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注读经典 | 《大学》01

注读经典 | 《大学》01

作者: 不现若隐 | 来源:发表于2023-01-18 16:10 被阅读0次
    大学之道

    注读者:王小龙
    时间:2023011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问题:

    1. 何为“明德”?何为“明明德”?
    2. 从“明明德”看,为动宾结构,则“亲民”亦属动宾,那何为“亲”?“亲民”是指如何对待百姓呢?
    3. “止于至善”中,“至善”为何种状态?为何会“止”于此?
    

    何为“大学”?

    大学可据年龄作分。大,就是成人,在古代大约就是十五岁,可以进入更高等级的学府中去学习。在那里,他们将要学习的学问就是“大学”。

    与大学相对的是小学,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洒扫应对,进退周旋(是不是很眼熟?《西游记》中猴王拜菩提门下起初就是学习这些)。大学不同,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让人受过教育之后能够做官,知道为政所需的修养和条件。

    小学讲艺,大学明道。讲艺,需要专门学以精其业,而明道需要求天下之理,而不拘以一技一艺。“学成理明,以应天下事,乃无适而不可。”

    所以,大学乃为学之最高境界,其为学之目的,在内求达大人之境界,在外以立不世之功。

    大学,即为大人之学,无论从年龄上看还是将来要走上仕途被称为“大人”,我们都可以从儒家的追求中将其定为“达到理想人格的人”。于是,大学就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学问”。

    道,是道路,法则,规则,也是关键,核心,根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这种“须臾不离”的状态就是“在”。

    追求理想人格的道路或关键就是朱熹称之为三纲领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明明德

    德,可暂时理解为德性、品德。这种德性是人内心原本就有的,本身就具有向善、向上的物质,也就是“明德”。此处之“明”是形容词,明亮的,光大的。此种“明德”虽为本性,但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明德”会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变质、异化,会被裹挟,会被遮蔽,人的成长会变得良莠不齐,差异巨大。因此,需要去垢除尘,恢复内心本善之光明,即为“明明德”。

    第一个“明”字,是动词,分两面说。

    若朝向己身,便是悟明之明。去领悟到“明德”为我本有之性,原本不必外求以明,愈外求反而愈迷失。件件事情皆去学别人说话,不曾叩问内省,终是不得要领。若一旦悟了自己本性光光明明,自足不缺,自当挺立,便是悟明自己本有之明德,故曰:明明德。

    若朝向与人,便是昭明之明。将本具光明的德性彰显、揭示出来,那就需要在行动中体现,德性就成为了德行。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人的本能、欲望、情绪,都有可能带来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所以,需要去学,去存养,《大学》的意义即在此处显现。它相信通过良好的教化、修养、陶冶,一个人能够把他那个清静无染的本性发展出来,并彰之于众,约束自己,影响他人。故亦曰:明明德。

    在亲民

    此处有一段公案。

    朱熹认为“亲”当作“新”讲,源出《尚书》,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民就是“使民新”,让老百姓得到革新。但王阳明认为不需要改动,“亲民”就是亲爱、关照百姓,明明德就要行善,行善自然亲近百姓,百姓以为榜样效仿,自然“旧貌换新颜”,得以革新了。

    且不论对错,结论处是类似的。“亲民”是由“明明德”而来的推己及人,在自己恢复明德,去除心灵上的污染和蒙昧后,将自己所知、所行、所得推而广之,因自己的觉悟而感染人、教化人,让天下因为自己而变得更加完美,更少污染。儒家之学,不是独善,是兼善,是胸怀天下,是兼济万民。

    在止于至善

    何为善?

    通常认为,善恶两条路,任人自走之。道路可以改换,所以,作恶之人可改为善,行善之人可变为恶。所以,我们要教人弃恶从善。

    通常认为,善有成色。人性本善,善有三分,止于至善,善有十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因此,要抵达至善,还需要付出七分的努力。

    通常认为,善有量级。做一件善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善事。量级达到一辈子行善,可以称为“至善”。

    但这些“认为”皆为旧见,都是外来对待之法,与自我本性毫不干涉。只注行为,而未关照心性。

    自性,本来无善无恶,真体只是一段光明。但心及于物(事)时,就会呈现出一种联系(关系、关联)。从心而出,依于本性,接于外物,妥恰安置,此即为善。

    “善原是客尘,不是本主。只须善恶两字,物我迹绝。...在己不见有可明之德,在民不见有可新之民。浑然一体。”“无善可名,乃名至善。”

    当我们不再把善当作外在契合某种标准而做的义务,当我们只遵从自己内在的心安而做,那时我们不再把这种自然的行为当作行善,便是至善了。

    换一更为浅近的方式继续理解。

    人非生活于真空之中,总是要和他者相处,他者包括了他人、他物、世界。与他者相处,就需要安顿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善,就是“我与别人之间合适、恰当的关系”。“至善”即为最高的善,“善”的完美、理想状态,那么“至善”就是要“安顿好我和所有人之间的关系”。“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代表最高理解的“至善”就是安顿天下每一个人,“修己以安百姓”。

    “止于至善”就是达到这个理想的目标,但这个境界是尧舜都不见得做到的。于是,”止于至善“就变成了无限要求。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大学,成为毕生之追求。


    综述:

    追求理想人格的关键在于彰显自己光明的德性,要亲近爱护百姓,要努力安顿好一切的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注读经典 | 《大学》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qf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