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一旦过了立秋,不管白天的太阳还是多么的猛烈,也挡不住秋天要来的步伐了。这意味着一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一多半,也意味着这一年中很多事情能不能办成,或者方向是不是正确,都快有结果,或者已经有结果了。
在古人看来,秋天属金,主杀,色白。“立秋十八天,寸草结实”,所以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小时候写作文,第一句话往往是“金秋十月,是沉甸甸的收获季节”。或者描写地里农民伯伯忙着秋收,一车一车往家里拉玉米和稻子的情节。
现在看来那时候真的是幼稚好笑。
秋天到来,气温一日连着一日地降下去的时候,天高气清,叶黄花落;北雁南翔,万物萧瑟。很多人在秋天的氛围中往往会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莫名的伤感。现代的医学已经证明,古时的文人伤春悲秋的诗词,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外界环境的变更作用于人的生理,生理上的变化导致精神上的波动。
过去的十几年,除了其中的两个秋天外,其余都不很爽。我几乎都已经习惯了。现在,忽然又发现自己的人生也已经渐渐进入到了秋天的光景,虽然每日面对的仍然是垂髫黄发和红颜海棠,仍然难掩心里的秋天的寂寥。
大部分人,如果这一生不是平庸的,而是有所作为的,除了那些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以外,无外乎有两类人。一个是少年得志,一个是大器晚成。前者得志过早,锋芒外露,往往会过早地精华泄尽而后劲不足;后者因为前半生不得施展,甚至颠沛流离,漂泊无定,历经世态炎凉。忽然一日时来运转,苦尽甘来,往往会做出不俗的事来。
不用说古代那些名人。就我这几十年间见到的很多身边的人,少年得志的很多是昙花一现,反而是那些人到中年,前半生碌碌无为的,后半生却貌似活得非常灿烂。
其实这也很正常。老天爷是公平的。不会让一个人将所有的好处都占尽。更不会让一个人一生都是好运气!我们这一生的福禄,一般来说是一个定数,好比碗里固定的肉和菜。前面胡吃海喝,后面自然就会挨饿受冻,前面如果省吃俭用,后面自然就不会捉襟见肘。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体的比方。实际上人的福报的变化是很复杂的,远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能说明白的。
不管怎么说,人生到了秋天,决不能一味悲秋消沉。前半生的积累和积淀,都是在为后半生的爆发做的准备。有句话说“宁欺白头翁,不欺少年穷”。我却觉得,少年穷固然不可欺,但白头翁同样不可欺。谁也不知道谁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谁规定的咸鱼翻身、东山再起一定是年轻人的专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