下行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了。现在,在一些人眼里,这简直是向西方文化投降。但是,请问,西方的东西中国人就不能有?西方文明的产物东方人就不能欣赏享受?东西方文明难道是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事实已证明不是。全球化的趋势表明是要相交的,是要融合的。再说,作为社会中的人,精神层面的东西,中西方本是相通的。人为的制造文化隔膜,壁垒,而不是去打通,去融合,去提炼,反映出有些人在对待横向的文化比较、鉴别的态度、认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非此即彼,绝对化、极端化,故步自封,固守一隅,不敢为天下先。其实,东西方文化交流很早就有了,西方的文化早就进入了中国社会,中国的文化现在也开始进入西方社会。东西方文化交融,是当今世界文化现象的一个显著特色。如何去对待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差距,如何去创造一种新的无东西之发的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文化,难道不应当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方向吗?

    其实,通过精神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作品透露出不但东方的文化受到挑战,西方的文化也一样受到挑战。西方的文化不但要受到西方人的挑战,而且也要受到东方人的挑战,从而揭示了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地人们正在或即将进行着的精神大迁徙。传统已经在身后断裂,信仰尚未出现在前方。人们的精神只能四处流浪,迁徙。这种精神大迁徙,不但是东方的,也是西方的。全世界都将迁徙,不断离开那些熟悉的精神故乡,在广漠的荒原上蜿蜒曲折,前途未卜,充满绝望和希望地行进着,流浪着。在这个大迁徙中,一部分人沉淀下去了,永留故乡,一部分人随波逐流,任其沉浮,一部分人则竭力把头伸出水面,挣扎着要呼吸到一口救命的空气。这种精神的大迁徙,必将延续到人们最终找到一个新的共同的精神家园。作品反映了这样一种纯粹精神层面的怀疑、探索与融合,并把这种敏锐的触角潜入了不可知的未来。若干年后,全球化,地球村时代到来之际,在人类终于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之际,再来回顾,也许我们会发现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就象一口洪钟发出的颤动心扉之音,穿越昨夜直到今天才传到我们耳朵里被我们听到一样。

    但是,这并不是说作者的写作就是在这样明确的认识支配下进行的,在作者而言,他只是为了把一个灵魂的不安表达出来,把自己的生命动态寄托于写作,把自己的一切观感、想法、块垒、欢乐与哀愁溶解于作品。这样的写作,于作者而言,是个性化的事情,是独特的生命体验,是生命由沉寂到怒放的过程。然而,这种个性化、独特性,却并不妨碍他蕴涵的普世性。因为作者的独特体验,不过是一种金风未动蝉先觉式的先驱体验,一种将来会为人们所普遍感受到的体验。这是种超前的体验,超越现在,超越被庸俗的生活磨钝了灵犀之心的普通人。

