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和表达的核心: 金字塔原则
1.何为金字塔原则?
《成事心法》一书中是这样解释:讲一个事情,会有一个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会被一些论据所支持,这些论据要完成"不重不漏",即互相没有重复,合在一起又不漏掉基本点。
这里所谓的"一个事情",它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复杂到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也可以简单到今天吃什么,怎么吃才有营养。
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个中心点,而且这个中心点可以由三到七个(绝不超过九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次级中心点,被二级的三到七个(绝不超过九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上图的金字塔。
2.金字塔原则的三大用途
1)解决问题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反复几次。从下到上的时候,收集论据,归纳出中心思想。从而,解决问题更有效。
接着,要复盘哪块没有完成"不重不漏"这个原则,并加以巩固,解决的问题就能非常坚固。
2)管理手下
对于某个问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根据经验提出假设,列出一个中心点,然后把下级的不同论据模块分别交给不同的手下,让他们做出报告,再进行汇总排列。不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不会漏掉重要位置和内容。
3)交流成果
金字塔方式来交流,效率更高。书中给的例子是在过道里有三分钟跟领导交流,只要讲完了中心论点和一级支持论据,领导就明白了,事就办成了。如果在办公室里,有更多时间,可以分很多级论据去细聊。
建立一个清晰、简单、优雅的金字塔,把事情想明白、说清楚,其背后就是结构化的思考和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