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不想忍、不敢怼,“熊亲戚”逗娃怎么破?

不想忍、不敢怼,“熊亲戚”逗娃怎么破?

作者: 熊妈侯蕾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18:34 被阅读11次

晴晴家二宝出生,亲戚朋友们都来探望。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好多亲戚都喜欢专门逗大宝:“妈妈有小弟弟了,不喜欢你了,你跟我走吧!”

“熊亲戚”必备伎俩

看到大宝从一开始生气不信到最后惊慌哭泣,他们就会哈哈大笑,觉得很有意思。

对此晴晴心里很不舒服,但又抹不开面子直接跟熊亲戚们翻脸,憋在心里内伤不已。

我问她,为啥不能直说呢?她很惊讶的看着我:直说?都是亲戚,这种话说出来彼此多尴尬啊。

尴尬?故意戏弄孩子,看着孩子惊慌大哭的人不觉得尴尬,咱当妈的说一句实话就尴尬了?

晴晴也知道,这种时候,自己的面子远没有孩子的安全感来的重要,可是一想到要当面拒绝熊亲戚的戏弄,她依然觉得“做不到”。

其实这不是晴晴一个人的问题:即使内心坚定地认为对方这么做不对,即使内心已经沸腾喧闹久久无法平静,即使对方的做法已经给自己造成了伤害……他们还是做不到直言不讳的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通常他们说服自己的理由是“这样做太没礼貌了”,“我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顾及对方的颜面”,“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总得给对方留几分余地”……

可以你想过吗?这种自以为的“善解人意”其实是一种病!得治!

虽然我经常欺骗自己说我是出于利他心,但进一步观察后并非如此,而是碍于内心的一种必要性:我无法承受紧张的气氛,所以才尽力消除不和谐的东西,从早到晚,无论在家还是在办公室,无论是朋友、父母还是同事之间。走开,走开,到最后只留下和谐。这是一种强迫症,不同的是,我不是强迫自己洗手,而是强迫自己保留和谐的人际氛围。

这段文字来自德国作者弗兰齐丝卡·赛帕特的作品《焦虑又怎样》。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真实又生动的描述了自己多年与焦虑症共生的状态。而它之所以得到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终于有人敢直言不讳的谈论焦虑了”。

《焦虑又怎样》

真不是吓唬你,做不到“直接表达内心的不满”的确是一种病,它是强迫症的一种。只是和焦虑症一样,它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重视,人们给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刻意逃避面对。

也许你会说,我只不过是没有当面怒怼熊亲戚而已,最多算是“勇气不足”,怎么就跟强迫症扯上关系了?

其实,遇到这种“恶趣味逗娃”的情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家长安之若素,有些家长会随口反驳,有些家长还会在一边跟着乐呢——当面怒怼不见得就是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关键要看你的行动和内心想法是否一致。

想想看,看到孩子被熊亲戚“逗”得手足无措时,你是啥感觉?

A:没啥啊,有些人就是这么表达亲昵友好的。
B:讨厌死了!这人怎么说话的?开玩笑也不能这样玩啊!

如果你心里想的是A,当然就能老神在在的看热闹——这没问题;
如果你心里想的是B,所以直接制止了对方的下一步行动——这也很好;
最怕的就是……心里想着B,嘴上却什么都没说,娃哭的时候还会替对方开脱一句“人家喜欢你才逗你玩呢,别这么小气!”

发现了吗?所谓“强迫”,是指“我不愿意,但却这么做了”,也就是说,内心的想法和表现出的行为是相互矛盾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说到这儿,你可能还想争辩一把:心口不一就是强迫症?这也太武断了吧?谁还没个“不好意思”的时候啊。

可我得说,真正的问题或许还不在于“这是不是强迫症”,而是……大多数人压根就不愿意面对“这是强迫症”的可能性!