    第三,平安夜更是一部现实性的作品。一部现实生活、文化、文明、人性的冲突与纠结的作品。平安夜所展示的是一群生活在中国现实中的中下层人士的生活现状,精神现状。这一现状是通过众多现实的、当下的冲突表现出来的。平安夜本来应该是一个热闹、温馨、祥和、充满期盼的夜晚,但现实并非处处如此,更非人人如此。几家欢乐几家愁。平安夜并不平安。星期天本来是休息,却在工作。个人脑子里想象的自由和自己身受之束缚,反差如此之大。明的与暗的交织在一起。魂灵与生人隔空相守。林惟楚是矛盾的,虞迁是矛盾的,谢秋水的生活干脆直接就矛盾着,虽然他生活得游刃有余。王晓辉的矛盾更集中,更紧张,更决绝,以死来解脱生的矛盾。到处是矛盾,人人在矛盾。错的人进到了错的门。思维在冲突,精神在冲突,文化在冲突,文明在冲突。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冲突。层层叠叠的矛盾冲突最后都归结到平安夜这一个概念之下。矛盾得很自然,归结得也很自然,毫不矫揉造作,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虽然作者笔下的生活不乏肮脏,恶心,晦暗,压抑,扭曲,悖谬,令人惊惧不安,但我认为,这不是作者的艺术加工,这就是现实。我们生活着的现实就是这样子的。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的生活。作者带我们进入的就是真的生活,是生活的本身,那些冲突、矛盾、纠结、爱意情愁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身上,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就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是那么真实,亲切、自然、可信,时时引人会心纵笑。这完全不同于时下一些无可救药地的作家们创作所谓的小说、影视剧,他们的看家本领就是生制硬造地杜撰出一些所谓的矛盾冲突,吸引人家的眼球,吸空人家的钱袋,如此而已。然而,人是懦弱的,怕正视现实,正视自己,总想逃避,所以不愿看这样真实的作品,而宁可看那些虚拟的无关痛痒的漠然却又热闹的东西,好把自己无声无息地花光,就象把钱扔到弱水当中,一声不响地消失,没有丝毫痕迹一样,无聊却好玩,就象赵本山的小品,消磨时光,消磨人生。作品所描述的的确是现实的生活,是我们正在生活着的现状。正是由于现实中那么多丑的肮脏的东西,因此才更加凸现出文学审美的价值。这里要注意的区分的是现实的善恶与文学审美的美丑。善的不一定美,美的不一定善。恶的不一定丑,丑的不一定恶。文学作品有媸妍美丑之分,但不应当有善恶之分。虽然文学作品本身会反映出善恶,但这只是生活本身的善恶,而不是作品的善恶。

    第四,这部作品的写作手法是非常新颖独特的。作者的写作方式非常特别。这部作品并不是按照一个先定的中心思想来铺排展开,而是作者在工作之余在电脑前断断续续的写作的一个又一个片断,最后联缀而成的。这一个个章节,一个个人物,一篇篇作品,在写作时互相并无统属无联,但一经作者将其纳入到一个整体架构中,联缀到一起,就豁然贯通,浑然天成,仿佛一下子就获得了灵魂,产生了生命,凝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晶成了一个独立的形态。真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作品在篇章布局上处理手法也非常特别。使用了全景式透视,中国画的透视法。全书没有中心人物,没有中心事件,只有中心时空,平安夜。在这样一个中心时空下,又有无数个时间、空间和人物的万千具体感受。作者正是依着时间、顺着人物、踩着心绪来安排布局和展开情节的。以平安夜这短短的一天时间,容纳如此大量的内容,在同一个早上,同一个上午,同一个下午,同一个晚上,不同的人物都在进行着各自的活动,起笔之处交待得一清二楚,人物出场顺序的安排自然而然,情节有条不紊,其中确有作者匠心独运之处。犹如写兰,写成后观者只看到一簇挺拔潇洒的兰草浑然天成,对作者是如何布局安排,如何落笔,如何一笔一笔地写出,似乎无从分解,实际上作者是严守法度的,笔笔从根上生发而出,一笔一叶,长长短短,前前后后,穿插掩映,点缀联络,丝毫不乱。极尽曲折与巧妙。

    对于每个人物,作者的表现手法也很独到。以一种内省法为主,杂以话外音。正如作者所说,是人物把自己的眼睛缩回胸腔,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一番检视。这种写法,每个人都是个中心,每个人都在以自己为原点,想象着,弥散着,扩充着,漩流着。似乎每个人都是一个很小的很小的恒星,四周却笼罩着浓厚的雾环,裹挟在一起漫无目的地随意旋转着。这种不断的流动,使得作品象旋转着的万花筒,不断现出色彩缤纷的世相。又象阳光下的棱镜,折射出生活、人性七彩的光。同时,一个人的喃喃自语中,同时又夹杂着另一个灵魂的话来介绍这个人,有关他的事,有关他的经历,有关他的想法。这样两个角度的叙述却能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平滑流利,毫不意外,毫不突兀,毫不起折皱。这就产生一种气场效应,所以我们在阅读这部作品时,始终感到一种无形的气氛在翕张弥漫。有趣的是,作者在作品里就透露了这样写作的消息。这真是一件不好理解的事。作品里的人物、事情与作者和作品竟然穿透了时空直接联系到了一起。似乎作品里的扁平化的内容全活立起来,活动起来,并与端坐在他们对面的作者直接握手言欢似的。

