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如何抚养看护上,我与婆婆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紧张的婆媳关系让这个家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原以为不足一岁的孩子不懂事,听不懂我们的争吵。周末的一件事,让我深深懂得,孩子也许听不懂大人在讲什么,但孩子对家庭氛围是有感知的。
我们带孩子回姥姥家。许久不见,姥姥、姥爷对孩子又是抱又是亲,激动地跟孩子说话,孩子也是咯咯直笑。孩子自己靠着沙发坐,会咧着嘴满含笑意地四处张望。也能躺着自己玩儿半天,不时还会愉快地大叫。尤其是晚上睡得特别沉,特别香甜。相比,在我家,争吵过后就是冷战,家里的空气就像要冻结一般。而我也气得常常胸闷,戴着口罩都喘不过来气。孩子也显得格外焦躁,会无故哭闹,晚上睡不踏实,老是哼哼。
如果不冷静下来去想想,无论如何不愿承认。表面上,我跟婆婆据理力争,是要用我认为更合适的方法看护孩子。实际上,随着争吵的深入与频繁,逐渐发展成“是婆婆听媳妇,还是媳妇听婆婆”的权力之争。“为了孩子”不过成了挡箭牌,一个让双方互不让步的借口,一个发泄彼此不满的由头。
“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我想着如何给孩子早教,想着改善孩子的居住环境,想着请更专业的陪伴,想着为了孩子跟婆婆角斗,可我使错了劲儿,忘记一点:有爱才是家。一家人幸福地在一起,是对孩子最好的早教,最好的居住环境,最长情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