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沟通的基础,跟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在一起,你会忍不住说很多话,因为他有办法让你说出更多的话。
倾听不能止于听,在听的过程中要对信息进行解析,并给出积极的回应。
如何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呢?下面三招教你做善于倾听的沟通者。
听的繁体字
一、倾听的要点是吸收对方的信息
有人说倾听不就是不说话吗?等着对方把说话说完,很简单啊。实际上倾听不是被动地等着,倾听更是一个接收对方信息的过程。善于倾听的人可以将对方表达出来的以及未表达出来的信息尽可能接受,提升双方的沟通效率,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但事实上,我们发现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是凤毛麟角,这是为什么呢?
沟通学里有一个原理:两个人谈话时,先说话的那个人会在谈话前5秒开始想我要说什么;开始谈话之后,另一个人就会在5秒内开始思考对方下一句要说什么。换句话说,5秒之后,倾听者实际上一直在构思自己要说的话,对方的话大部分都没有听清。而一个善于沟通的人,也只是将这5秒延长到30秒而已。由此可见,认真倾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能做到的人能力都不一般。
首先我们对倾听的流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倾听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深呼吸,提问,复述。
1、深呼吸
一定有人问,倾听的第一步怎么会是深呼吸?其实深呼吸的目的是保证倾听者稳定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说话这件事上。这样做可以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专注于当前的事实而非情绪。尤其当对方说的话你不爱听的时候,这种深呼吸会起到很好的平稳情绪的作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有一句“学问之道,求其放心”,意思是做学问其实没有什么大道理,就是将丢失的本心找回来而已,只有将心沉下来,才能看清这个世界,才能有效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倾听之前深呼吸,清除私心杂念,放下偏见,只留下平静的心,为接下来的倾听做好准备。
2、提问
倾听是不是就是保持一种姿态到最后?当然不是。在倾听的时候,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对方才会有意愿做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提问不只是证明你在听,同时传达的还有对谈话者的尊重和信任。善于在倾听中提问,会让对方感到尊重,更容易赢得信任,这就是沟通的最重要的基础,这些都是通过倾听可以达到的。姿态优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实时反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别人跟你说话的时候,只看到他的嘴在动,但是他在说什么却不清楚,这种情况被称为不在状态,说明你走神了,注意力没有在当下的谈话中,。如果此时别人问你,他刚才说的是什么,你肯定回答不出来,情况就会变得比较尴尬,这在社交中非常失礼的一种表现。
在沟通时只是礼貌性的回应远远不够,适时提问才是正确的回应方式,能够给谈话者隐形的鼓励,促使谈话继续进行下去。提问分为两种,一种是封闭性问题,另一种是开放性问题。
(1)封闭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是指那些只能用“是”或“不是”等具体答案来进行解答的问题。这种提问不给对方考虑的空间,只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好,造成一种心理催眠法,营销中的“7YES成交法”就是典型的代表。虽然这种做法有违社交道德,但其中蕴含的原理却耐人寻味。
(2)开放性问题
与封闭性问题相反,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不能轻易用“是”或者“不是”其他简单的词、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开放性问题需要对方针对有关事情作进一步的描述,并把他们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的事情中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开放型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以“怎么样…”开始的开放性问题,比那些以“为什么…”开始的开放性问题,更容易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在交谈中,开放性问题非常重要,它会让谈话者的思维更加活跃,。封闭性问题像一个明亮的小红点,亮度很高,但只能照亮一个点;而开放式问题就像一盏灯,只要一打开,整个屋子都会被照亮。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必定善于提出各种开放式问题。比如一个人喜欢吃东西,其实背后肯定有很复杂的心理因素,善于倾听的人,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就可以把他肚子里的话都问出来。
举例:白岩松老师擅于就某个事件进行理性的剖析、判断得出结论,他的演讲和评论节目都很精彩,赢得了很多观众,但是让他组织访谈节目效果就不太好。记得有一次白岩松老师采访的是抗洪官兵,本来是让官兵多说一些,但是现场的情况是这样的,白岩松老师说“这次地震的因素大概有这几个原因,这次救灾的时候大家表现的都不错…,你觉得呢”,他把自己能说的都说完,就问对方一句,“你觉得呢?”对方的回答是“对的”,全程没有几句话。崔永元老师是访谈型的,让他的强项在谈话节目,比较善于挖掘嘉宾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先说一句话,就能让对方出很多来,当时一个很火的节目叫郭大姐救人,郭大姐本来语言能力有限,与别的节目时总是因为说话问题被删除掉,那在崔老师主持的节目里,郭大姐针对崔永元老师提出的问题说了很多的话,听到某一个点的时候,郭老崔老师就在旁边一直笑,崔老师的笑声越大,郭大姐就讲的越开心,最后郭大姐讲话也变得越来越流利,说了很多原来没有准备的话题,节目播出以后反响十分热烈。
所以好的倾听能传达尊重和信任,让对方滔滔不绝。
3、复述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分明当时也听得很清楚,两个人都说好的事情,到关键时刻发现两个人理解都不一致,导致事情最后进行得非常不顺利。这就是倾听的第三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需要对倾听的结果有一个确认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复述。为什么一定要复述呢?
