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怨”心动

谈“怨”心动

作者: 蓉儿迟 | 来源:发表于2020-09-29 10:04 被阅读0次

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我们似在寻找幸福,可最终苦却源源而来,有的甚至打着“幸福”的幌子。而“怨”集结在“苦”的队伍中,遮蔽着狰狞的面容,窃笑着被折磨得几近零落颓败破碎的灵魂。

怨,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啊,如钝刀割肉般的疼痛,绵绵不绝在心间,如果不能在时间中和解,那么便会缠绵不去,深化而成“恨”,也许生生世世不得解脱。


这样一种东西,为何却被太多的人抱持着,不肯稍稍松解让其脱离,让己解脱?

人心总是贪的,什么都想兜来抓住,快乐的、美妙的,乃至于痛苦的、烦恼的,只要是心能盛住的,便舍不得放下。如果有人见其太苦劝其舍弃,其还会愤愤然,仿若更加吃亏般,是绝不肯听的。那自认为不公平的、被忽视伤害的瞬间,时刻搅扰着本就不清明的心境。但有东西毕竟还不至于太空虚,一人时,还有可想,这大概是一部分人不愿意丢弃“怨”的深层的原因,这一层通常不被觉察;另外“怨”似乎是事情的果,当事人有“被害人”心态,既是“被害人”,难道不应该得到同情,被“伸张正义”吗?所以,有“怨”的人心中都是委屈莫名的。


不管这“怨”来自哪里,父母家人、单位同事、朋友邻里,总之都是亲近的、身边的人。只有身边的人才可能和我们构成社会关系,带来各种纠葛。被关系网网住了,我们便也成了网上的蜘蛛,似在利用网生存,实则被网牢牢控制住,“怨”便也是这网中的一缕愁丝,剪断了疼,不剪断,更难受。

到底剪不剪呢?这是个问题,而是否有能力剪,是另外一个问题。连着血,带着肉的怨,一旦产生,便有了丝丝入扣、缠绵不绝的力量。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有智慧的人才可能从中获得些许挣脱。


如何挣脱呢?

老子《道德经》道: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意思是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

既不能“抱怨以德”,因为“和大怨,必有余怨”,那么就按孔子说的,“抱怨以直”,就是以公道、正直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其实,这真的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这也只是果,就是最后采取的行动,而导致这个果的因是最重要的,没有因就没有果嘛,因此凡人畏果,而佛祖畏因。

因的推动力是智慧,就是一定要有视域和眼界,打开心胸,全角度多方位思考才可能看清楚事情真相。


怨的产生源于欲望太大,而欲望一旦没有被满足,便认为不合理、不公平,呼天抢地。在这一点上,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委屈的。其实这是不对的。若果在某些事情上没有达到预想,首先一定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怼别人。

怨的产生也源于人的自私心理。每个人都从自我出发来衡量周遭,自觉不自觉间认为别人对自己都应是好的,是善意的,而一旦出乎意料便觉得受到了伤害。其实,没有人理所当然地对另一个人好,这世间谁都不欠谁的,一切都是因果。如果别人对你不够善意,固然有她或者他的问题,但也一定要回望、审视一下自身,检视自己的问题,以供警示、改正。

简单一句话,人的一切不良情绪的产生都源于人的能力不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等。

明白了这些,那心间的泰山便有可能被举重若轻地放下了,然后才有可能以“直”的态度面对怨者。

因此,没有心间明镜,怎能有朗朗乾坤!

(写于2020年9月29日,读了《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引发的思考)

相关文章

  • 谈“怨”心动

    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我们似在寻找幸福,可最终苦却源源而来,有的甚至打着“幸福”的幌子。而“怨”集结在“苦”的队伍中,...

  •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

    化性谈: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 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

  • 写给你的诗(15)

    爱情就是 你为我心动也为我心痛 我想你念你恋你也怨你

  • 乱谈怨憎会

    佛教八苦之一便是怨憎会。恨怨憎恶的往往避之不及。讨厌什么碰着什么。 乱谈几种可能性。 1.能量的...

  • 百日成长第一天孝悌20200706

    从起心动念处关照自己的念头 ,反省自己,内心有太多的不明和贪欲,造成了对原生家庭的怨,对父母的怨。在那个物质...

  • 王凤仪思想《化性谈》又名(不怨人)

    《化性谈》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 管人...

  • 不怨人

    《化性谈》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 管人...

  • 化性谈

    王凤仪善人《化性谈》全文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

  • 不怨人--今天抄写内容

    王凤仪《化性谈》 一,不怨人 1,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

  • 《化性谈》(王凤仪善人)

    《化性谈》 不怨人 1.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管人是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怨”心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gs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