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 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 防御机制是藉 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
(3) 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 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 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 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先后顺序
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听到你想看或听的愿望、评论、想象、批评,却不具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方式
a)投射了如此多的自己 在他人身上,以至于对他/她产生曲解
b)刺激他人,使其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 使这个人 像曾经让你不快的那个人一样 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 而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 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 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讨厌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 幻想中的否认:坚守错误的信念,所以不愿看到现实。
d) 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 让自己相信 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 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 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 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或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而用一种象征形式的惩罚来为自己赎罪。
13、隔离(情感):你觉察不到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 你感到了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居高临下地对待他人。
17、分隔:你阻止自己进行连接。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中,以隐藏不愉快的感受。
三、第一生殖器期:2—6岁
19、置换:你对一个人有某种感受,却把它转变到另一个人或情况上。
20、象征化:你赋予一些心理功能 以不合理的意义。
21、凝缩:你把完全不同的 相近的 想法 聚在一起,使它们成了整体。
22、幻想形成/做白日梦:你持续地幻想一些沮丧或高兴的场景,并且知道那是幻想。
23、搪塞:你为了某个原因 故意撒谎。
24、闲聊/虚构:你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 撒了谎,以减少 低自尊感。
25、压抑:你忘掉了 没有想要忘掉的想法。
26、否定性幻觉:你对发生在面前的灾难 视而不见。
27、力比多压制/性心理退行:你对性或独立自强感到害怕,所以你变得依赖(口腔)或者固执(肛欲)。
28、自我退行:三种使用途径
a) 一种功能受到干扰: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力量停止发挥作用,以至于你无法感受到某些不愉快的事;
b) 退回到早年防御机制:你开始使用心理发展早期的防御机制;
c) 无效的防御措施:你的防御不能切断情感,这样的失败通过惩罚你 来减轻内疚感。
29、现实退行:你关注过去的时光,以便不去想当下的冲突。
30、形态学退行:你通过做梦 来回避 痛苦的现实。
31、压制:你故意试图遗忘。
32、向幻想认同:你向你喜欢的英雄一样行事。
33、与父母潜意识或意识中的愿望、幻想认同:父母禁止什么 你就做什么,把他们堕落的愿望见诸行动,并受到惩罚。
34、向理想形象或客体认同:你向你认为的某个伟大的人 一样 思考和行动。
35、向攻击者认同:你虐待一个人,因为别人曾虐待过你;这保护你免于感觉到愤怒。
36、向受害者认同:你通过让自己受害,来表现得像 你曾认识的一个受害者。这样做是出于 救赎的愿望,或竭力摆脱内疚或愤怒。
37、向丧失的客体认同:你像 你失去了的亲人一样行事。如果你总是收集他的纪念品而从来没有悲伤过,那你就处于“确定的病理性哀伤”中。
38、向内射物认同:你使内射物成为自己超我的一部分。
39、诱惑攻击者:你通过色情或献媚诱惑他人,以减轻恐惧。
四、潜伏期:6—11岁
40、升华:你积极参加一种活动,该活动可以在象征层面使梦想成真。
41、挑衅:你诱惑他人发生性关系 或让他人惩罚你,或二者同时。
42、合理化:你找借口来减轻紧张,通常是在否认某些现实之后。咨客在会面时总迟到,他找各种借口如“塞车、生病……”之类。
43、穷思竭虑:你“过度分析”和“绞尽脑汁”地试图解决问题。
44、逆恐行为:你越怕什么,越做什么。爬摩天大楼,可能是恐高的人,把人际关系的敌意 投射到了空间关系上。
45、理智化:你投入到一种特殊的行为理论中。看励志书的人 就是在运用理智化防御。
46、社会化与疏离:你用你的社交能力来分散注意力,使你远离痛苦的想法。社交就是让自己处于人群中,以免碰触伤口。
47、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给 一种自我功能 赋予象征性的含义。例如:“洗碗是女人的事,”这就不合理地将一种工作 与性别等同起来。
48、自我功能的压抑:你本能化的自我功能 与内疚感发生冲突,所以你关闭了这一功能。
例如:你不能阅读,因为阅读等同于被禁止的性行为;
孩子都有弑母嫁父或者弑父娶母的想法,慢慢知道这不可以,于是就压抑这些想法,长大后就转向其他方面;
考试焦虑症就是 怕自己考好了,对父亲或母亲造成一种攻击。
49、理想化:你过高评价某人,因为
a) 自恋:减轻自己不完美而导致的耻感; 自恋=自卑,我吹嘘别人,就是减轻自己不完美而导致的耻感。
b) 自恋:你将此人与你高估的自我意象(自体客体)融合起来; 吹别人就是在吹自己。
c) 爱:避免体验失望; 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就猛吹她好,否则岂不是自己很没品?
