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
让孩子自己发现“别人家的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让孩子自己发现“别人家的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杨丽影 | 来源:发表于2017-08-29 15:30 被阅读44次
    让孩子自己发现“别人家的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从什么时候开始,“别人家的孩子”成了我们嘴里的常客。

    给孩子念完书,问几个问题孩子答不上来的时候,“你看看人家孩子,自己都能从头读到尾,还一字不落!”

    几个孩子在一起跳舞玩耍,看着孩子一顿乱舞,“你看看人家孩子跳得那么好看,你这跳得什么跟什么,好好跳。”

    当孩子也想学着小朋友手脚一起挂上栏杆的时候,“哎呀,你不行,你看看人家孩子腿多长,去玩别的去。”

    无数个“别人家的孩子”组成了我们嘴里最完美的宝贝。当我们刚开始说这些话的时候,多看孩子一眼,你有没有发现孩子脸上瞬间忧伤的表情;当我们总是不停地将这些话挂在嘴边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时候孩子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忧伤,剩下的只有不屑。

    最后,我们会发现,孩子除了叛逆,他还是他自己。

    我们可以尝试着去思考一下,如果这“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从我们嘴里说出来的,而是孩子自己发现的,那将会是什么的情形?

    听吴晓波老师说90年代,当他在复旦的图书馆第一次遇见李普曼之后,他就开始陷入了“李普曼式幻觉”:
    他幻想能够像李普曼那样知识渊博,所以他在大学图书馆里“住”了四年,按书柜排列一排一排地把书读下去;
    他幻想成为一名李普曼式的记者,在一个动荡转型的大师地位,用自己的思考传递出最理性的声音,于是在六年时间里他几乎跑遍中国的所有省份;
    他幻想自己像李普曼那样勤奋,他写了36年的专栏,一生写下4000篇文章,于是吴晓波老师也在报纸上开出了自己的专栏,并逼着自己每年写作一本书。

    我们知道,现在的吴晓波已经是中国最值钱的财经作家,但吴晓波还是吴晓波,并没有变成李普曼,可自从发现了李普曼,他吴晓波才是吴晓波。

    所以,请相信孩子并不需要我们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多花点心思让孩子自己发现“别人家的孩子”,发现他心目中那个最完美的偶像。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事业伙伴,他始终都仰慕着他的精神导师—本杰明·富兰克林,并努力效仿着富兰克林,我们很清楚他成为了当代最优秀的投资大师之一。
    查理说他喜欢看个人传记,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好玩,但如果你确实在生活中与那些有杰出思想的已逝的伟人成为朋友,那么我认为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

    所以,请睁大我们的双眼,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顺着光芒找出对应的这片领域最闪亮的“那颗星星”,然后,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他,仰慕他,追逐他……

    那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会赋予他追逐梦想的力量,最终遇上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我今天的收获,坚持每天分享,用输出倒逼输入,真心希望我的分享可以为你带去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孩子自己发现“别人家的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so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