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和纸质书已然成为了当下阅读最普遍的两个模式,很多人会好奇那种阅读方式是更好的,我应该选择那种阅读方式效果更好?阅读这种事情本就不是千篇一律,孰是孰非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两种阅读方式,先了解两种方式各自不同的特点自然是必须的,如此,才能更好地去衡量,下面从自己的角度来说下个人对于两种阅读方式的理解;
电子书:
1,便捷性
电子书,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捷,一本《围城》是494kb ,一套《平凡的世界》是1.98mb ,甚至一整套《大英百科全书》也只有83mb ;我可以存到手机里,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这是纸质书永远难以企及的,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小身材,大容量”;此外就是电子书的查询功能,我们可以预先将需要的词典装进来,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可以查询,减少了一定的查询时间;
2,获取方式
不像纸质书,选购一本书,我需要经过:确定买的书--借助书籍渠道购买(书店或者网络)--拿到书,我只需要打开一台联网的电脑,通过搜索找到需要的电子书,下载下来便能阅读到书中的内容,而此时纸质书可能还在来的路上;
3,丰富性
神奇的万维网就是一座隐形的图书馆,只要想看一本书,我就能利用它获取书中的内容,不管是什么小说、散文、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只要我想,就能归于我手,不再受到原本纸质书的时空限制;
4,成本
不同于纸质书的的各种成本,互联网可以在低成本的方式上推广电子书,最大程度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而且更甚之,电子书在很多网站还可以免费下载,成本更是无处谈起了(当然,如果你不把网费计算在内的话);
纸质书:
1,阅读体验感
更为准确地说是--阅读时内心的一种满足感;拿起一本书,沉甸甸的重量压在手上,翻开一本书,指尖抚摸着纸张的触感,靠近一本书,笔墨的厚重与纸张的甘香掺杂在一起,每一种感官体验,都会使大脑转化成一个信号--这就是“知识”;物理的体验,让我们内心在阅读时与缥缈的“知识”真正地来一场亲肤之旅,那简直妙不可言;
2,阅读的适用性
纸质书,更像是一杯味道醇厚的咖啡,需要我们慢慢品味,反复琢磨;在阅读时,我们可以随意地挑选书的种类,小说、社科、经济等等,只要我们想读,都可以拿起一本,慢慢读来,但是电子书,而电子书更像是一顿快餐,更多是饱腹只用,对于小说这种以故事性为主的书籍,电子书或许更便捷,但是像哲学、经济学这种侧重于思考性的作品,电子书的阅读效果就不尽如人意了;
3,阅读的专注情绪
读一本纸质书,我可以拿起一只笔,精妙之处,折上一个角,画一段波浪线,情到深时,我还能就地提上一段肺腑之言,沉浸在书籍之中;读小说,我门能与主人公一起经历奇幻的冒险,读文学评论,我能面对面地领悟作者谆谆教诲,在阅读纸质书,我是沉浸在书中的,感受书中的每个场景;而借助电子媒介进行阅读,却很难达到这种体验,要是用专业的阅读器还好,但是如果我们用手机,或者其他数码产品,会时不时地分散注意力,一旦精力分散,阅读的过程就会被打断,很难完整地去感受故事的发展,更不用谈沉浸其中了;
最后再谈谈个人的习惯吧,就我自己来说,纸质书的阅读会比电子书多,日常在家都是以纸质书为主,长时间地外出时才更多地依赖电子书;因为自己会不定期地购买纸质书,书架上也屯了好大一批,还在等待发现中,之前自己也入手了传说中的泡面盖—Kindle,其实一段时间下来,虽然在外出时的使用频率还是蛮高的,不过在家时,个人还是会喜欢纸质书的阅读;当然这与个人的习惯偏好有直接的关系,我更喜欢书拿在手里,感受压在手上的重量,翻阅每一页的感觉,用笔在空白页随意地写下自己的感想;
电子书和纸质书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正反两面,而更多是互为补充的两者,电子书的出现天然地弥补了纸质书在当下的不足,纸质书也丰富着电子书阅读的广度,任何一种阅读形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自然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如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所说,“纸张也好,画面也好,媒介和形态怎样都无所谓,只要喜欢书的人好好地读书,就足够了。”
阅读,最核心的永远是读者,根据自身来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式,再配上最好的书籍,一定能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