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环球音乐家访谈|No.06】对音乐卓越的追求|音乐与逆商,华裔

【环球音乐家访谈|No.06】对音乐卓越的追求|音乐与逆商,华裔

作者: 环球音乐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05:01 被阅读20次

"她给阿格里奇弹过琴。五岁的一时兴起, 偶然的音乐道路, 收获满满。"

                                                       -引言-

每一位钢琴家都有着不一样的经历。想成为一名世界级的钢琴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着一样的运气,也许人生就是六个字,“怎么着都不行”。但无论路分了多少叉,没有人能让你放弃梦想 (因为...你自己试试就会放弃了)。

作为一名钢琴家,也是一名琴匠,不追求完美,但追求卓越。踏踏实实的练琴,抓住每一个机会。不为每一次的小成就沾沾自喜,同时也不怜悯失败,带着它一块玩儿。

音乐之路必定是孤独的,日后的星光不会是坚持下去的理由。一天至少6个小时的练习,一练20年有余。本期请到的嘉宾就是这样一位默默为音乐付出,为艺术献身的青年钢琴家,宋洁。

环球音乐工作室

                                                        本期嘉宾

                                                        -宋洁简介-

中国旅美钢琴家

学历

1. 双硕士:鲍林格林大学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

2. 美国奥柏林(Oberlin Conservatory)音乐学院艺术家文凭

3. 波士顿大学音乐学院钢琴博士

国际大师班经历

1. András Schiff(安得拉斯·席夫)

2. Martha Argerich(马尔塔·阿格里齐)

3. William Grant Naboré(威廉姆•戈兰特•纳伯雷)

4. Tamás Vásáry (瓦薩里)

5. Malcolm Bilson (马尔科姆·比尔森)

6. Jeremy Denk (杰里米·邓科)

受邀国际知名音乐节

1. Gilmore Keyboard Festival

2. Seattle Piano Institute

3. International Piano Academy Lake Como in Italy(与William Grant Naboré学习)

01. 你从几岁开始学的钢琴?

记得五岁那年,在邻居家看到一台钢琴,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缠着父母要学钢琴,就很偶然地走上了这条音乐之路。

02. 是从小就想要走音乐这条路吗?

我家其实也不是音乐之家,父母从事的工作也和音乐完全没关系。不过我爸爸很喜爱音乐,经常会在家播一些他爱听的音乐。但就如上面所提到的,一个五岁孩子的一时兴起,父母也用包容的心态,满足了我,有偶然,却又有必然。

03. 听说从小,你就非常优秀的学生,走音乐这条路会和文化课有冲突吗?

我是从高中才进入专业的音乐学校系统地学习钢琴。此前,我父母甚至我自己都从未想过以后会以音乐为专业,所以学习的重点一直是放在文化课学习上。我的小学和初中在当地都是很好的学校,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毕竟中国升学的竞争也是很激烈,而我也不知道这个爱好会不会成为职业嘛。而我觉得音乐对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起码这是一种寄托,可以舒缓压力,健康的爱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很重要。而我到了初中的时候,觉得文化课好像并不是我的兴趣所在,音乐才是,于是高中就报考了音乐学校。幸运的是,我们家很民主,父母很支持我的决定。

04. 是什么契机让你想出国留学?

在天津上学那段时间是使我获益良多。期间学校组织很多交流活动,经常有国内外的大师来教大师课及开音乐会。在这寓学于乐的过程中,我觉得钢琴作为诞生于西方的艺术,还是应该出国看一下,更直接感受一下国外的文化,以及不同的教学体系

05. 哪位老师在你的音乐道路上有很大的影响?为什么?

我觉得我父母是我最重要的启蒙老师。虽然他们不是音乐工作者,但他们的包容和鼓励,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和爱好,并且作为自己的前进方向。而我认为在我学琴的不同阶段遇到的老师,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师从吕晓亮老师10年,吕老师从技术和音乐方面都给我日后钢琴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这里由衷地感谢吕老师一直的陪伴和支持。两外一位是我在奥伯林的老师Haewon Song。也许是因为同为在美国求学的亚洲人,相似的经历更有共鸣吧。她比我出国要早得多,从小在日本学习,高中就来到美国,进入了最顶尖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毕业之后在奥伯林音乐学院任教。她对钢琴的热爱以及非凡的造诣,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一名教授,她教学任务很重,为了保证自己的演出顺利进行,还要保证自己每天至少三个小时的练琴时间。同时,她几乎每天都会授课,她还给每一位学生每星期至少加课一次,如果学生有特殊的演出任务或是比赛,几乎每天都会被她 “召唤” 。所以,作为她的学生是很幸福的。因此我也希望自己今后能够成为她这样的老师,为这门艺术奉献自己,并享受其中。

06. 在美国那么久,是不是有计划接触过很多世界著名钢琴家?

