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陌生人不是洪水猛兽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社交也是职场中展示自己风采重要方面。
然而一提到陌生人,我们往往会警惕、防备、犹豫,然后不由自主地退却了,错失了一次次拓展自己朋友圈的机会。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陌生人”,那我们这个“陌生人”和我们自己眼中的陌生人是不是一样呢?恐怕不是吧。
我们与陌生人沟通,可能是为了拓展朋友圈,可能是为了拓展业务等,大家都是普通人,不是谁都会拒人千里之外,也不是谁都有害人之心。
所以,没有必要把陌生人当成洪水猛兽。
Q2:克服社交恐惧
很多人对社交有一种恐惧心理,不想参加陌生人社交活动,面对陌生人不知道如何开口、不知道说什么。
其实,有压力和焦虑,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当然要在合理范围内)。
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论文做的不好,让导师非常失望。这件事就让我一直很焦虑,在工作后的前2-3年里,就一直想办法封闭着自己,不愿跟任何人产生联系,怕自己会让别人失望。同时又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总觉得别人在背后笑自己能力不行,甚至接个工作电话,都要跑到走廊里去。
但后来自己慢慢发现,其实事实并不像自己疯狂脑补出的场景那样,大部分同事都很友好,自己在工作上也能做的不错,于是也就慢慢放开了。
我自己总结了3个克服焦虑、恐惧的小办法
1)列出让自己焦虑的事情
每当自己焦虑的时候,我就想象自己游离出自己身体之外,看自己在担心什么。(这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尤其是看到自己因焦虑而两手发抖、脸红耳赤的样子。)
然后把自己担心的事情列下来,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发生了,结果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
我敢肯定,大部分时候都没有。
2)转移注意力
有时候,焦虑会突然袭来,让人大脑一片空白。
比如领导在开集体会议的时候,突然要我发言。这可真是让我遭了罪了,我就感觉全场人的眼光都盯在自己身上,自己的脸一下子就热了起来,不禁开始想:我今天的衣服穿得得不得体,是不是太随意了?领导突然点我的名,是不是我的表现还不错,接下来要重用我?如果升了职,我该怎么和原来的同事相处呀?我讲话的语气语调行不行?唉,刚才有点结巴,领导肯定觉得我上不了大场面,不堪大用……
内心戏简直丰富的不行了,事后可能连自己当时讲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可能得好几天才能缓过来,但领导事后也没有说要提拔我……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别人可能并不会把太多注意力放到我们身上,我们紧张的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人家可能在想下了班去哪儿嗨呢。
因此,这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自己的内心戏里转移出来,放到自己即将要说的话题上。
3)佩戴小饰物
选择一些可以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小佩饰,比如手环、手链、吊坠、胸针之类。
这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我们觉得有信心,也可以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
另外,这些小佩饰在社交时也可能会起到带动话题的作用,比如别人可能会问你这个小佩饰是什么?哪里买的?对你有什么意义?这样也可以缓解在面对陌生人时无法开始话题的尴尬。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经验,也有许多书可以参考,如:
《你就是脸皮太薄》[美]莉儿·朗蒂
《认生的人——如何克服社交焦虑》[日]清水荣司
《写作疗愈》刘主编 蓝橙
我个人觉得在克服焦虑、羞怯、自卑等问题上,不必纠结“干货”,如“认知失调”“创伤后”各种心理学概念,反而是别人的案例更有参考意义。
Q3:了解自己,坚持自己
关于了解自己,我觉得可以看一下性格分类的内容,了解人的性格是个怎么回事,了解自己性格的优缺点。
目前,关于性格分类,有许多方法。我自己做过迈尔斯布里格斯测试及大五人格测试。
从MBTI测试结果来看,我是属于ISTJ型的,性格描述是:
大五人格测试.png沉静,认真;贯彻始终、得人信赖而取得成功。
讲求实际,注重事实和有责任感。
能够合情合理地去决定应做的事情,而且坚定不移地把它完成,不会因外界事物而分散精神。
以做事有次序、有条理为乐—不论在工作上, 家庭上或者生活上。
重视传统和忠诚。
从大五人格测试结果来看,我在各维度的得分是:
神经质 48
友善 44
严谨 43
开放 40
外倾 28
从两个测试结果来看,我是个内向、友善、严谨、有责任感、比较神经质的一个人。
其中,内向、神经质这些特质,对于社交不是很有利,那么我自己就需要有意识的加以克服。
当然,改变并不是说就要强迫自己变成外向型的人,有些方法教内向的人“假装的艺术”。我个人觉得这样并不好。
研究表明,内向与外向最大的区别是在于精力的恢复,即内向的人倾向于在独处时恢复精力,在社交时消耗精力;外向的人则相反。如果一味地“假装”成外向的人,反而对内向者的精力消耗太大,严重的有可能会导致更加焦虑。
因此,内向者更重要的是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总结过内向性格的特点,可供大家参考。https://www.jianshu.com/p/9aa7536adaba"内向是个怎么回事儿"
同样的,外向者喜欢社交,喜欢交谈,但在思考深度、执行力上可能会有不足。
因此,我们了解自己,同时也应该坚持自己。毕竟正是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社会才会丰富多彩,才有探索的乐趣。
Q4:沟通是双方的事
其实沟通是双方的事,因此交谈的方向也是由双方共同负责的。
真正开始沟通之前,我们对于对方的了解可能也不多,因此我们对于交谈是否有效,是否一定能按照自己的掌控进行也是无法单方面确定的。就像两个棋手在对弈,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因此,对于交谈不愉快,也无需将责任全都揽到自己身上。
也许你对自己要求很高,无法容忍不完美的事情发生,可是交流毕竟是两个人的事儿,如果对方不配合,或对方只是泛泛而谈,让沟通无法深入进行,那么责任又怎么完全归于我们自己呢?因此,正确解读相互交流的结果很重要。
另外,因为沟通是双方的事,因此沟通时要尽可能的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大家才能聊得开。
共同兴趣点.png
Q5:功夫在事外,事先做好准备
沟通是一项技能,要想熟练使用这项技能,平时就得多加练习。事实上,真正的沟通在说第一句话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我们不可能平时不练习、不准备,在开口的时候就突然变成聊天大师、演讲高手。
关于练习的方法,我参考了《内向者沟通圣经》提出的4P法,即准备(Preparation)、展示(Presence)、推动(Push)、练习(Practice)。
PDCA管理循环.jpg
这种方法类似于管理学中的PDCA法。
当然,关于沟通课程、书籍,数不胜数,选择自己适用的方法练习即可。
Q6:允许犯错,不必追求完美**
在学习如何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一两次的不顺利、不愉快而感到挫败,觉得自己不中用,尤其是完美主义者。
其实犯错是很正常的,每个老手都是从新手过来的,有意思的是,我们打游戏的时候,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而到生活中往往意识不到。
比如我们打王者荣耀,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不会指望自己一下子就从青铜一路连胜上王者,刚开始肯定是有胜有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熟悉英雄技能,了解怎么站位、卡视野,然后才会越打越好。
因此,当我们犯错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你是可以犯错的。犯错也是一件好事,它们给你机会来提升沟通技能。
但是要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比如问问自己“我是怎么样的情况下犯错的?是准备不足,还是意外?我应该从这些错误中学到什么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