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突然对兴趣这个词有些兴趣。兴趣是一种情绪,表现在外在。
兴趣体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处事方式和某种特定的关联关系,有人兴趣爱好纯为自己,快乐生活,乐有所得;有人兴趣随性而发适应变化的因素,不会被环境淘汰,还能左右逢源;有人兴趣是为了迎合,让别人笑得更好,自己获得更多,路途更畅;有人兴趣是为了张扬自己而得到吹捧,故意吸引别人眼球以此来炫耀自己,更多的是招摇一番;有人兴趣被人牵着,没有自己的主动行为,别人乐跟着乐,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但为了得宠,装疯卖傻的随和,等等,太多太多。不同的人兴趣不同,相同的兴趣点不尽相同。
每个人都会有兴趣,没有兴趣的人生实在是太无味。
小赵部队退役安置在一个较清闲的位置,成天没什么事可做。说是上班,其实就是看报聊天玩手机喝茶而已。在部队忙惯了,清闲起来确实很不适应。小赵很灵光,对人很客气、热情,见事就有想法,确实讨人喜欢。
小赵爱好运动,歌也唱得好,不喝酒不抽烟,算得上的好男人。平日里总会把自己收拾得很利落,加上无不良爱好,看起来就更精神。机遇就是给预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对小赵太确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有人真的看上小赵,直接让他在办公室负责。小赵有他独到的条件,部队当过好些年文书,写得一手好字,还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这么优秀的条件集中在一起,选择他是别无二的选择。
小赵自然珍惜这个位置,也特别的努力。接触的人和事多,手中权力也大了起来,免不了迎来送往。为了迎合,小赵也开始培养新的兴趣。抽烟、喝酒样样都学起来了。开始只是偶尔抽几支,没多久,是一支接着一支,口袋里装的都不是一般的烟。酒量也是逐日渐长,就连他自己不喝酒的时候都说,从来不喝酒,怎么现在特别能喝,几乎身边没人能喝得过他,当然他不和一般的人喝酒。
小赵会了烟酒,自然喜欢他的人更喜欢。每次接待必不能少小赵,一来是管接待,二来是小赵懂他。小赵抽烟喝酒的动作都与人酷似,那个夹烟吐圈、端杯对饮的小小举动,真不知小赵花了多少时间去模仿。自从换了位置,小赵最大的兴趣就是抽烟喝酒,因为喜欢他的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抽烟喝酒。小赵的生活变得有档次,都是他兴趣带来的收获。他也经常为自己较快的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兴趣培养能力所兴奋,他相信自己会干得更好。
不出二年,小赵肚子圆了、大了,身材明显的有些臃肿,走路的姿态有些沉重,但似乎更有份量。烟酒味已经完全替代了清爽如新的他,经常还笑得如弥勒佛。后来,一次喝大了躺医院,让他再也没机会把兴趣培养下去。经查,肺、肝均出现明显的瘤块,大部分时间小赵只能呆在医院,开始了与生命赛跑。再后来,也没有人想到他如何如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当然和小赵这样的兴趣无关。培养自己的兴趣,一定是适合自己,能让自己的生活快乐起来,有自己的特色,体现自己的魅力;能帮助自己完成目标,实现理想的最直接的东西。没有兴趣,根本就不会推动人去努力。
兴趣的本身就是独立的个体。倘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总与阿谀奉承、吹牛拍马、野心目标、利益获取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个体特色就不会自然。一种没有自我的兴趣,完全索然无味。当然,对于这种兴趣的当事者来说,他觉得这种随机培养的兴趣他很愿意,或许这种兴趣培养比其他任何不当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来得更快。别人认为好与不好,那都是凡人所见。
有人说兴趣有高雅与低俗之分。其实生活里那有那么多的高雅,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兴趣的方式不同罢了。要这么说,普通人的兴趣都是低俗的,有身份、有地位人的兴趣都是高雅的,完全是扯蛋。往往是面上看起来堂皇的人,他们的那些兴趣似乎特别的龌龊,还不如普通人的兴趣自然不失风尚。
兴趣是培养的,不是天生就有。无论何时,培养良好的兴趣是立身做人做事的根本。放弃了根本,所谓的兴趣也就会变得无趣了。
人不能没有兴趣,也不能强求某种兴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利自己健康发展的才是最好的。兴趣越广泛越好,选择的机会就会更多。没有兴趣,路就会变窄。
做一个有兴趣的人,不断激发内在能量,让自己更加知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