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小到大,苏小柔什么都不缺。
毕竟家境殷实,自己也还算努力,中考时,考个普通高中完全不成问题。可苏小柔偏不,她挤破了头也要和林殊同上重点高中。差了50分,没关系,家里人走个后门,就多出点择校费而已。
苏小柔总算如愿以偿的和林殊在一个校园了。隔得近了,按理说,心也该贴得近啊?
至少,苏小柔是这么想的。
她觉得穿校服的林殊有种不加修饰的好看,词汇量匮乏的苏小柔,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校园里宛如神一般存在的少年。
对,干净,干净得一尘不染。想到这里,苏小柔痴痴地笑了起来。
苏小柔,总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勾勒出他的模样。无心听课的她,会把林殊的名字写满一整页练习册。
还会故意绕远路,假装不经意间路过他的教室。看光线打在他的侧脸上,不偏不倚,一切都刚刚好。
这是苏小柔藏匿在心底,晦涩懵懂的小秘密。如一颗糖,含在嘴里,味道逸散开来,甜到哀伤的滋味充斥了整个心房。
在实验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林殊,对此并不知情。恐怕他从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傻姑娘偷偷地爱着他。

02
本以为浑浑噩噩的日子,如漫无目的地走路,会停滞不前。不成想,时间是最无情的玩意,从不等人。苏小柔被迫坐上了特快列车,告别了橘子味的两个夏天,迎来了青柠味的六月。
仓促间,苏小柔才可悲的发现,陪伴自己三年的课本,是如此的陌生。书上的知识点毫无印象可言,倒是林殊这两个字熟烂于心。
如果出卷人出与林殊有关的题目,她就敢拍着胸脯,大言不惭地说,我苏小柔毫无悬念,绝对满分!
可考题不是苏小柔能决定的,中考可以走走后门,高考却只能靠自己。
她知道,林殊是断了线的风筝,在地上奔跑的人儿,要追上他,谈何容易?
哪怕跑得筋疲力尽,累倒在一片荒芜里。在天上飞的风筝,仍然是抓不到的一团空气。或许,苏小柔的手中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从头到尾就没握紧过林殊的线。
难道只能守在原地,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地看着他越飞越远,消失在云海里吗?
她不甘心,真的很不甘心。
回望整个高中生涯,竟没能和林殊说上一句话。故事还没开始便草草收尾了,想想心里苦涩得生疼。

03
窗外的蝉鸣声不绝于耳,诠释着半夏的酷热,倾诉着心的情结。
高考时,苏小柔的心很乱,她在作文里写到:想开启一场拾荒之旅,不管路途遥远,不顾荆棘丛生,我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她明白在追逐林殊的过程中,落魄的自己一路跌跌撞撞,撞进了他的迷宫。此时身处在分岔口的她,进退两难,茫茫然不知出口在哪。
后来听说林殊不负众望,考了一个逆天的分数,上了一所苏小柔望而止步的高校。
她的心啊,沉了下来,一直沉到了深不可见的海底。却猛然间看到,林殊在岸边的沙滩上饶有兴致地捡贝壳,溺水的她拼尽全力地呼喊他,嘶哑的喉咙竟然发不出一点声音。
就这样也挺好的,任自己沉溺其中,心跳停摆、窒息而死……
霎时间,深深的无力感将苏小柔紧紧的包围。
因为她只勉强上了一所名不经传的野鸡大学。学校的名字说给旁人听,都尬笑着摇摇头,又不好意思直截了当地表明从未听过。
那个冗长乏味的暑假,苏小柔终日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日子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青柠味的六月走了,芥末味的七月悄然而至。
不过只持续了一个月,苏小柔便又满血复活了。
她搬来一大摞言情小说集,码在床头柜上。一本一本、不知疲倦地啃完。
当苏小柔读到这样一段:女主角吃了一碗很好吃的饭,于是连夜打车到了心上人所在的城市,只为了让他尝一尝这样好吃的饭。
这个细节令她感动了好久好久,某一天夜里,她心血来潮,打包了一份自己做的饭,学着小说里的女孩的样子,打车到住在郊外的林殊那里。
敲开门,林殊愣了,苏小柔说明来意之后,他不但没有感动,反而生气地说:你疯了吗?这都几点了?
没用多余的客套,门轻轻地被关上。
苏小柔不敢置信地站在门口,片刻也不想停留。突然觉得自己,和那些卖力演出只为博人一笑的小丑没什么区别。
她迅速地转身跑下楼,没有泪,哭不出来,心如刀绞般的疼痛。
一颗多情的心在寒风中凋零,碎得稀里哗啦,再也拼凑不起来。
林殊不是断线的风筝,更不是救命的稻草。

原来,所谓的拾荒之旅,只是一个人失魂落魄的四处游荡;
原来,所谓的路途遥远,只是一个人满腔孤勇的独自狂欢;
原来,所谓的荆棘丛生,只是一个人伤痕累累的负重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