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罗素在写给情人的信里提到维特根斯坦时说:“他是雪崩,相比之下,我只是个雪球。”而迎接维特根斯坦回到剑桥的凯恩斯,写信给妻子说:“唔,上帝到了,我在5点15分的火车上接到了他。”
一开始,他并不是天才。他的哥哥们才是。他始终记得童年时的一幕:某个半夜,他被钢琴声吵醒,顺着琴声下楼,看见哥哥汉斯在近乎疯狂地弹奏钢琴,大汗淋漓,浑然忘我,如被附体。
他被这一幕惊呆了。他知道这就是天才。这就是天才应该有的模样。而不是像他那样,毫无特别之处,温和,顺从。为了赢得父母对像他这样的平凡孩子的爱,他小小年纪就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取悦于人。而更为痛苦的是,他必须努力与自己内心的一个声音斗争:我在这个世界是多余的。我是个没用的人。因为我不是天才。
要么作为一个天才活着,要么趁早自我了结。自杀的念头从他很小时就跟随着他,几乎折磨了他整整一生。
然而,在这个诞生了一整窝天才的大家庭里,谁也没想到最终的结局竟然是:他的天才哥哥们都相继自杀,而他,这个八个孩子中的最平庸者,却成了20世纪甚至整个哲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不世出的天才。
第一个确认他天才的人,是罗素。罗素收他为爱徒,给了他无尽的赞美和支持,让他得以暂时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他的姐姐不久之后去剑桥,无比震惊地听到罗素说:“哲学的下一步将由你弟弟迈出。”不久之后,他就让罗素一度想自杀。因为他对罗素新论文的否定让罗素无比绝望,充满挫败感。不知不觉间,两人已变换了位置,他成了罗素的导师。
第二个确认他天才的人,是20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天才——凯恩斯。和罗素一样,凯恩斯也是罕见的同时拥有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不像这个年轻人,情商和智商严重不对等。凯恩斯在辨认出他的天才之后,并未与其深交,但终其一生竭尽全力给予他各种帮助(这正是凯恩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一战后他重回剑桥时,凯恩斯甚至亲自去火车站接他。
中年时,他就已经完全超越了他的老师罗素,也超越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哲学家。晚年时,他更是成为神一般的存在:虽然没有几个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但其所到之处,年轻的学生们如痴如醉,仿佛他是苏格拉底再世。
他确实几乎可以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相比肩,赵汀阳先生说,“因为他显示出那些古代大师般深不可测的创造性。”
他没有作为天才出生,但是作为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而死去。所以,临终之际,他终于可以说:Tell them I’ve had a wonderful life.
他就是维特根斯坦。
《天才之于责任——维特根斯坦传》具备一部杰出传记所需的全部特质:它既是一部细致动人的个人成长史,一部丰富壮阔的时代史,也是一部精彩的名人八卦集。原来维特根斯坦和希特勒曾是校友,而且两人当时的成绩都非常糟糕;原来维特根斯坦和罗素起先互相崇拜,最终又交恶;原来维特根斯坦跟凯恩斯一样更爱男人……20世纪这些杰出头脑之间的交往,留下段子无数,妙语如珠。
在这本传记之前,关于维特根斯坦,我只知道那句无人不晓的名言——凡不可言说的必保持沉默;以及那两个最著名的段子(见旁注)。他的名字对我这个哲学门外汉而言,只是个玄乎又空洞的存在。《维特根斯坦传》则成功地将这个玄乎的神话还原成一个丰满的故事:一个天才如何度过了焦虑而备受折磨的一生。
书中最打动我的部分,是维特根斯坦在偏僻的乡村小学教书,以及二战期间在医院当义工的经历。虽然那些岁月对维特根斯坦来说实在很失败,但它让我们看到,一颗真正杰出的头脑和伟大的心灵是如何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如何与那些平凡心智相碰撞的。
在维特根斯坦的心目中,只有莫扎特和贝多芬才是真正的“上帝之子”。但在20世纪的天才们眼中,他一人高高在上。罗素在写给情人的信里提到维特根斯坦时说:“他是雪崩,相比之下,我只是个雪球。”而迎接维特根斯坦回到剑桥的凯恩斯,写信给妻子说:“唔,上帝到了,我在5点15分的火车上接到了他。”
对比其人生的起点和终点,维特根斯坦的故事至少安慰我:在生与死之间,人类所有的姿态并非都是徒劳。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
·罗素在剑桥的办公室有一天闯来一位年轻的陌生人,他焦躁不安,痛苦不堪,身处自杀边缘。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当一个飞行员还是一个哲学家,想让罗素给他意见。罗素说,你去就你感兴趣的随便什么哲学问题写篇东西给我看看吧,然后我就告诉你我的意见。年轻人几天后拿来文章给罗素看。罗素只看了第一句,就知道这家伙是个天才,于是告诉他:你必须做个哲学家。
·他没有学位,没有像样的论文,又没有钱,需要奖学金。于是,剑桥决定给他一个博士学位,从而让他获得研究经费。剑桥派罗素和摩尔做他博士答辩的主考官。答辩开始,维特根斯坦就主考官的问题滔滔不绝一阵子之后,站起身来拍拍主考官的肩膀,安慰他俩说:就这样吧,反正你们也听不懂。然后扬长而去。摩尔在随后写给校委的报告里说:毫无疑问他是个天才……
来源:经济观察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