d) 移情:他们就像你小时候的完美父母一样。
50、贬低:你瞧不起某个人,以便保护你的自尊。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青春期和后青春期—第二生殖器期(13—20岁以后)
51、幽默:你到处搞笑 以回避痛苦的感受。
52、具体化:你停止使用抽象思维(本来你有的); 你谴责某种“化学失衡”,或寻找一种病毒,以回避思考 那些让你沮丧的关系。把原因归结到一件具体的事情上。
53、反认同:你努力变得跟父母不一样。
54、团体形成:你身处人群中 以对抗性冲动。
团体化与团体形成的区别:
团体化:形成一个人际圈子进行排外——党同伐异,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团体形成:身处人群中逃避孤独。
55、禁欲:你回避与人交往。
56、同性客体选择:你的同性“伙伴” 减轻了你对异性刺激的恐惧。
杂类:
57、一种情感对抗另一种情感:你专注于一种情感,而回避另一种。
父母担心孩子出事,于是不许孩子出门,父母专注于“安全”这一情感,而忽略了其他情感;
丈夫专注于“友情”,而忽略“爱情”,这肯定要出问题。
58、过度抽象化:你滥用理论。如果你还否认或重建现实,那你有可能是精神病。
59、缄默:你停止说话 以避免被看穿。
60、饶舌:你说得太多,但不详细和切题。说的太多其实是不想说,这是阻抗的一种。
面对这样的阻抗,咨询师可以面质咨客:我发现你说了那么多,可是有用的不多,你能不能再说一遍,不说没用的。
61、回避:你远离某些环境,因为那些环境会制造冲突。
62、被动:在面临攻击时,你自动选择顺从或软弱的态度。
63、自大/全能感:你是上帝给与地球的礼物,有着神奇的力量。
64、转被动为主动:“你不能开除我,我辞职!”你掌控着自己的谎言。
受父母虐待的孩子往往会主动激惹父母,原因是 与其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虐,还不如自己先动手,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65、躯体化:你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以避免口欲、性和仇恨的冲动导致的冲突。过度关注自己的健康,反复检查身体,但不一定真有疾病。
66、正常化:你不顾自己明显的精神症状,而确认自己是正常的。基本等同于自知力丧失。
67、戏剧化:你将情感投注到你的言论中,以减轻 被关注的冲突。
一位女士只要一说话,就能逗笑大家,当她说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她的语言,如果她不说话,她会觉得被关注很难受。
语言包装——掩饰内心的虚弱。
奇装异服也是一种戏剧化的表现,我们关注的是他的衣服。
68、冲动化:你用性、吃或敌意 来缓解 紧张或不愉快的情感。
69、物质滥用:你使用烟酒等物质 平息不愉快的情感。
70、依附:抓住一个拒绝你的人。
皇上选女婿,派两个大臣选人,众人趋之若鹜,只有苏东坡躺在东床睡觉,于是大臣说:就是他了。
71、抱怨:牢骚满腹,你看不见 你婴儿般希望被照顾的愿望。
72、假性独立:你变成了独行侠,不允许任何人帮助你。
73、病理性利他:实际上是向受害者投射和认同。你否认口欲期欲望,并将其投射到穷困者身上,然后替代性地感到被滋养。
其内在的心理动力解释是:我把被我帮助的对象,看成是虚弱的状态,他在我眼里 是需要被帮助照顾的。但是对方看似虚弱的状态,实际上并不是对方自身的,而是我把自己的需要被帮助、被照顾、被关爱的状态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我帮助、照顾、关爱他。
74、点煤气灯:你引起他人精神紊乱,或相信他人精神紊乱了。
比如,丈夫不让妻子学开车,是为了妻子好,怕她出洋相。其实真实原因是 丈夫怕妻子学会开车后,就跟他一样厉害了,这样他在妻子面前又少了一项优势。
煤气灯效应的特点:
1.慢性摧毁 - 你(操纵者)逐渐摧毁 被操控者 的认知,令其处于慢性中毒状态。
