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班的潭笔记⑲·“文物”修理工
“把你的想法先写出来再说,写多写少没关系,但有一个前提,写完整。”
作文课堂上,潭客不断的给一些动笔困难的孩子鼓励道。
只要写出来,潭客就有信心把它们改好。他在乎的是,孩子们在习作里装进了什么。
最后交上来的一本本作文物件,潭客都格外重视,那样子真的像考古学家在考察文物。
此文物与彼文物还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这是完整品,堪称国宝,但难得一见;
这是残缺品,有缺损,但基本的轮廓都在,修补只在细节处,或关键部位的衔接处;
这是瓦砾品,难辨其形,缺损严重,修复起来,既要尊重原作,又要增添新的亮点。
文物修理几乎等同于作文修改。
对待孩子的习作,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那怕它的表达支离破碎,潭客也能拾取关键的字眼,修复成美文的样子。
或许你会说:这还是原来的文物吗?
一半是,一半不是。
前一半让学生感受到,敢于书写是有价值的,后一半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的精彩,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一处古建筑,已经断壁残垣,在能工巧匠的修复之下,立柱、仿形、添花、加瓦,再次焕然一新,或许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但融进在旧有建筑的内核里,在我们的心目中,它就是古建筑原来的样子。
这样的工作,潭客很早就开始做了。
小时候仅有的零钱买不起新书,选购的二手书,常常发现掉页,潭客很难接受这种书页 的残缺,于是想着把丢失的内容自己补回来,当标上页码,放入书中,与上下的页码终于衔接时,潭客满意了,他喜欢这样的完整。
没想到,这种修补内容的习惯,在作文教学上得到延申。
自诩为“文物”修理工的潭客,就是要让每一件“文物”呈现出它该有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