是的,在美国,“邂逅”大师的机会很多。比如音乐会,大师课,以及私人课,都能见到很多大师。我曾有幸参加了很多著名钢琴家的大师班,比如,安得拉斯·席夫,马尔塔·阿格里齐,威廉姆•戈兰特•纳伯雷,瓦薩里,马尔科姆·比尔森,杰里米·邓科。

宋洁和阿格里奇合影留念 宋洁和席夫合影留念

07. 能说一说和大师们接触的体验吗

阿格里奇和希夫是从小一直在唱片上见到的人物,突然在现实中见到了!就像被偶像光环炫目一样,宛如梦幻!他们两位应该算是目前在世的钢琴界传奇了。并且,我非常有幸,能在两位大师面前弹奏。本来以为他们会很严肃,心里激动又忐忑,尤其是对阿格里奇。但出乎意料的是,两位都很平易近人。记得和阿格里奇像朋友一样聊天,她毫无保留地分享她如何练琴、她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她的生活。我尤其能感觉到,她对年轻一代的想法特别感兴趣,非常谦虚。总之,走下神坛的偶像如此和蔼可亲,获益良多的同时,真的感到很意外。

阿格里奇给宋洁的评语 席夫给宋洁上大师班

08. 你觉得中国和美国在音乐教育上有什么区别?

美国还是更系统,更全面吧。比如从音乐风格的掌握到即兴演奏。国内很注重技术的训练,感觉这是亚洲国家音乐教育的共性,所以大部分在美国的亚洲留学生技术都很厉害。不过我觉得现在国内也已经更国际化了,比如国内也很多人参加英皇考级,对待考级也越来越理性。

09. 你觉得练琴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耐心以及对美的追求,是很重要的。练琴如练心,因为你也许需要通过无数个小时的练习,才能达到你的标准。个中艰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很多时候即使苦耕不辍,依然弹不好,心生苦恼,这都是很常见的。之前看到有篇文章说,学习音乐的人一般“逆商”都很高。这时候,我们应该回归到对音乐、对钢琴的初心。学海无涯苦作舟,固然没错,但如果一直当成是苦事,恐怕也很难坚持。是热爱,是对美的追求,支撑着我们承受千锤百炼,凤凰涅槃。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主观性很强,很难量化评价,没有说弹到什么样就是100分。一位理论课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不追求完美,但追求卓绝 “。  确实,我觉得对音乐的追求永无止境,也没有真正的完美存在。但追求完美的心态,加上脚踏实地,才是练琴过程中最最需要保持的态度。

奥柏林音乐学院的钢琴独奏会

10. 你最喜欢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其实任何的音乐类型我都很喜欢,从古典到流行、爵士。古典音乐虽然有点曲高和寡,但我恰恰认为是最耐人寻味,又回味悠长的。因为它往往有丰富的创作背景,绚丽缤纷的历史底蕴,神乎其技的作曲技法,交织在一起,所以丰富多彩,经久不衰,动人心弦。

11.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音乐这条路么?

这点不是很确定,因为现在的我有点选择困难症,哈!我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都想去学习 。不过,我从不后悔选择音乐这条路。虽然时间精力投入很大,甚至是需要付出一生。但是在这过程中我所收获的挫折、磨炼、成功,都对我的性格品质起到了正面的塑造作用。还有一点,就是表演这门艺术所具有的特质,舞台的魔力,确实让人如痴如醉。当你的演出得到听众的喜爱,尤其是能感受到台上台下的那种心灵的共鸣,那种满足、感动,是我在舞台上才能体会到的。 这点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认为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经典回顾:

【环球音乐家访谈|No.05】语言在左,音乐在右|左右脑一样强健的旅俄·美,华裔钢琴家!

【环球音乐家访谈|No.03】数学与音乐的共鸣|高考数学将近满分的旅美钢琴博士

【环球音乐传奇人物|No.01】钢琴家|玛塔·阿格里奇是人间的四月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环球音乐家访谈|No.06】对音乐卓越的追求|音乐与逆商,华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dc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