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昨天关于Plan B的主题,以及开篇的探讨,顺着“我们需要Plan B吗?”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自我了解。
我们需要Plan B吗?
于我而言,这是个好问题。人在往前冲的过程中,很容易只顾着前方的路,忘记了脚下的路:这是我需要的吗?
今天早上也正好跟琳琳提到这一点,新玩具确实很让人兴奋,好玩的玩具也很多,只是,这是需要的吗?
先来看看我对Plan B的理解。不是副业,不是另一项收入渠道,而是多项技能发展,同时这项技能发展可以变现,也许是未来变现,也许是马上变现。例如,发展讲授技能、课程研发技能等等,这是我在Plan A上的精进;而古筝弹奏、写作练习等等,则是我在Plan B上做的准备。
我发现,不管是A还是B,都是我喜欢的,我想做的,最重要的是,与我将后想成为的自我版本一致。我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条大道,A是主路,B是路两旁的林荫,同时B让A更舒适、更美观,A又带动B,A与B一起,通向远处的高山。
说到这,我想起成甲在《好好学习》里提到: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事情。目前来看,我的AB计划有那么一些相关性。
最终的目的,是活成我想要的版本,是自我实现的方式。
所以换个层面来讲,这也是在自我精进,并把自我精进视象化,拆解成细分行为,双辅双成,逐步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精进和迭代就犹为重要,否则可能再努力也只能追求到柴米酱醋茶喽~
从理论出发,到达行为层,再透过行为层,回归理论。表面上看,理论还是理论,行为还是行为,但实际上,这时候的理论已不是最初的理论,行为也不是最初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