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
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我们所有的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种假设,学习知识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去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那如何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成甲在《好好学习》一书中提出了三种方式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一是以教为学,就是通过教授别人某个知识的过程,提升自身对该知识的掌握度;二是刻意练习,这种练习不是低水平的重复练习,而是刻意训练自己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换句话说,也是通过悬挂假设、反思、矫正假设而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三是反思,通过对自己过往生活经历的反思,逐渐修正我们假设的过程。鉴于反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且它又对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仅介绍反思这个方法,大家若对前两种方法有兴趣的可以去看该书原文。
反思
我们要通过对自己每天的生活进行回顾、反思,复盘每一天的决策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来更替自己认知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假设。如果不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就相当于我们一直拿过去的假设来过今天的日子,却在期待未来全新的不同,这不但不可能,更会让我们的幸福感在一日又一日的重复中消逝。
反思并不是总结,两者的侧重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反思的作用:
1、发现知识误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总是在相似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动,这种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照搬以前的结论,在书中被称作“跳跃性假设”。这种现象的存在容易让我们一再重复过去的错误。对自己每天的生活进行反思,放慢思考,复盘我们的决策过程,让自己尝试解释自己决策的原因、决策的过程,我们就更容易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而在某一阶段,对自己工作生活影响重大的跳跃性假设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但它们反复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影响着我们的决策,一旦我们发现和改进这种假设,便能进一步改善生活中很多问题的处理方法。
2、反思可以督促我们复习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在已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促进新知识的产生。
通过反思不断咀嚼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重新唤起那些雷同的、以往植入我们认知系统内的知识块,并且也会通过联想思考,在原有基础上促进新知识的产生。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遇到问题时还要学会问自己:我过去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是否有其他人犯过类似的错或者有做得更好的吗?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件事情上吗?先纵向与自己对比,再横向与他人对比,之后再联系抽象理论对原有自己分散的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产生新的知识。
如何进行反思?
1、从小事突破、深入反思、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不要盲目追求对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的反思,生活并非日日发生重大事件,有了重大事件固然要反思,但是生活更多的是一件件的细小琐碎的事情,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能对每一个心态的调整、沟通的技能等细节都改进到完美的程度,就能从根本上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此外,要注意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把思考过程结合当时发生的事情及身体反应都记录下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整理成一个生活案例,同时尝试从这些生活案例中进行抽象升华,提出一个个更广泛的应用假设。如此这般我们在回顾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启发也会真正对未来改善起作用。
2、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我们要通过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逐一对每日生活进行记录、思考,进而修正自己的假设。记录的时候,要学会如实记录,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去解释“为什么”。我们通常对发生的事情仅靠大脑记忆,而不如实记录,我们以为我们记住的是事情的全貌,但其实是自己的选择性记忆。心理学上有个概念是“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很多人会扭曲自己的记忆,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在这种失真的事实上的反思,其有效性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在反思日记里,先如实记录相关事实,然后在这基础上,按照适合自己的反思流程进行思考。对于反思日记的可以采用分类思考的方式,即把一天遇到的事情进行归类,然后依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思考,这样可以从流水账的形式进化到有不同板块总结的日记,挖掘出很多以往难以注意的环节。
持续反思的行为可以提升你的思考水平,给你带来隐形竞争力,当你和其他人花同样的时间、经历同样的事情时,你的收获与成长将远胜于他人。希望你能培养反思的习惯,拾掇起过往经历中的宝贵经验,并将其串成一条项链,把它时刻挂在脖颈间,它的光芒,可以为你照亮前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