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而立之年,我从小城来到了上海

而立之年,我从小城来到了上海

作者: 王璐艳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20:00 被阅读0次

高考倒计时、考研倒计时、毕业倒计时、放假倒计时……从小我们像被上了发条的闹钟,等着各种各样减少的天数,滴答滴答,或不安或兴奋地等待那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变为“0”.“0”的这头是压力,“0”的那头是希望,我们总希望过了今天,一切可以从头开始,曾经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关于《飘》,关于斯嘉丽,关于著名的那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2017年刚刚结束,人们纷纷摩拳擦掌,祈盼2018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昨日已去,明日未来,低头细忖,新的一年,你的能力和野心是否又对应长了几分?

2016年年末,我给自己写了第一封年终总结,以后的每一年,我希望都可以坚持下去。人们总是善于遗忘,一个普通的人,带着一个普通的理想,往来穿梭于这人世间,总要给自己留点什么,不是吗?

                                            01

2017年我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离开待了近10年的小城郑州来到上海,现在回想,许是思谋良久,许是一时冲动,总之,花了一周的时间打包行囊,全部塞进车里后,我来到了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度过短暂的新鲜和激动,我开始真实地面对漫长而不那么友好的生活。

 因为不熟悉上海的交通法规,频频被交警现场执法,短短的一个月收了12张罚单,对我这种裸辞的人来说,收到罚单的心情别提多酸爽了,一直到现在我只要看见交警在,都不敢停在白线内第一个位置,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阴影面积了吧。

 在小区里,看见熟人,只会点头微笑,因为听不懂大家在说什么,分不清上海话还是苏州话,偶遇吵架的时候,也分不清对方的话里究竟掺杂了多少不文明的成分,在中国大陆境内,第一次让我觉得在文化差异方面,我和那些个外国人,是一样一样的。

在面试中,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为什么来到上海”?每每遇到这种问题我都语塞,然后编各种听似合理的理由糊弄过去,我是真的不知道答案,一直到现在我还时常问自己,为什么?因为不甘?因为好奇?还是因为罗胖的演讲听多了?记得有次被某HR很不礼貌地指出80后大龄女青年独自来到上海,看着有点拧,和现在的90后应该沟通不好之类的……虽然我当面克制了自己的火爆脾气,但回来的路上,各种问候他祖宗的同时,真的认识到,我来的上海,是个遵守丛林法则的社会。

 刚来的5月遇上梅雨季节,听着雨声入睡,看着雨点醒来,习惯了北方的干燥少雨,天天这样的滴滴哒哒有点吵,洗过的衣服两周后都还是湿的,不管打开哪里的柜子,隐隐的霉味不禁让人心里抓狂。我开始慢慢地感受江南婉约背后的样子,“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真正让人感觉美好的,是心无纷扰的意境。

                                               02

虽然遇到过种种的尴尬和问题,我还是很庆幸,2017年来到了上海。我会告诉后来者,如果有可能,请你趁着年轻早点来,来上学,来体验,来受苦,来打开眼界……无论过程怎样,你将不虚此行。在这里,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感恩。

很多只闻其名的师兄、师姐、老师、同学、朋友,从开始的住宿,到现在的工作,从生活指点到思想指导,这些可爱的人,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习惯了付出和回报的等价交换,习惯了看人说话,看天穿衣,但当一个人愿意伸出援手,将自己的信息和资源无偿分享给一个陌生人时,这种情义,无比珍贵。从前我是一个小团体主义者,现在我开始理解并践行“仁者,爱人”这句话的分量。

 闺蜜们和连先生担心我一人在外孤单,纷纷将自己在沪的朋友介绍给我认识,很多我们现在也成了好朋友,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我对家的概念很宽泛,朋友亦亲人,因为有你们,魔都也变得可爱起来。

同样让我感触颇深的一个词,是改变。

不一样的职场,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文化,因为自己的懈怠,依然沿用以前的方式,初来乍到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人说“穷则思变”,当你面对自己都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才可以理解亲人的担心、上级的指责和朋友的不屑,能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壮士断腕、刮骨疗毒。不破不立,此言凿凿,可以铭世。我不知道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是不是都要经过这种推翻自己再重来的过程,于我来说,正是这种不断的犯错—反思—改错的迭代,让我心里有了点生存的底气。很多年少时没有来得及犯的错误,今天一并收到教训了,所以改变是迟早要发生的,如果可以,请早一点,迭代快一点。

 2017年的最后一个词,是接纳。从相信自己无所不能到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从对弱者的嗤之以鼻到认识到自己原来也是个弱者,从信奉非暴力不合作到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依然不会发挥自己的优势,但在试着避开自己的弱势,我开始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开始相信天道有常、思者常新,开始学着凡事向内求,开始很骄傲地承认我学的第一专业是历史学。接纳是最好的温柔,如果可以,请先温柔地对待自己。

                                              03

2017,恰逢我而立之年,我选择来到上海,日子过得有好有坏,朋友有之、爱人有之、目标有之,人生一大幸事。

进入2018年,我和很多人一样,充满了期待,期待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历经坎坷,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FLYING WORLD 航模店,开通了简书的写作专栏,准备创业计划书,拿下二硕学位。前途漫漫,好在我们一直在路上。

相关文章

  • 而立之年,我从小城来到了上海

    高考倒计时、考研倒计时、毕业倒计时、放假倒计时……从小我们像被上了发条的闹钟,等着各种各样减少的天数,滴答滴答,或...

  • 那年夏天我从杭州到了上海

    那次从杭州坐高铁到上海,其实你不会相信就隔了一个古镇1个小时高铁的距离,两个城市间的差距竟然如此大。 杭州的淡然,...

  • 参加了一场不看好后续的婚礼

    表弟结婚了,闪婚,从相处到领证,只用了四个月。 表弟比我小五岁,也快到了而立之年,小城市,婚姻大事真的是大事,这两...

  • 而立之年到了

    今天30岁了……收到了星的特别的礼物,开心了很久…… 在临睡前,突然想写一点东西,就是单纯的碎碎念,没有逻辑可言,...

  • 浮城

    夕阳再次从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落下。 晚饭的时候在上海上大学的哥哥回来了,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小城未曾有过的气息。...

  • 工作10年,却仍然买不起房,你有想过原因吗?

    一个从三线小城来北上广深打拼的小白领,加入职业大军就几年。虽然他买不起上海的房子,但他在上海的收入买得起老家的房。...

  • 我从小城来

    活了很久,也依然有些事不明白。 好不容易知道了宇宙很大,大的无限大,却不知道这无限大的世界为什么养育了无限小的臣民...

  • 阿马的故事02

    口述:阿马 整理:阿默 “上海到了,上海到了”,操着一口和大上海极不相称的家乡话,阿马和哥哥从船篷里伸出头来,岸边...

  • 好好告别

    2017年我从广州去到了宁波2018年我从宁波去到了上海2019年我从上海去到了顺德2022年我会何去何从不知道但...

  • 明天搬家啦

    明天搬家啦!搬家啦! 六年前我来到上海,当时由衷的感叹就是“上海耶!我终于来了”,这是出生在小城市的我终于来到了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而立之年,我从小城来到了上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em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