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定下来买房子的事情之后,身边的亲戚朋友也是为我操碎了心,有的说,现在不是买房子的好时候,别人都在卖房子,你怎么买呢?有的说,你这不声不响的,突然就签了协议,花那么多钱要去买房,太突然了,你可得好好考虑考虑啊。
.......
亲友们都是好意,但说实在的,我这买房绝非临时起意,更不是睡一觉醒来,大脑哪根弦搭错了非得去买房。
其实,这些年来,我个人及家庭发展过程中,在关键时刻,我是有一套自己的决策系统的,并且是在不断完善的。今天,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下,一是让大家有个借鉴,二是既然把自己的秘密公开了,以后就会更加注意完善并合理使用自己的决策系统。当然,这里只是介绍个大概,涉及过多个人隐私的东西,笔者还是不会说的。
首先来讲讲我买房的这个决策过程吧。
2017年10月,儿子降生后,我就把买一套三室以上的房子这件事纳入了自己奋斗目标,因为自己只有一套两室的房子,现在有了一儿一女,并且家中老人还要给自己带孩子,需要和自己一起居住,所以三室以上的房子对我来讲是刚需。
所以,买房是必须的,剩下的就是什么时候买?在哪儿买?这两个问题了。于是,我把之前自己在人生转折关键时刻做决策的一些模型进行了优化组合,形成了一个简单易用的购房决策模型。
模型主要分两个模块:确定买房时间模块、确定买哪套房子模块。每个模块中主要包括三个因子:影响要素、权重、分值。
影响要素,即,影响购房时间、地点的一些因素。
权重,即,每一个因素在全部因素中所占的比重(用0-1之间的数字表示)。
分值,即,每一个因素的具体得分(分值1-10)。
以上三个因子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出每一个影响要素的得分。
每一个影响因素得分=权重*分值。
综合得分=每一个影响因素得分之和。
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呢?
在“确定买房时间”模块中,主要有以下6项影响因素:
女儿年龄:女儿到了一定年龄就得和父母分房睡,故年龄越大分值越大,也就是说对房屋的需求越迫切。
儿子年龄:和“女儿年龄”具有类似解释。
家庭存款:没有钱何谈买房,故家庭存款也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家庭年收入:购房后还得还贷款,还得保证基本生活、保证子女教育。
经济形势判断:为了在房价低谷期入手,这点不得不考虑啊,虽然判断不一定准。
个人发展判断:个人事业处于发展期,买房对个人发展的影响随着时间而变化。
在“决定买哪套房子”模块中,主要有以下11项影响因素:
小区所处地段
小区自然环境
小区人文环境
小区周边配套
小区物业情况
房屋价格
房屋面积
房屋楼层
房屋户型
房屋房龄
爱人意见
母亲意见
岳父母意见
进屋直觉感受
对于这些因素,笔者就不再一一解释了,可能有人会对最后一项“进屋直觉感受”感到好奇,这里单独解释下,我是打算买二手房,不计划买期房,原因不过多解释,所以看房时我还是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觉感觉,如果一进屋感觉很舒服,说明这套房屋的气场和自己相吻合,住着也舒服,故把“进屋直觉感受”作为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具体使用方法:
一是每月填写一次“确定买房时间”模型,看综合得分,如果得分上了90,则慎重考虑,慎重研判,是否要下手了。
二是如果上述研判是肯定的,即,可以下手了,那么开始积极看房,每看一套房子,就用“决定买哪套房子”进行评分,如果出现90分以上的高分,则考虑是否下定决心拿下。
具体实施过程就是这么简单。今年1月份时候,第一个模型上了90分,但是第二个模型得分一直较低,也就是说感觉买房时机可以,但是没有遇到好的房子,今年7月份,第一个模型上了95分,于是开始积极看房,周末加晚上看了十几套,终于有一套得分超过了95分,于是果断出手。
这就是我买房的决策模型,决策的细节因人而异,不宜多说。
总体而言,我感觉这套模型还是很不错的,把感性转化理性,把情感认知转化为数字认知,这样的决策应该比自己临时起意、拍脑袋决策更科学吧。
不仅在这件事上,从大学时代用SWOT做自我分析,到毕业后的几个关键转折点用一些简单的模型帮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道路,这些年来,决策模型为我的工作生活赋能很多。
并且,近些年来,在股票投资上,我也在逐渐摸索建立自己的投资决策模型,目前在实践中一点点改进,感觉还很不完善,就不再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