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年华|烟火漫卷故乡年

作者: 张司令 | 来源:发表于2022-12-25 13:57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同写快乐营003号。

    本文参加“喜乐年华”主题征文活动

    假如我有一台时光穿梭机,我一定要带你回到我小的时候,我要带你好好地体验一回我们东北老家的年。

    网图侵删

    阳历黄撕到了腊月二十三,吃完小年儿的饺子,东北农村的年味儿就开始初步显现了。

    勤劳的妇人们收拾完了一早的活计以后,就全身是劲的投入了新的战斗。她们扎好围裙、蒙好头巾、讲究点的再带上口罩,然后就把一家大小全都打发出去,只留下她们,手里挥舞着笤帚嘎达,里里外外的划拉起来。是的,过年第一项---除尘开始了。

    里屋、外屋的墙上得仔细的打扫着,忙了一年土屋无冬历夏的守护着这个家,是最大的功臣。所以,给它打扫除尘就成了顶重要的一件大事,要是谁家犯懒那一年没除尘,邻居们闲聊的时候是会笑话他的,“瞧瞧那个人家,过年都不划拉一次屋子,可真是懒得没边儿了。”

    棚顶上、锅台后边儿积灰需得打扫的更卖力些,因为那里往往是重灾区。她们敞着门、眯着眼儿、一下一下的挥舞着膀子,“唰唰唰”地打扫着这积攒了一年的老灰。角角落落还会扫几个不易被觉察的蜘蛛网下来,如果扫网的过程中,恰好把蜘蛛也给惊动了,她们会下意识的嘴里念叨:“早上报喜、晚上报财,不早不晚,你是白来,快走吧,走了就别回来了。”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把它们放了,继续奋力地划拉起来。

    那时候的棚顶、墙面几乎都是报纸糊的。因为农家没有抽油烟机、人们在屋里抽烟又从来不被限制,所以年深日久,那棚顶、墙面就满是被人间烟火洗礼过的痕迹。原本崭新的报纸自然而然地会变得焦黄、发黑,还有一些蚊子血或苍蝇屎模糊过的地方,所以每过两三年,人们就得重新打上一盆糨子,张罗着把整个棚顶和墙面再糊上一回,而这就是另一个大工程了。

    糊棚最少也得两个人,一个负责刷糨子、一个负责往上粘。粘墙面还好说,只需要整整齐齐的把那些报纸朝着一个方向整齐的粘好就行了;而糊棚顶就显得费劲一些,需得踩着凳子仰着脸才能把它们一张一张地给粘上去。

    等所有场面的地方都粘好了,女人们会欣喜的找出来她们集上提前选好的年画来,大胖娃娃骑鱼、抱鱼的贴在炕头,喜庆!四大名著的贴在门上头,有学问!美女帅哥的明星画报则要贴到脚下,这样她们在睡前闭灯的最后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些让她们心动的妙人儿,她们连梦都会做得格外香甜。

    网图侵删

    所以,光是这一项活计,人们就得干上一大天。当然,这一天的辛苦并不是白白的付出,等到所有的墙面、顶棚、拐拐落落的墙角都糊完了,年画也各就各位了,太阳也就卡山了。人们兴奋地把白织灯管的灯绳儿一拉,“啪”地一声响起,整个家登时就会变得焕然一新,再朴素的家也会显得颇辉煌起来。

    兴奋地看着这一切,人们会觉得即使胳膊再酸、脖子再疼也是值得的。吃完、收拾完以后,人们会把这一天忙下来的脏衣服、套袖、围巾、口罩统统全部换下来,把它们堆在一角儿,留到第二日尽情地大洗一番。

    腊月二十四:大洗。一大早,最晚起的人也不用叠被子了。因为吃完早饭以后,勤劳的妇人们要连带着之前的脏衣服一起,顺道把被套、枕巾等等给全部都拆下来,她们要里里外外地大洗一番啊。

    吃过早饭,妇人们就把掌柜的打发出去挑水,而她们则把缸里剩下的水全部往锅里舀了,顺便把水缸也清洗一遍,她们需得烧上一大锅热水才能把那些换下来的衣裳、被罩洗干净。这时候家里有洗衣机的人家就要省力很多,一插电,洗衣机就自己“哗哗哗”地洗起来,而没有洗衣机的人家就得完全靠主妇们用洗衣板去一件件地搓,这一盆一盆的洗出来,少说也得大半天。总之,又是腰酸背疼的一天,可再累她们心里也是开心的,忙年嘛,一年就这一回,可不就得挨累嘛?