    作品对人的思维和内心世界的一种全息式的描写和叙述,尤其令人吃惊。当每个人物独处时,仿佛把每个人物脑子里活跃着的内容全部地,一丝不少地,原生态地、丝般顺滑地流淌了出来。又象滔滔洪水,夹带着垃圾、杂草、渣滓、泡沫、秽物、死尸,一齐涌流出来。场面十分宏大,壮观,但却听不到一点声音,如黑夜一样的寂静。大脑中密集电路、彩灯,似乎失去控制,到处闪烁不停,令人眼花缭乱。由一个词联想到另一个词,由一件事过渡到另一件事,没完没了,却又自然流淌。真正的思如泉涌、滚滚而来。这样的笔法非常独特,却真正体现出了思想是流动着的,是活的。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笔触极其细腻。每一个细节都清清楚楚,就是人物最细小的神经颤动都被捕捉出来,就连神经末梢上的毫毛的色彩光芒都明明白白,简直象是在显微镜的照射下一样,毫不含糊,颖脱精妙。如此庞大的一部作品,如此杂乱的生活,作者看似信手拈来,却一丝不苟,毫发不乱,就象在织工的巧手下把一堆堆、一根根彩线细细密密地编织成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的焕然彩锦。作品如此丰富的语言和多样的表现手法,让人感觉到作者有源源不断汨汨而出永不枯竭的词汇来表达人生的形形色色。甚至人生的形形色色远远不足以承接作者胸中所有,远远未能竭尽其才。真所谓人老才未尽。

    有了这样的精妙的表现手法,人物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活灵活现。这些人说话的口气、语调、用的词语、说的事情,无不与其身份和性格浑然一体。仿佛这样的树上就应该长出这样的枝叶,这样的枝叶就应该长在这样的树上似的。刘蒙营的豪爽、谢秋水的促狭、林惟楚的敏怯、吴怀柔的浅率、王晓辉的伤心绝望,等等,可以说,无一个角色不是活生生地闪动在我们眼前。而这样的铺排写法,又使得全书有一种学究气,一种浪漫情调,一种随兴蜿蜒的笔法,一种梦幻夜曲般的氛围和节奏。

    第五,平安夜对人性与制度的关系的探讨也发人深省。作品通过对待郭淮案件的处理态度,让人看到了人似乎是倒悬于制度之下,而不是站立于制度之上,看到一种制度不是基于对人这一同类的悲悯,而是基于对人这一同类肉体与精神承受力的考验。在这种制度之路中行走的人们,随时都有摔倒的危险。这样的路难道是合理的吗?是符合人们的需要的吗?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吗?它究竟是适合谁的需要的呢?上帝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吗?是为了上帝?哪个上帝?他为什么有权把万物都当成祭品?他要祭谁呢?谁这么了不得受得起万物的奉献和牺牲呢?谁是谁人生的道具?人与上帝互为道具?通过这样的探讨,把人性与制度关联起来,引人深思。

    当前,文学评论界有一种似乎暂时占据上风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当前中国没有自己的文学。我认为,这种观点大谬不然。其实,中国当前不但有自己的文学,而且有很漂亮的文学作品,我们今天欣赏到的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据。看来,中国真正缺乏的倒是真正有见识的文学评论。现在那些官方评论家们高高在上,从来只与达官贵人文豪大家交往,站在云端里,眼又花,自然就看不到广袤大地上生机盎然怒放争艳的花草林木了。他们既然高在天上,我们匍匐在地下,那好,就当他们不存在吧,我们自得其乐地欣赏草根下充满生命活力的色彩好了。以上只是一个力不能及的读者浮光掠影挂一漏万的简单印象,和一点点肤浅的理解和阐发,不能述其精妙于万一,平安夜这部作品蕴含的更多的宝藏,只能有待于真正的方家去揭示和挖掘。

                        2006.11于古金陵石头城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安夜》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yo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