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教学单元,我们知道了蚕的从幼虫阶段生长到蛹阶段会蜕五次皮,前四次皮很容易观察到,第五次皮是在蚕茧里进行的,蚕蛾破茧后,剪开蚕茧,可以看到里面有两段皮,一段是头部,另一端是胸腹部。(5月在课堂上进行的。)
在6月的复习课上,我在一些试卷上看到了“蚕一生要蜕6次皮”,刚开始我以为是题印刷有误,但转念一想,如果出题的老师是反复校正过的呢?我便在网上搜查,结果是五花八门,有五次的也有六次的。六次的依据是在蚕茧里蜕皮两次。但我明明只观察到了一次皮呀?而且科学图册写着这句话“最后一次蜕皮”
这不是说明蚕一生蜕五次皮吗?
问题出在哪里?谁对谁错?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和3.1班的学生展开了思考-观点-辩论。
我先提出问题,我们区别了蚕茧和蚕蛹,思考了“蚕蛾是由用直接变来的”还是“从蚕蛹里出来的,然后再破茧出来”;我们查阅了“蜕皮”的定义,根据定义对照分析;我们思考了“蛹壳算不算皮”、“蚕茧算不算蜕的皮”······
我们结合蝴蝶破茧,推测蚕蛹直接变成蚕蛾,但这对吗?
课后,我查阅了以前的教参
教参的可靠性是很高的,所以我找到以前剪开的,其中一小段已经明显萎缩,两端大小差异十分明显。还有几个蚕茧,我剪开一个,仔细观察,确实是两个,其中一个是棕褐色,与蚕蛹表皮的颜色相似,应该是蚕蛹壳。
根据以上证据,蚕一生要蜕6次皮。
反思:1.观察现象要认知到经验思维定势的影响。在第一次剪开蚕茧时,将两层皮误认为是一层分成的两段,导致从现象观察产生的认知错误,这是因为在观察蚕的幼虫蜕皮时,发现头部和其他部分是分开的,这个认知影响了后面的观察。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看到科学图册上面的那句话,对新修订的教材及自身理解深信不疑。
2.解决方法本身就是一种问题,即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法。观察蚕的幼虫蜕皮时,发现头部和其他部分是分开的,我内在的认知思维就认为所有的蚕蜕皮都是这样的,这是典型的归纳思维产生的影响,但归纳思维中也有“黑天鹅”,我应该正确认知思维认知的不足,不偏执相信和排斥某种思维。
3.体验成长思维带来的乐趣。我并不认为这是教学上的失误,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单纯地告诉学生知识点,学生不仅不理解记不住,更多得是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不如让学生在不断试错中修正认知,体验思考发现成长的乐趣。当然,首先教师得感受到这种乐趣,才会将这种乐趣传递给学生。
4.知识的增长建立于不断地认知修正。“知识经验——不一样的知识经验——引起关注——认知矛盾——求证——新认知——反思”。这是对“蚕一生蜕几次皮”思考的过程,类似我们科学探究课堂的教学过程,当写下这个过程时,这里的“引起关注”这一点也引起了我注意,在教学设计时,并不是呈现了与学生不一样的知识经验,就一定会让学生产生认知矛盾的,就像我第一次看到试卷上蚕蜕6次皮一样。如何“引起关注”达到“认知矛盾”的目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考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