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一起探索孩子未来的第8篇文章
去年,葡萄爸爸的奶奶去世了。
葡萄第一次面对死亡,问我:“太太怎么了”。我告诉葡萄,“太太去世了。”“是像汤姆外公去世了那样么?”我心里一阵庆幸,还好小兔汤姆故事里早就解释了“死亡”是怎么回事。
死亡是中国人不太愿意面对和开启的话题,更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提及。面对死亡,很多父母喜欢用善意的谎言来掩盖事实,比如,用“去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者“睡着了”来代替死亡的说法。
匈牙利心理学家Maria Nagy认为这并不是一种恰当的说法,孩子反而可能会因此抗拒坐车或者害怕睡觉。
“死亡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地理解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生命教育不应是贴标签,应该是具体化的。
和孩子们谈这个话题,要用温和的姿态,心里很明白要给他们讲什么,但不明说,要多听孩子们说,疏导、点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
孩子都是有自己看法的,如果家长不给他们解释死亡,他们会自己编织一个故事。孩子的悲伤和成人不同,许多家长觉得孩子太小不懂得悲伤,实际上孩子是能够感受到悲伤的。
6岁以前的孩子认为死亡是暂时的;6到9岁开始他们会明白死亡是永久的;9岁以上的孩子理解死亡就和成人一样了。所以,在和孩子谈论死亡时要在他能理解的范围内。
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理解力有限,可以用比较法,“活着”就是可以吃饭、睡觉、呼吸、走路、说话等,“死亡”就是这些都不能做了。还可以用“实施法”,比如,饲养的小动物死了,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安葬的位置、埋葬的方式等。
而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更直接一点,坏消息就是坏消息:死亡,即永远不会回来了,不管我们多么伤痛,也改变不了这件事。死亡是不可逆的、是令人悲伤的。
9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的。通过讨论死亡,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坦诚面对死亡事实,正确认识死亡,学会悲伤,学会怀念,能在情感管理上成长。
人对于死亡和任何不良事件的接受过程,都需要经过五个阶段(库伯勒-罗丝模型):否认、愤怒、妥协、沮丧及接受。孩子也一样经过这五个阶段,但每个阶段的长短和成人不一样。孩子可能在家人去世后很快就一切正常了,但这些事情的影响多半是多少年后才显示出来的,千万不要忽视了此时对孩子心理上的关照。
在这里推荐一部经典动画片《寻梦环游记》,这是一部非常棒的解释死亡的动画片。多彩的亡灵世界,生活着无数的已经逝去的人,只要人间还有人记住他们,他们就不会消失,如果有一天,人间再没有人记住他们,他们就会真正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对于生命,对于家庭,都是很好的解释。非常值得一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