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有三件大事要愁: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开心了,吃顿好的庆祝,郁闷了,吃顿好的解忧,没有什么是一顿好吃的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
15岁之前,一日三餐都是父母牌爱心饭,肠胃被养得极其娇弱,以至于外面的饭菜一口都吃不得,永远会闹肚子。
后来上了高中,开启了6:30-21:30的自习模式,不得已,早饭和晚饭只能自己解决,于是,我把学校周边的流动小摊全部光顾了一遍。再后来学校把小商贩赶走了,我开始挤食堂,然而碗筷得自备,大冬天还要用冷水洗碗,懒如我,开始转战小商店,几学期下来,干脆面和辣条已经被我吃完几轮了。
本以为上了大学能改善下伙食,没想到从此学会一个词:别人家的食堂。军训半个月,泡面货架从第一排买到最后一排,又学会一个词:图片仅供参考。
我开始尝试各式各样的面包、饼干、饭团,直到某一天,我突然发觉,食堂还蛮不错的,就是调料的价格始终是个谜,有时候盐不要钱,有时候糖不要钱,酱油常常免费,配菜永远是主角。
某天赖在床上不肯起,临近中午饿得极不开心,想到一会儿又得去吃那咸辣交加的重口味,突然可怜起自己来,大吼一声:我要吃顿好的!吼完有点怔,心想,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
于是,吃货基因觉醒了,美食界的大门被我无意间打开,从此一吃不可收拾。川菜馆点酸菜鱼,新疆饭店啃打卤馕,港式茶餐厅,请给我来一打榴莲酥。小吃成了城市的代名词,可以不游山玩水,但一定要品尝特色美食。
天南地北的吃过一茬,胃满了,心却空了。
过年回家,看着碗里的大米,心里赞叹,哇,原来广告是真的,米饭真的会发亮哎。我问我妈,能不能一天三顿吃大米?我妈没搭理我。隔天吃了顿小米,我捧着第二碗,口齿不清的说,妈,我们能不能一天三顿都吃小米?我妈甩我个白眼。第三天老爸做了烙饼,我狼吞虎咽差点没噎着,纠结了半天要不要申请继续吃两顿,怕挨骂,没敢多嘴,默默把肚子撑圆了。再后来,我的体重就成了一只走势飘红的股。
为了解馋,我曾经带了几把小米到学校,结果煮了一顿就束之高阁,毕竟,懒如我嘛。期末整理宿舍,打开袋子,看到一堆肉乎乎的小虫,旁边有包之前在超市买的米,干干净净。从此这画面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里,我逢人就说,我家的小米好吃得不得了,连虫子都爱吃。
可能有人会说,八大菜系遍地都是,随便找个家乡菜馆解解馋吧。话虽说得没错,但是,哪个菜系都能将就,就是乡味儿不行,坚决不行。不是说人家做得不正宗,只是我的小镇有自己的特色风味,我担心他们端出的美食没有我熟悉的味道。如果不能吃到最好的,我宁愿永不尝试,免得坏了记忆中的美味。想我这又笨又懒的性子,偏有张刁到不行的嘴,以后想吃个家乡菜是真难喽。
最近天天给父母晒我的食堂餐,我妈要么回两个字,不错,要么回三个字,不错哦,或者四个字,不错不错。我爸从来不吱声,我猜他一定对我妈的回复忿忿不平:哼,说得好像自己吃得多差似的,我每天给你做的不好吃吗?O(∩_∩)O~~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