不承认“我有问题”,当然也就没有调整和更改的必要,晴晴们就只能一边困在“不能直说”的思维定式中,一边在内心倍受煎熬;而要直面“我生病了”、“我有强迫症”,虽然听起来很难堪,却自然要去寻找治病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点燃了“恢复健康”的希望。

好消息是,强迫症虽然听起来吓人,治疗起来却不像我们想的那么艰难。

对于晴晴来说,之所以觉得“不能直说”,可能是因为她心中默认了“直说就是当面怒怼”。想象一下:亲戚来你家做客,做主人的本该笑脸相迎好好招待,却因为人家跟孩子开的一个玩笑甩了脸子、闹得不愉快,以后还怎么相处呢?这种画面光是想想就够让人尴尬的了。

可是,“直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并不见得非得那么极端。

现在我对自己说,如果负担过重,就直接喊停。有朋友邀约,我会说:“我们能在你家见面吗?我觉得今天不舒服。”聊到了我不喜欢的话题,我会说:“我们可以聊点别的吗?我对这个话题比较敏感。

这并不意味着我要放弃社交或者表现得粗鲁无礼,我只是更加注重个人的界限。

看到了吗?当和对方意见不同时,我们要做的是“直接喊停”,这并不等于“撕破脸”。也许是像作者那样问一句“我们可以聊点别的吗?”或者干脆说“请别这样做”都行。你要做的只是表面自己的态度和界限,这个过程同样可以是礼貌的、温和的。

大多数时候,“熊亲戚”在这么逗孩子的时候真的没有恶意,只是他们不太在意孩子的情绪、没有尊重孩子的习惯;如果我们直接提醒,他们能够意识到这么做有所不妥的——至少能清晰的听懂你对他的做法并不认可,顺水推舟换个话题也是人家的善解人意。

二宝刚出生,晴晴和大宝未来还有很多机会遇到类似“妈妈不喜欢你了”的“熊亲戚玩笑”。不过她已经不必再害怕了,解决她的纠结的,是一句很简单的话——没有惊慌失措的情绪起伏,也不会让对方感到被冒犯的不适,甚至还带着一点亲切和温柔:

亲爱的,我们家不这么逗孩子的(微笑,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跟对方有轻柔的肢体接触)。

当然了,要是你遇到的是个别依然不开眼、“顶风作案”的……这种“真熊”的亲戚,撕破脸或许也是件好事呢。

相关文章

  • 【万有幸福墙】亲戚-2022.2.10

    主题:亲戚。你的奇葩亲戚 不想忍、不敢怼,“熊亲戚”逗娃怎么破? 晴晴家二宝出生,亲戚朋友们都来探望。这本来是件好...

  • 不想忍、不敢怼,“熊亲戚”逗娃怎么破?

    晴晴家二宝出生,亲戚朋友们都来探望。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好多亲戚都喜欢专门逗大宝:“妈妈有小弟弟了,不喜欢你了,你跟...

  • 春节遇上“熊亲戚”,家长要警惕

    自家的娃娃被逗了,怎么办? 这时候就需要巧妙拒绝、勇敢说NO的技能来帮忙啦!这几招巧妙拒绝“熊亲戚”逗娃的方法,希...

  • 逗逼.熊娃

    文/热带Fish 1 他越来越成熟了,笑容神态手势,越来越像一个小大人。 他的微表情...

  • 简年7:面对熊亲戚,我不是不敢怼回去,而是……

    今天终于结束了猴年的工作,同办公室的小梁一边关电脑,一边拉出桌下的行李箱,离开这里她就要直奔机场去日本跨年旅行了。...

  • 春晓日常

    穗城缤纷没, 行人各匆忙。 催娃赶学早, 不敢逗春光。

  • 和亲戚的关系要维护好,不宜怼

    过年时经常有段子教人怎么怼亲戚,感觉亲戚吃饱没事专管闲事很讨厌,所以怼他们不留情。现实是很少人真这么做的。 亲戚让...

  • 2017.6.14

    最近可能受复习的影响,居然又在梦里怼人 我明明是一个善良的女纸,怎么就怼天怼地怼亲戚地在梦里

  • 关于被怼或怼人

    关于被怼,我觉得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叔可忍,婶不可忍!" 被怼了,我觉得不怼回去特憋屈。...

  • 怼人总是不对的 相当于断了自己的一条路 还是忍一忍,忍一下自己又不会怎么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想忍、不敢怼,“熊亲戚”逗娃怎么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lr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