    全部都洗完了,院子里就热闹了。幛子上,晾衣杆上,到处都挂满了衣裳、被罩、枕巾、大小袜子、手套等等。好信儿的你就等着看吧,把它们晾出去没多久,先前还湿答答往下滴水的一件件儿瞬间就被冻得硬邦邦了。要是谁走路走得急了,一不小心撞到它们,保准会在脸上揉一揉,实在是太硬了它们把脸被刮的生疼啊。

    所以还有一点,再好奇你也得忍住,冻上的衣服、裤子是不能用手掰的,因为搞不好它们会一掰就断。它们就那么挂在外面,任北风或者太阳把它们慢慢抽干。通常人们对待冬天的衣服态度是非常散漫的,因此非常不着急把它们收回来,反正一天两天是它,三天五天也是它,只要不收它们,它们就一直都是硬邦邦的样子在那岿然不动地挂着。

    若是哪天女人们在擦炕的时候,忽然被热炕头给烫到了,女人们才会忽然想起来,得把衣服收回来了。她们把硬邦邦的它们取回来往热炕上“当啷”一扔,倔强的它们才开始极速变化。要不了一时二刻,它们就变得越来越软了。解冻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它们从极冷的环境里再到极热的炕头上,会不适应地兀自地呼呼冒着热气,像是要羽化升仙一样,等热气一阵紧一阵儿地冒完了,它们也就大半干了。

    腊月二十五:该蒸年干粮了。正月里讲究多,一整个正月都不能开火蒸干粮,所以人们要把一个正月吃的主食全部都蒸出来。照例是吃过早饭,妇女们就要一盆一盆的发面了。男人们照例还是要不停的往屋里抱柴火,这一天的火,基本上一烧就得一天。

    年干粮以馒头为主,间或还会包一些豆沙包或者粘豆包来。人们蒸完一锅,就拿到窗户外头冻上一锅,然后再去蒸下一锅;等下一锅端出来的时候,先前那一锅基本上就冻的结实了。男人们会把冻得邦邦硬的年干粮捡起来放到面口袋里,等到面口袋装满了,再把它们放到窗户下的大缸里,如此往复,一天忙下来,一个正月的主食就有了。

    通常蒸年干粮这一天,人的心情都是最快活的。一是和面、揉面没那么累,锅就那么大,每次蒸这一锅的时候才能忙着揉下一锅,人在中间儿是可以歇气儿的;二是这一天,厨房里会一直烟雾缭绕、热气蒸腾,还会不时地散发出新出锅的白面香;而这一切忙碌都会让整个房间变得格外地暖和,连窗户上的霜花都会一点点被融化,而所有这一切不正是人们最喜欢的热气腾腾的生活景象吗?你说,大家的心情怎能不快活?

    腊月二十六:烀肉。通常人们是趁着前一天蒸干粮的时候,就把之前冻的排骨、小鸡、大鹅、鱼、肘子、猪蹄儿等等过年要吃的肉提前拿出来解冻。全都化好了就要开始烀肉了。和之前蒸干粮一比,烀肉就显得更幸福了。人们在热气腾腾的环境里,一会儿比一会儿闻到烀肉的香味儿渐浓。

    等到那香味儿即使关着门也能飘出很远了,等小猫、小狗开始叫了,小孩儿也开始一遍一遍无心玩耍,不能地问“妈,肉烀好了吧?”那锅肉基本上就烀好了。宠爱孩子的大人,会提前撕下来一块肉放到小碗里,端给早已急不可耐的小孩儿,看他们狼吞虎咽的吃着,那感觉比吃进自己嘴里还高兴。

    也是从这一天起,饭桌上就开始有年味儿了。当天的晚饭通常会有一盘片白肉等着你,配上提前捣好的黏糊糊的蒜汁儿,蒜泥白肉---好吃到哭;而烀肉的老汤也不能浪费,人们会倒入提前切好的酸菜丝,上桌之前再在灶坑里烧上几个干辣椒,吃的时候把烧的焦香的干辣椒往酸菜汤里一搓,那一碗---酸辣鲜香,无可替代。那一顿饭,你要是能忍住不吃到撑,都算我输!

