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时间当作朋友》的第二章叫做“现实”。现实就是把鸡汤给倒了,不扯那些励志的、煽动性的文字,只把赤裸裸的现实给你看。
第一个真相就是“速成绝无可能”。
这个结论结结实实地扇了很多喜欢速成的人的脸,包括我。无论在何种领域,只要涉及学习提升,我都喜欢研究速成的方法、快速的捷径,因为理由很简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取到最快速的提高。
但事实是,为了走捷径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寻找捷径上,反而裹足不前。而且,即使找到了捷径,往往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练习的,并非可以一步登天。所以,诸如《××7天从入门到精通》、《21天练成×××》等等,都是扯淡,无非是夺人眼球的营销文案而已。
喜欢速成是人的天性,人无一例外地喜欢立刻得到反馈,得到满足。但事实就是这么冷酷,有些事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下去,才能收获。我们必须告诫自己: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第二个真相就是“交换才是硬道理”。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一样东西,就必须用另一样东西来等价交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因此,想要获得精进、获得成功,也就没有速成的一说了,都必须拿时间和精力来换。
起初,没有能力、没有经验、没有关系,怎么办?只能拿自身现有的东西去用、去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去换。
现在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工作能力不见得有多强,薪资要求反而一大堆,嫌这嫌那,觉得公司亏待了自己的才华。殊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公司全看在眼里,工资的高低就是自身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所以,与其自怨自艾,不如花时间去积累,假以时日,能力长进,市场自然会给予公道的价格。这就是等价交换。
第三个真相就是“完美永不存在”。
完美是一个借口,是很多人拿来辩解自己为什么完不成任务的借口。
或者,他们说要追求完美,所以一些事情没法做到完美的时候,不如不去做。
或者,为了追求完美,大大延误了项目进度,导致最终项目失败。
无论哪种情况,完美都是无意义的,只有把事情做完成了,才是真的有意义。
在把事情做完的前提下,再来努力追求完美,即便结果并不那么“完美”,也会别人称为“完美主义者”。
第四个真相就是“未知永远存在”。
就科学而言,我们似乎习惯永远有未知的存在,但是就我们正在学习的某个领域而言,如果有一星半点的未知因素在那儿,会让我们徒增不少压力。
在编程语言中,无处不在的“foo”、“bar”等无意义的怪词,新手可能就此卡壳,摸不到头脑。
在英文阅读理解中,某些词汇反复出现,但你是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我们不能在碰到未知的时候就钻牛角尖,想方设法立刻弄懂这个未知因素,其实很多时候往往是徒劳的。有些问题在当下就是无法解决,就是一直以“未知”存在,也许在不久的以后,会以“灵机一动”、“醍醐灌顶”等形式突然领悟。
在未来的某刻解开当下的未知,其实代表着你一直在积累,一直在成长。
第五个真相就是“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世界上80%的职业并不依赖于天分,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积累。
如果你现在的工作并非你的理想,就敷衍了事地凑合着上班,并骑驴找马想换份工作,那么即便你找到了你的梦寐以求的工作也是从零开始、毫无竞争力,最后只不过是一切清零,重新开始。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不要常常觉得苦,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第六个真相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一直在进步。
怎么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上面提到的几个真相都是现实可观存在的,不得不坦然面对并且接受。通过思考反省,我们会越来越善于甄别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
10月23日,第二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