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意思是:危险的地方不去,混乱的地方不住。天下有道的地方,就去实现自己的才能。不讲道行的地方,就应该隐居而不出。
孔子的建议是让人认清局势,在乱世要采取全身而退的方略。面对危机,混乱情况,也要做到该退则退,该忍则忍。
2.衡量一个专家水平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看他们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还是故作高深,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人必须掌握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只有这样,人的眼界才可以开阔,才能更好地和别人合作,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毕竟今天早已不是一个人关起门来搞定所有事情的时代了。
4.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
5.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见识的高低则取决于我们的环境。人最终能走的多远,取决于他们的见识。我们常讲“名师出高徒”“要与比自己好的人为伍”,实际上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见识。
6.“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也,束于教也。”
意思是: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道理的问题,是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教养的束缚。
本句话出自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庄子·秋水篇》,是河伯和海若的一段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