在沟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一一沟通漏斗:你心里想的是100%,在众人面前语言表达时,已经漏掉了20%,只剩下80%。而这80%的事情被倾听者接受以后,由于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等关系,只留下了60%。实际上,真正被倾听者消化理解的大概只有40%。等对方遵照领悟的40%具体行动时,已经变成了20%。
比如两个人约定,第二天早上10点在公司门口见面,结果其中一个人10点就到了,另一个人10:30才来。原因是前一天两个人对约定时间理解上有分歧,一个人认为约定的是10点,另一个认为是10:30。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需要进行一个信息的确认环节,叫复述。上面的案例,一个人说完之后,另一个人马上复述“明天早上10点公司门口,不见不散”,与第一个人的话一字不差,就可以及时确认信息正确与否,不至于产生前面不一致的情况。
二、肢体动作比语言更重要。
倾听的范围,包括说出来的话以及没有说出来的部分。在没有说出来的部分中,肢体动作是非常重要的成分。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不只在倾听语言,也在观察行为,。解读肢体动作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越了语言本身。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日常交流沟通时,语言传递的信息只占7%,其他请诸如声调、表情等传递的信息占93%。因此,倾听谈话不能只关注语言,还要关注非语言的其他信息,尤其是肢体动作。这有助于沟通者充分了解对方的想法,。比如两个人说话时,其中一方身体忽然向后仰,就说明他不同意你的观点,你会发现他的回答比较敷衍。身体的距离代表心理的距离,身体离得越远,两个人的心理距离也就越远。
肢体动作如此重要,以至于很多能够解读肢体动作的专家,比如很多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员工退休之后,会成为知名企业的商业顾问。如果公司跟其他组织谈判,他们就会坐在会议室内不发言,只是盯着对方的人,观察他们的肢体动作并加以解读,协助公司作出决策。通常情况下,这些FBI的肢体动作解读高手们仅需参与一天谈判,便能大致判断提出的哪些条款对方可能接受、哪些不会接受,以及对方的底线是什么……
为什么观察肢体动作反而比较可靠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人际交往发展的历史。人们已知的信息交流方式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及肢体动作三种。用肢体动作交流是我们原始祖先最早使用的交流方式,随后出现的表达特定意思的口头语言,最后才出现了记录用的书面语言。这三者出现的时间不同,表达的特点也各有千秋。
1.书面语言
从这三种语言的特征上看,书面语言的出现最晚。它表达方式冷静客观,表达的内容经过人们反复核实确认,最容易掩盖人们的真实情感。
2.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直接,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即时性,故而不会太多修饰,比书面语言更加可信,但仍存在一些务虚的因素,比如一些客套话,明明心里不是这样想,为了表面和睦说一些虚假或吹捧的话,有一个成语叫做“摇唇鼓舌”,意思是用语言进行有意的煽动挑拨,这说明口头语言是有煽动性、有目的性的。
3.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与以上二者不同,它是下意识的,除非经过刻意训练,否则任何人都无法控制和修改自己的肢体语言。因此它是三种语言类型中最真实的。
谈话时,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相辅相成,沟通者全面展示了他们的状态和背后的原因。肢体语言的稳定性为沟通提供了全面的深入了解的新的途径,正所谓“观其行而知其心”,通过对肢体动作的解读,沟通者对对方的真实想法就会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更有利于倾听者倾听,以下是倾听者谈话时需要格外重视的4种肢体动作。
A.目光接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中的千变万化反映的正是对方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与沟通者的目光接触,倾听者了解到许多对方的口头语言中没有传达的信息。
(1) 如果在交谈时,对方始终将视线集中在你身上,这说明他很尊重你,对所谈的问题十分重视。
(2)如果交谈时,对方习惯于不正视你的目光,说明他对现在谈论的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就需要随机应变,将话题引到他感兴趣的方面,以便找到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
B.手势
手势是对方交谈中无意识的一个动作,其中可能潜藏着一些重要信息。你可以结合当时的语境思考手势背后的原因,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
一个人在撒谎时会抚摸自我安慰区,女性的自我安慰区是胸口,男性的自我安慰区是脑后。对方如果说:“昨天来了很重要的客户,我加班到很晚。”与此同时,他将手背在脑后,这说明他很有可能在撒谎。此外,耸肩、摸鼻子、抓痒,快速眨眼,也是非常明显的说谎标志。
C.腿部动作
在交谈中,腿部动作也是反映心理状态的重要标志。如果对方在交谈时腿部放松,说明他此刻的心理比较放松;如果他翘着二郎腿,同时手交叉在胸前,则意味着他非常生气或反对你的观点;如果他一直在抖动自己的双腿,这说明他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这些腿部动作有利于我们掌握沟通的时间和方式,一旦发现对方有所不适,我们就要需要结束谈话或者调整谈话的语气、内容等。
D.空间距离
