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一张中国大佬们在乌镇聚餐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16位中国互联网届最成功的大佬富豪们,清一色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其中,包括刘强东在内,还有好几位是当年的高考状元。
看到这张照片,有人调侃:自己挤不到这张餐桌不单只是钱不够,而是少了一张名校毕业证书。
2016年,《国际金融报》的记者对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做了分析调查,最后发现,高管们84%拥有高学历,一半毕业于985学校。薪酬前10位的董事长,其中有8位都毕业于重点本科院校。
所以可以这么说,名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选对了学校,就是在人生这个真实残酷的战场上,选对了你的战友,有了他们的神助攻,就不用担心被人拖后腿,奋斗之路才能走得更轻松。
这样我们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妈妈们,鸡血着、焦虑着、拼着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名校,而不惜花时间,花精力,拼财力。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全世界都一样。好学校聚集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聚集了一批最优秀的同类人。
国庆假期里,跟着好友与沪上某著名神仙学校的几位老师吃饭聊天。好友与这几位是校友,约着叙旧。而我呢,完全是来蹭饭的。
出于仰慕和好奇,我问了个问题:什么样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这所知名的中学?
老师笃悠悠地说到:以前呢,市区优秀少先队员、市区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能力强,有各种含金量高的证书...有了这些呢,才有资格参加我们学校的面谈!而后根据孩子面谈成绩的排名来录取!但是现在呢,很多杯赛都取消了,所以目前的情况还不太明确。但要求肯定是不会降低的,毕竟我们是名校嘛!
听完老师的话,我彻底放下心来!
反正小豆同学啥都没有,我也就不用费心费力费人民币了!
我一边打哈哈,一边不死心又问:你们学校是神仙级别的,没几把刷子是不敢随便奢想的。那其他名校的要求是不是会降低些?
好友是语文老师,她看了我一眼说:其实现在所有的名校,要求都差不多。就拿语文来说吧:
1. 文化素养方面的积累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以及成语的运用。
2. 阅读分析能力 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拿到一篇新的文章,看一眼就能做到流畅的朗读。能读懂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情感,领会归纳文章的中心,理解字、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3. 写作怎么在同一件事情里发掘更深的主题。强调个人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文章表达有自己的观点,思想的深度,是老师更看好的。同时最好还能注意语文文法的运用。
听完这些,我脸色煞白,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暗暗庆幸自己已经小学毕业了!
那数学呢?
1. 知识要全面,要摆脱单纯的解题思路 了解更多的数学常识 、系统知识及生活常识。
2. 准确的计算能力是成功的关键。
3. 能读懂符号的意义 数学本来就是符号的科学,例如:a*b=a+b 这里的* 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4. 必须有很强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 逻辑不能前后矛盾,不能因果不清,以偏带全。
本不鸡血的我,开始担心小豆同学是否能顺利的小学毕业!
我偷瞄了一眼英语老师,她朝我微微一笑说:现在家长对英语都抓得挺紧的。所以大家的水准都挺高的。有些小学生在毕业前已经完成新概念4册的学习了!
英语么,最最重要的是:
1. 听说读写的能力 英语语言的素质和运用能力要熟练准确。
2. 文化素养 不仅语言要光鲜,更要有宽广的学识,能知晓科学,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
3. 有独立思想,对一个事物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 现在各名校对英语的考察范围已经离开了生活场景中英语的运用,涉及的面更广。如果孩子只是死读书的话,仅仅把思维局限在词、句中,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没有内容的思辨,是不可能引起名校注意的。
这顿饭吃得我极度不消化。
不得不说,现在名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归纳总结下:以下3种能力是名校最为看重的:
1. 更宽广的背景知识,扎实的学科知识,跨领域的知识。
2. 不人云亦云,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
3. 语言能力强,敢于表达。
纵观当今世界,无论是乔布斯,还是马斯克,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拥有这几种能力的人。
这些是名校看好的个人素质,也是名校在不断培养的核心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这些能力,那恭喜你!即使你的孩子没有进入名校,你也不用担心他的未来。
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这些竞争力,那也不用焦虑,家长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训练。
至于如何培养和训练?我们下次再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