    腊月二十七:做被、干零活、最后的采买。年前的大活儿基本上干的差不多了,女人们闲下来开始安心做被子。尤其是前些年被罩还不很普及的时候,女人们把一家几口的被子、褥子全都一针一线的做上,少说也得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

    人们照例是吃过早饭才开始忙活。她们会比以往都更认真仔细的擦炕,然后把洗好的被面四四方方铺好,把被子小心翼翼地摊开到被面上,她们就抱着针线笸箩,开始心无旁骛地穿针引线起来。

    而从这一天开始,男人们就相对要累些了。他们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清理房前屋后、猪圈、鸡架、狗窝和大门前的积雪了,保证角角落落都能敞敞亮亮地过年;等这些都干完了就得把去年的红灯笼找出来,把支灯笼的架子喊着“1-2-3”地竖起来,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每一户东北农家的院子里就支起了一轮夜晚的太阳,它骄傲地立在苍茫的天地间,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光明和耀眼。

    以后还得去做最后的采买---买些金贵的青菜回来。买青菜很有学问,不能太晚,越晚越涨价,也不能太早,青菜是娇气的东西,买早了不等过年吃上就烂了。土豆、白菜、萝卜这些家里常吃的菜不用买,人们这时候买的都是那些平时不舍得吃的新鲜菜。

    黄瓜、香菜必买,过年吃的荤,家常凉菜必须得有;青椒、芹菜、韭菜必须得买,包饺子用这几样都好吃,每一种馅儿都得尝尝看;蒜苔、蒜黄偏贵,但也得买,用它们炒肉丝、炒鸡蛋都格外的香,平时不舍得吃,过年就不能吝啬了;葱姜蒜、花椒、大料、十三香、酱油、陈醋、香油、辣根儿这些日常里稍显奢侈的小料,根据平时储备多少要适当填补。

    怎么说呢?大多数人家平时厨房里是能凑合凑合,但过年这些料就得隆重的添置一番,过年嘛,一年就这一回,该有的味儿不能少了。

    腊月二十八:杂。排骨、小鸡、大鹅化开了,需要提前剁了;通常性子急的女主人,可能在这一天会提前把这些需要时间的大菜做成半成品来;平时积攒的肉皮在这一天也可以拿出来做肉皮冻了;再着急的人家,这一天的对联、挂钱、抬头见喜、金鸡满架、肥猪满圈都可以贴上了;总之,年味儿越来越浓了。人们在贴完了这些年对子以后,脏活基本上也干的差不多了。晚上的时候,太阳一卡山,人们就会早早的关门闭户,提前烧出一大锅水来,今天要完成最舒服的一项任务---洗澡。

    农村没有浴池,特意去城里洗澡的人在毕竟是少之又少,人们慢慢地已经习惯了自己在家洗。他们会提前把厨房的门闩上,再把窗帘拉严,一家几口腾出一个专门的房间,他们就可以好好地享受一家人的沐浴时光了。

    他们先是兑好一大盆水,让孩子们先洗,小孩儿身上没那么大的油,妈妈们还能给他们搓泥。而且洗的快水也凉的慢一些,通常这时候,也是亲子关系最好的一段时光。妈妈们一边给孩子搓泥的时候,嘴上还会一边地数落着,“你瞅瞅,简直就是个小泥猴。平时洗脸从来都不知道洗脖子,我真该拿个砖头子进来给你好好地搓一搓......”每当说到这儿的时候,洗澡盆里就会传来孩子的“呜嗷”地、兴奋地尖叫声,仿佛那砖头子已经粗剌剌地搓到了他们娇嫩的皮肤上。孩子们洗干净了,就会换上他们崭新的秋衣秋裤,里外三新---是孩子们最盼望的内容之一。

    孩子洗完了,就该女人们洗了。女人们这时候会把洗发香波、香皂提前摆好,洋气一点的,会起开一瓶啤酒来,啤酒花洗头能变成黄头发,金灿灿地把它们披散在太阳底下,那洋气劲儿不亚于纳塔利•沃佳诺娃。辛苦了一大年,她们要给自己洗上一个美美的、香香的澡,这样来年,她们还能继续地容光焕发呀。女人们洗完以后,剩下的水就该是这个家里的糙男人洗了。男人一边洗着一边吹着欢快的口哨儿,大家都是发自肺腑的高兴呀。

