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我和技术员到陕西富平监狱调取一名嫌疑人的前科材料。技术员不会开手动挡的车,我一个人开了八百公里,有点累。案子是一起运输毒品案,嫌疑人对自己的前科予以否认,我们需要调取前科里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嫌疑人今年四十多岁,三十岁就开始坐牢,原先就是因为运输毒品罪被判了十五年,因为表现良好,多次获得减刑,2015年刑满释放。十年的监狱生活没有让罪犯改过自新,却让他学会了如何逃避打击的反侦查能力。出狱不到一年他又重操旧业,再次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审讯中他凭借多年“钻研”的反侦查能力负隅顽抗,避重就轻。
嫌疑人家在本地农村,他年迈的母亲几次三番的跑到公安机关打听情况,并希望能见见自己的儿子,总是说不了几句话就哽咽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让我看了不免心理一阵酸楚。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嫌疑人家境贫寒,妻离子散,出狱后与母亲相依为命。本可以凭借自己强健的体魄劳动,为母亲养老送终,之前十年的牢狱之灾已经给了母亲沉重的打击,母亲是日盼夜盼的等他出狱了。现在,这一切不仅没有成为他重新做人的起点,却成了他破罐子破摔继续犯罪的借口。
我们同情他的遭遇、可怜他的家人。但在庄严的法律面前,人人生来平等。没想到,嫌疑人依然想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抱有侥幸心理。企图蒙哄过关。
富平监狱是陕西第一监狱,里面关押的全是重刑犯,铜墙铁壁的里面每一名服刑人员,背后都牵动着一个或几个家庭。一个人活着,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一个群体。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一时冲动,却给别人留下永久的伤痛。犯罪,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胜者。
晚上和同事谈论起于欢的案子。于欢在被辱母后杀人这件事,现在被炒的沸沸扬扬,网上一边倒的站在于欢一遍,大家都痛恨死者,同情于欢。从感情上我们也是同情于欢,但是从法律上讲,于欢对于自己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也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法不容情,法律的目的也是为了体现公平和正义。我说舆论的反复炒作是想要绑架法律。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起冤假错案对社会的伤害更大。又说起辛普森案,以及我们之前办理的几起杀人案。辛普森案是加快美国法制进程的里程碑。从辛普森案开始,法庭审判开始注重程序的合法性。我们的社会也终将会实现司法独立。�}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