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在中国也算有一定人气,然而《敦刻尔克》这部电影译名似乎出了差错,或许在西方世界用敦刻尔克这个带有悲壮色彩又充满希望的名字非常合适,而在中国,它的名字改成《滑铁卢》似乎更合适些。
9月1日我去观影的时候全场观众很少,开场前几分钟也就我一个人在那里。当我满心窃喜以为包场成功的时候,一对男女来到让我瞬间觉得尴尬了。毕竟不大的开销就足以营造一个浪漫而昏暗的午夜,观影倒在其次了。当他们发现还有我在场时,估计内心也相当郁闷。那时候内心的台词估计是这样:“还真有傻X来看这电影啊,坏了老子的好事”。
这大概就是《敦刻尔克》在中国的处境。
言归正传,对于二战题材的战争片,由于前辈高人已经将其发挥到了很高的水平,因而没有一定功底的导演想尝试这些题材非常困难,更何况是二战中不尴不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你说该如何表现呢?如果将德军表现得太过凶猛实在是不够“政治正确”,如果将英法联军表现得太过窝囊又容易激起观众的反感从而引发不适,正如影片最后回国之后的英军士兵担心普通民众会怒怼之。可事实就是当时德军就是这么生猛,英法联军就是这么窝囊。好在西方观众没有东方某大国观众的强烈代入感与荣耀感,片中英国民众箪食壶酒迎接败军的场面足够回应我们的担心。
恐怕要令“我们”失望了。
这部影片没有描绘大场面战斗,《拯救大兵瑞恩》还用大篇幅精彩的战斗场面刺激观众的感官神经,《敦刻尔克》却只有零星的军舰、零星的飞机(三架)和不计其数的民船来充场面,实在太“对不起”观众了,观众花钱看电影不就图个热闹,你连个炮仗都不放你好意思和观众交代吗?
没有德军,连敌军的面都没照上,只见呼啸的子弹在银屏上飞舞,可是敌人在哪?敦刻尔克,只是一片海滩,一群对着英吉利海峡望穿秋水的英军士兵,以及想借壳生蛋,逃亡英国的法军士兵。
就连主持工作的丘吉尔、希特勒、戈林都没有出现,实在是太不给领导面子了,难道过世的领导就不是领导了吗?虽然元首们已经遗臭万年,可是丘吉尔们又怎能默默地连个背景都蹭不上呢?难道诺兰导演收到了东方某大国的警告,那么宣扬“铁幕”首相不得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屏幕上?
影片始终围绕着压抑、恐慌、悲悯、逃匿、自私、内斗、凶杀以及死亡展开,人性之恶在绝境中被无限释放。该如何安放死在敦刻尔克将士的魂灵,如何安抚逃离敦刻尔克将士的心灵,无疑给出了漂亮的答案。
我看完电影就有一种感觉,这似乎不是战争片,而是一部密室逃亡电影。片中太多在狭小空间里的场景与大海蓝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机舱里、船舱里、码头上、海滩上……电影无时无刻不在表现一种局促感与压迫感。正是这种感觉将海滩上的战士们置于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可是即便在这种状态下,人性之光依旧闪耀着善良的一面,这就是英国精神。我们可能可以理解英国人“Lady first”的绅士精神,可是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乐于分享的精神我们极难体会。毕竟我们拥有一个几千年来奉行孙子兵法,无限契合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国家精神。在这种精神指导下,虽然总是强调国家集体利益,但是在危机面前,个人的德性永远置于海平面之下,能踩着战友的尸体逃出战场绝对是一种高于国家层面的荣耀。我们常常会在中国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里见到这样一个人,他是一支军队少数的幸存者,也就是俗话说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好汉,言外之意,他这都能活下来,你能和他拼命吗?显然,此言一出就是赤裸裸的言语威胁。
可是敦刻尔克海滩上的英军士兵并没有如此。他们依旧秩序井然地排着队,按着先后顺序回国。要知道,当时海滩上的士兵并不知道德国坦克已经停止了攻击,他们仍然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中。能在如此情景保持镇定和克制,显然这不仅仅是绅士精神能够解释的。
一个民族精神的养成需要一种超验层面的东西才能够支撑,很不幸,这种东西我国一直都不具备。就像在我国不会饶恕一个失手打死自己亲朋的人,哪怕这个人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影片中却有如此点睛之笔。道森先生带着自己儿子和儿子的小伙伴来到救了一个幸存者,可是这个人被战争折磨得失去了理智,他不仅不感谢道森先生的救命之恩,还错手打死了一个年轻的英国小伙。我对于影片中人物保持克制的理性感到不可思议,也惭愧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无法冷静处理。英国,这是一个让我们这个“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的民族足够感到羞愧的国家。
对不起,如果你是一个热衷于宏大叙事,喜欢看到打了鸡血的斗士展示肌肉,喜欢看到不知所谓的男人们拿着武器互斗,更喜欢看到敌人倒在血泊中的快感,那么这部电影真不适合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