    全都洗完以后,男人会呼哧呼哧的把这一大盆水倒到自己的房前屋后去,孩子们第二天一早,就可以有个天然的冰障玩儿冰了。通常,这一晚上的觉他们会睡得格外的香甜,仿佛那梦里都是冒着泡泡的洗发香波和香皂的味道。

    腊月二十九:老祖宗板儿要布置了。东北过年,请老祖宗回来一起是顶重要的一件大事。人们吃过早饭,会把半面墙那么大的族谱找出来,再把柜盖上的杂物给清理了,留出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整面墙来供上老祖宗的画像。

    展开、除尘,贴到墙上,家里有逝去老人照片的,也会在这一天找出来,擦干净了恭恭敬敬地摆上。然后就是摆放贡品,有时候贡品是那一年蒸的特别漂亮的白馒头,有时候是商店买回来的槽子糕,左右各摆一摞;中间摆小菜,一块切得方方正正的五花肉,一扎两头炸的起酥的粉条,三条小酥鱼,贡品需得是单数,所以通常三盘菜就够了。然后就是酒杯和筷子了,把这些七七八八全都码好了,柜盖上就显得颇有阵仗了。

    从家里摆好了老祖宗画像的那一刻开始,平常朴素的家里会凭添几分肃穆,大人、孩子说话也都不会声音过大,当然,更不会信马由缰的胡说。在祖宗面前,大人、小孩儿都自觉的做起了那个规规矩矩的孝子贤孙来。

    三十儿来了:至此,所有关于过年的外围工作全都做完了,男人们该去做最后一件事了---理发。

    “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也不知道从哪朝哪代传下来的习俗,但这一条规矩实在是太有威胁性了,老实巴交的人们几乎没有不从。

    所以为了一个正月都能保持体面,大家会把理发这项工作放到最后,理得越晚、越短,头发生长的速度就越慢,挺的时间也就越长。所以,忙完年的人们都开始或者在自家,或者找平时信得过的乡亲,村里几乎所有的男丁在这一天都会不约而同地去理发。那场面实在是蔚为壮观,又因为乡村手艺实在有限,所以这些发型刚呈现出来的样子难免会给欢乐的新年再多添上几分滑稽。

    而女人们从早上开始,就只有一件事,做饭。她们会把攒了一年的好东西全都拿出来,再把自己会的所有手艺在这一天毫不吝啬的展现出来。那烟雾缭绕又烟熏火燎的厨房里,是她们弓着腰不断干活儿的身影,和她们勤劳又美丽的一生一样,过年这一天是她们闪光点最集中的一天。她们在这一天把自己收拾得美美的,然后又心甘情愿地、快乐地干着最辛苦的活儿,她们理所应当的成为我们心目当中最辛苦又是最美丽的人儿。

    孩子们在这一天当然是格外高兴的,。从他们这一天不贪被窝就能看得出来。在这一天,他们睁眼就能看见那崭新的衣服和鞋子已经在他们的枕头旁等着他们了。

    小小子们,在这一天还有一件最快乐的事儿,那就是---放炮仗。他们那忍了一年,憋了半冬的手艺,在这一天终于可以好好施展了。鞭炮通常会提前从外面拿回来放在炕梢的柜底下,先把它们炕一炕,炕得干干的,放的时候哑炮就少,声音就脆亮。但也要务必当心些,就有炕太热把炮仗提前给炕响的,那“噼里啪啦”的一通山响,崩的人们根本没法上前儿。除此之外,每年过年都有放炮把人给崩坏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人们会把炮仗看的死死的缘由了。

    而小姑娘们会在这一天把自己打扮的格外好看。她们会用木梳沾水去梳头,或者编发辫、或者盘揪揪,或者在头顶盘出各式的花样儿来衬托她们白里透红的小脸儿,还有那各色的头绫子,也会变成大大小小的蝴蝶结被扎到头上来,那些粉色、红色、绿色的头绫子可真是好看极了,在头上随着小主人的摆动一颤一颤,可真像个随时会起舞的花蝴蝶呀。

    再妖娆一点的,她们会偷偷地抹几层妈妈的“秋月”胭粉来,再从灶坑里找来一根被烧黑了的柴火棍的一头来描眉,再用烧烫了的炉钩子烫刘海儿,最后再撕一块红纸下来用口水打湿,抿到自己的嘴唇上来,那可真是白面黑眉,唇红齿白,刘海儿如新月弯弯,她们会忍不住一遍一遍地照镜子,原来她们也可以如电视上和油画上的明星一样好看,可是真好看!