2.利用亲密关系打压 - 这种亲密关系可能会造假,你利用 对方对你的信任,不断否定打压对方的一切,爱的越深,受到的摧毁也越大。
3.目的性 - 你想用这种手段对他/她 进行控制,让对方觉得自己很差,只有你爱他/她。
75、最小化:你意识到 痛苦的现实,但你却轻视它。
来访者告诉咨询师: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没什么了。但实际上不是。
76、夸大:你在某件事情上 渲染得太过头。超价观念
77、普遍化:为了不恨某个人,将其视为 邪恶集团中的一员。
78、重建现实:你否认现实之后,重造一种情景。
79、移情:你将 既往情景和关系的记忆 转移到现实中的一个人,然后你使用旧的防御 来忘记过去,或通过象征性的再次经历它,或改写结果 来征服它。
80、分离:
a)你忘记了 关于自己的完整面貌:一个男人有两个家,他在第一个家生活,不知怎的就到了第二个家,在那儿他也有份工作,10年后,不知怎的又回到第一个家,妻子问他这20年去哪了?他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b)你让某个人评论你,然后你拒绝他的观点:一位咨客反复问咨询师 如何评论她,但咨询师评论完,她都会否定其评论。(边缘型人格障碍 反复使用分离防御机制。)
81、恐光症:你回避光线,以回避你的偷窥冲动。
儿童有窥视父母在做什么的欲望。偷窥到会内疚,所以发展到最后就是“我偷窥了,但光线不好,我什么也没有看到。” 对什么敏感 表示喜欢什么。
82、冷漠:你对启动情感没有任何兴趣。
汶川地震中,趁机拐卖儿童之人,一定在早期受过饥饿、暴力,所以才会高度冷漠、高度分离。
83、恐吓他人—欺凌弱小:你使别人处于警觉状态,以减轻自己的焦虑。
黑社会威胁平民,以减轻自己随时被警察打掉的焦虑。
84、匮乏补偿:你排斥那些 比你整合得更好的人。
如果你自己非常好,一定要忍住某些人排斥你,嫉妒你。
85、心因性痉挛:抖动,以减少紧张或愤怒。
坐在椅子上不停抖动的人。
86、内省:你全神贯注于内在反省 以减少紧张,或回避外在现实。
过度内省,就是回避外在现实,就有问题了。
87、限定性同意:你部分同意 以避免反抗。“我同意你的说法,但是……”
88、弱化的自我功能 的本能化:你的情感耐受力和冲动控制力(肌肉的或性的) 有弱点,你赋予其性别的内涵,雄性的或雌性的。
89、伪装:你骗人,或许是习惯性的。
90、过度现实化/超合理性:你使用现实检验和次级过程 来回避情感。
日子过得非常具体,沉溺于生活琐碎,不让自己介入情感。与“理智化”有重叠的部分。
91、含糊:隐藏细节。
咨询师采用面质来应对咨客的含糊:你十几年的经历,几分钟就说完了,你隐藏了什么? 或者,你能讲讲小时候的故事吗?
92、超唯美主义:你沉溺于美与真理,以回避现实和情感。
美是一种让人没有欲望的东西(西藏的美),女性过度追求美 本身是一种性压抑。爱情中美是第二位,性感是第一位。
男性追求抽象真理 也是过度唯美。旧社会,生活不好的男性 离家追求革命真理。
93、肤浅:你说得很快,但内容空洞。
94、躯体暴力:你“废掉客体”,以终止你的仇恨。
落后的政治表现:在肉体上消灭对手。
95、与受伤客体认同:你弄伤一只 你认识的(有时候是所爱的)小鸟,然后再模仿它。
一位妈妈让女儿学琴,女儿学不好,妈妈打她,女儿哭,妈妈觉得心疼也哭。
96、形式上的退行:你停止使用逻辑的、时间定向的思维。自由联想也属于形式上的退行。
97、过度警觉:你永远留意着,尽管有时完全没必要。
98、现实置换到未来:你想象 “假如…” 或 “有朝一日…”
99、疲乏:你感到疲劳,但你身体没生病。勾引别人照顾的一种方式。
100、坦白:你真诚而生硬,但这些掩盖了你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刀子嘴豆腐心:假坦白和生硬 来掩盖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101、把自我批判 转向客体:你批评他人,以替代指责自己。攻击性转向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