在沟通时,不同的距离代表了双方不同的关系。比如亲密距离是指两人之间的距离少于45厘米,这一般是亲人、爱人之间的距离;如果两人的空间距离在46厘米至120厘米,大多是熟人和朋友;如果在120厘米至360厘米的范围内,那就是典型的社交距离了,应用于社交场合或者工作场合,;360厘米以上的空间距离一般是用于公众演讲。
如果谈话中,你发现对方与你的距离超过了开始谈话的距离,就说明他其实不同意你的观点,已经逐渐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因为身体距离其实是心理距离的反映。
通过肢体动作,你可以有效的判断出对方谈话时的真实心理,并给出合适的反馈。反之,你也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避免在沟通时范了以下9种常见的错误。
第一、无精打采;
第二、夸张的手势或点头;
第三、谈话是看手表坐立不安或拨弄头发;
第四、交叉双臂或紧握拳头;
第五、语言和面部表情不一致;
第六、避开对方的目光;
第七、过于强烈的眼神接触;
第八、转动眼珠;
第九皱眉或其他不开心的表情。
以上的肢体语言能够传递你的专心程度,对方能够立刻感受得到,很容易将你拒于心门之外。
三、用认同化解对方的失控情绪。
我们在倾听时,经常会碰到对方情绪失控的情况,当对方压力过大或者情绪波动过于明显时,很多人会突然失控的地大叫、大哭。面对这样的情绪爆发,通常的做法是安慰他,结果却总是收效甚微。语言上的安抚经常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一你越是让对方别哭,他往往会哭的越厉害。
更有效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反映情绪”。反映情绪是指在对方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询问让对方意识到自身的情绪状态。
反映情绪是与人沟通最重要的根基,如果我们面对对方的失控,只是重复的说“冷静点”“理智点”,而根本不照顾对方的情绪,那么对方的情绪会越来越坏,最后导致事情谈不了,所以首先要处理问题是情绪,而不是你手上所谓的“正经事”。
比如,你可以问孩子“这件事让你很心烦,对吗?”“这件事让你很难过,对吗?”“这件事让你很伤心,对吗?”等类似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封闭性问题,你只需要让对方回答“是”或者“否”。
对方说“否”,说明他的情绪并非我们描述的那样,需要转换方向继续调整;对方说“是”,她的情绪就会变好一些。我们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事情,也多次使用过这个方法,发现每次都有效果。那就是,只要能够想办法让对方说:“是”,情绪就会缓和下来。这里我们可以参看《非暴力沟通》的一个反映情感的感受列表,帮助大家学会如何表达对方的感受。
现在每个家庭里的小孩子都是掌上明珠、小天使,但是孩子哭闹起来却很让人头疼。父母面对这些“无理取闹”的小不点,很多时候是手足无措的。其实再闹的孩子,都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他承认自己的情绪,让他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只要家长这样做,大多数孩子马上就不闹了。
案例:
有一回,朋友的孩子到我家玩,我的孩子和她的相处的十分愉快。到了晚上9:30,朋友要带孩子回家,那孩子却忽然间开始大哭大闹,说他还没有玩够,无论如何也不肯跟他妈妈回家。
哄了一会朋友见没有什么效果,就生气了,说:“今天就不给你面子了!”说吧,便卷起袖子准备动手打孩子。可那孩子还是执拗得很。
空气中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我赶紧劝服朋友,然后把孩子叫到一边,问他:“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还没有玩够呢?”
孩子回答:“对,我们刚才的游戏还没玩玩呢!”
于是是我又问:“是不是现在妈妈着急让你走,你觉得特别难受?你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孩子道出原委:“对呀,因为我在家里很少能这么开心的玩。”然后他跟我说了很多他的日常生活。
听完孩子说的话,我接着问:“妈妈刚才跟你说话的语气,让你感受不被尊重,对吧?”
孩子点了点头,说:“对,你不知道他在家里是怎么对待我的,她可厉害了!”在我的诱导下,孩子开始跟我说朋友在家如何对待他,在倾诉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在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后,我对他说:“你们今天玩得很开心,你一定也希望有一个开心的结尾,对吗?说好下次我还让你们在一起玩。但是,你们今天玩了一整天,大家都很累了,咱们再玩10分钟,10分钟之后你就跟妈妈回家,好吗?
孩子说:“好。”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关系,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生活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孩子乖巧懂事还好,一旦哭闹起来,家长就会非常抓狂,非常痛苦。在家庭生活中遭遇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不妨使用反映情绪的办法: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顺着他的意思猜测他的情绪,家长说得越准确,孩子情绪平和得就越快,直到孩子说“是”,我们和孩子就会平心静气的完成健康的沟通,不至于因为孩子的情绪而影响自己的情绪,让整个家庭都陷入情绪风暴的漩涡。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家长感觉到非常痛苦,那一定是沟通方式存在问题。正确的沟通方式教育孩子的过程会是非常开心,非常有成就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