    时间终于划到了年三十儿的下午了。和这里的太阳会出来的相对较早一样,东北的年夜饭其实会比其他地方来的早一些。

    下午三四点钟,太阳卡山了,院子里的灯笼也亮了,大菜陆续出锅了,凉菜也拌好了,老爸、老妈要喝的白酒也烫上了,小孩子们爱喝的饮料、牛奶也都打开了,电视里的春晚开始倒计时了,这盼了一年的年夜饭终于要开始了。

    家里的饭桌在这天一定要摆上最大的桌面,上面陆续摆上烧排骨、炖大鹅、小笨鸡、猪蹄子、鸡爪子、干煸蚕蛹、油炸蛤蟆、炒蒜苔、猪皮冻、蒜泥白肉、什锦罐头、家常凉菜、油炸花生米、再配一个毛菜---醋溜豆芽,最后一盘红烧大鲤鱼往中间那么一摆,十五道菜就全了。

    菜全了,人也都忙完了,男人们这时候会开始这一年最重大的仪式---接老祖宗回家过年。

    家里的厨房门和屋里门必须得大开着,一家大小守在门前看着一家之主进行这个神圣的仪式。

    他先是把提前准备好的黄表纸在院子的背风的一角给小心地烧了。全程敛声静气,人半跪着,他一边烧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大爷,家族的老祖宗们,不肖子孙接你们回来过年了;又是一年了,该回家团圆了,桌上饭菜都摆好了,酒也倒上了,你们都回家过年来吧!”

    风助火旺,眨眼之时,那一团火就会把黄纸烧得干净。“好了,放炮仗吧!”父亲一声令下,家里的小子就会拿着早已点燃的烟或者香对准那串一千响的鞭炮芯子,精准地一点,院子里顷刻就响起“霹雳吧啦”的热闹声。

    待炮仗放完了,人们的情绪也被点燃了,兴奋中小子们会再点上两根魔术弹添上最后的户外风采。一家人期待的目光跟着那一窜一窜的彩蛋窜出去,看它们在寒冷的夜空中随着一声声“倏---”地声响划出一条金蛇狂舞的身影,最后在空中“啪”地炸开,那姿态---光芒璀璨,耀眼夺目。

    等最后一颗魔术弹也放完了,小子们不甘心的再甩甩烟花杆儿,确定不会再窜出什么了,人们就可以乐颠颠的回屋了。“现在的烟花越出越好看!”人们兴冲冲地谈论着,脸上带着满足和幸福哆哆嗦嗦地返回屋去,大门这时候就可以关上了。

    人们带着一身的凉气和迎年的喜气来到了老祖宗的牌位前。父亲开始上香,倒酒,后面的家人开始自觉跟着母亲跪好,顺序依次是爸爸、妈妈,后排跪着孩子,长幼有序。全都准备好了,一家人开始恭恭敬敬地给回来过年的祖宗们叩头,三个头落地,接神的仪式就算完成了。

    终于可以开饭了。

    “尝尝吧,不知道今年的菜做得是咸是淡?好不好吃?”女人的脸上是谦虚的害羞的笑容,还有屋里太热脸上泛出的红晕。

    “肯定好吃!我们闻了半天的香味儿,早都馋得嗓子里伸出小巴掌了!”小孩子们得到了允许,自然是急不可耐地率先开动起来。但是,因为高兴,他们的嘴巴愉快地答着,眼睛和筷子却早都伸到了自己最想吃的那道菜里。

    “来吧,当家的,这些天辛苦你了,吃完这顿饭,不急着包饺子,先睡一觉好好歇歇。晚上还得看春晚守岁哩!”男人提着酒杯要跟辛苦的妻子碰杯了。

    “不辛苦,为了咱这个家能越来越好,再辛苦也值得!我也给当家的夹一块“搂钱耙子”,咱们这个家呀,说到底还是你最辛苦,来年继续再接再厉呀!”一块泛着油光的软软糯糯的猪蹄子就被女人夹到了男人的饭碗里。三十晚上的猪蹄儿只能吃前蹄儿,因为只有前蹄儿才是往回搂,所以那一盘猪前蹄子就成了女人口里的“搂钱耙子”。

    “我们也要干杯!”孩子们见有热闹,也开始纷纷举杯。

    “好!咱们干杯!这一大年终于过完了,咱们今天举杯痛饮,来---“过年好!”......”

    “过年好!”

    “啪”地一下,一家人的杯子碰到了一起,是那么地清脆,那是幸福和快乐碰撞到一起的声音。

    东北人家,大多数是山东过来的后裔,所以一般人家的规矩都比较大。而所有规矩里头一条就是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不许戳筷子、不能吧唧嘴,但在过年这一天,平时严肃的父亲,执行规矩第一人,也会变得的随和起来。大家可以慢慢地吃、慢慢地喝,间或玩一些老少皆宜的酒令,说一说老一辈闯关东时的往事,再想想现如今的生活,所以年夜饭除了吃出了幸福和快乐之外,他们还能吃出热闹和感慨来。

    吃完饭,孩子们会忽然长大了一般的变得懂事许多。他们会主动地帮助爸妈收拾桌子、扫地和洗碗。但是从这一天起,扫地的垃圾是不能往外倒的,垃圾是这个家的财气,需得攒到一起,等到过了破五才能倒出去。除此之外,过年这几天要讲究顺利,干活得尤其注意,盘子、碗和酒杯得放好了,不能打碎,家里大人孩子都得说吉祥话,不能高兴得过了头就顺嘴胡说,尤其忌讳说“死”字。

    还有,年三十儿到初五这几天是过大年,这几天也是老祖宗们在家的日子,所以凡事需得格外注意。人们一天三顿饭开始前都要先给老祖宗上香,需得时时留意上一柱香快烧完了,下一柱得自动续上;祖宗牌位前的酒杯不能空,每顿的饺子必须先给祖宗摆上。除此之外,初一到初五这几天,每顿饭前必然得放上一挂小扬鞭,鞭炮放过才能开饭。

    好了,说说三十儿晚上的活动吧。这一天人们是要拉开架势守岁的,所以整个院子,里屋外屋全都灯火通明。人们在这一天也不心疼电,三十儿晚上越亮堂,来年的日子也就越敞亮。

    吃完了饭大人们会歪在炕上眯一会儿,等到春晚开始了,人们的精神又来了。大人们一边看春晚一边不紧不慢地把晚上的饺子给准备了,然后就是嗑瓜子,啃冻梨、吃糖球来打发时间了。

    孩子们则会比较忙碌,他们要做晚上的手提灯笼啊。一晚上不睡觉,他们早都和小伙伴们约好了---要聚在一起守岁。这灯笼做起来也容易,家里吃空的罐头瓶子,两边拴上绳子,绳子上再绑个粗一点的小树枝,再把一截蜡烛点着了把蜡油子往平底上那么一滴,只眼疾手快地把蜡烛坐到热乎的蜡油上,那千篇一律的手提灯笼就做好了。虽然简简单单却也是气氛十足,不可替代。

    三十儿晚上的饺子是真正意义上的辞旧迎新。所以这一顿饺子可是有很多的讲究。

    首先饺子馅儿一般是纯纯的里脊肉馅儿,有的加点芹菜馅或者白菜馅,分别寓意人“勤快”和聚“百财”;饺子里要包铜字儿,谁吃到了会幸运一整年;吃这顿饺子之前,一家人要重新的洗脸、洗脚和穿红袜子,这寓意着新的一年走红运,精精神神、红红火火地开始这一年;哦,对了,煮这顿饺子用的柴火也有讲究,这柴最好是偷来的,尤其是要偷日子过得好的人家的,这寓意着来年能沾光、发财,还能发外财、偏财。注意哦,偷柴的时候可得忍住不能回头,如果你抱了柴火回头的话,那财气可是要跑回去的。

    终于到了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刻,热气腾腾的饺子也端上桌了。小子们照旧出去先放一挂鞭,父亲照旧给老祖宗先夹三个饺子,人们才能重新围到桌前吃守岁饺子。饺子吃完了,春晚演完了,人们的困意就上来了。说是守岁,除了男人们出门耍点小钱可以熬一晚上以外,女人和孩子谁能真的一宿不睡呢?

    他们在那一晚上也不铺被子,也不脱衣服,就那么和衣躺下,美美地、疲倦地沉沉睡去,待到第二天一觉醒来,就是崭新的一年。不过,因为三十儿晚上实在是太特殊了,以至于这一晚上的梦都和以往不同,通常大人们醒来会特别的讨论一下自己做的梦,琢磨琢磨这梦到底能给新的一年带来什么启示。

    如果你觉得之前忙年太过辛苦的话,那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多虑了。因为接下来的一整个正月,人们几乎没别的事儿,吃了睡,睡了吃,天天都是称心如意。即使拜年串门子也是无尽的吃喝玩乐。所以,这一整个正月下来,人是没有吃不胖的,且各个儿都是脸色红润,泛着滋润和油光。

    正月里讲究多,从初一这一天开始,每一天还对应着一个特别的日子。“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九果十菜”,人们会根据这些日子的太阳大小,天气好坏来指导下一年的生产安排。当然,人们基本还是倾向说吉利话,下雪了就说”瑞雪兆丰年“,出太阳了就说“艳阳高照,来年又是风调雨顺年”,靠天吃饭的农人对天老爷有天生的讨好情节,所以过年的时候也是挑好听的说。

    网图侵删

    初一、初二、初三早上还得吃饺子,这意味着来年日子过的富裕,天天都有饺子吃。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通常三顿饺子一吃,人就腻得吃不动了。但是破五的饺子必须得吃,过完破五,吃完最后一顿饭,老祖宗就得送走了。送走老祖宗之后,柜子上的摆设就一并收了起来,没有老祖宗高高端坐地俯视,家里孩子会放松很多,忍不住偷着在屋子里点炮仗也是有的。

    初七、十七、二十七,是人日子,分别对应家里的小孩儿、中年人和老人,在这一天要讲究吃面条,吃打卤面,寓意用面条来拴住腿脚,祈求来年身体健康。除此之外,过年不能动针,不能随意用水,除了初三放水日子可以洗头、洗衣服以外,其他日子想洗也得忍着。

    一直到正月十五,又迎来了一个小高潮。人们吃完了元宵,村里的男人们会带着家里的儿子一起结队去坟地里给先人们送灯去。所以,没有儿子的人家在那一天会稍显落寞。几乎全村的男丁都出动了,那漆黑的、狭长的山路不再恐怖,而是摇身一变成了热闹的、闪着星星点点的光明之路,它连接阴阳两隔的亲人们,那一刻,喜庆、热闹的年又把家族里火力最旺的子孙们聚在了一起。

    人们会把最长的那挂鞭留到那晚,会把舍不得放的魔术弹留到那一刻,人们会把三十儿晚上的热闹在那里重新上演一遍。灯送完了,炮放完了,人们又打着火把热热闹闹地结队回了。回来的时候路过冰面,大人、孩子都会排着队的在冰障再上滚一滚,这也为下一年讨个好彩头,滚冰---去病。

    自此,这浓浓的年味儿才慢慢地褪去大半。直到过完二月二,吃完猪头肉,理完了头发,这个年才算彻底地过完。辛劳的人们又要开始盘算新一年的耕种和安排了。

    好了,年过完了,我们的时光之旅也该结束了,我也该就此搁笔了。

    世易时移,一晃我已经有很多年没能回老家过年了。但人往往就是这样,离那些日子越遥远,那些镶嵌在记忆里的回忆就变得越闪耀,就像小时候过年不舍得吃的五颜六色的糖球儿一样,那些记忆不仅甜了我们的整个童年,也甜了我们以后的每个冬天。时代虽然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但我相信不论它如何变,人们热爱美好生活的初心不会变,人们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不会变。

    希望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都能陪在家人的身边,一起包着饺子、看着春晚,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唱上一曲---《祝你平安》和《常回家看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喜乐年华|烟火漫卷故乡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ai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