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心理
对话认知心理:儿童为什么喜欢玩“乐高”积木?

对话认知心理:儿童为什么喜欢玩“乐高”积木?

作者: 老李的理性批判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06:48 被阅读0次

    孩童喜欢玩乐高积木等游戏也可以看作是“泛灵论”的一种表现。当孩童玩乐高积木时,他们可能会赋予积木模型一定的意向和意义,将其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志的存在。

    问:5月4日青年节,我们聊到了青年人应具备“思辨、宽容、自律”的品质。自那以后,我们就聚焦在“思辨”这方面,聊了聊历史上一些伟大思想家的“思辨法”和一些著名的“思辨”命题;聊了聊形式逻辑上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以及论证和反驳的方法;聊了一些思维误区,以及应对这些思维误区的一些方法。

    现在我们正聊一些与人的认知有关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效应。我们已经聊了在记忆信息抽取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与目标词在同一范畴或类别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搜索的“范畴效应”;聊了“莫扎特效应”,懂得欣赏古典音乐,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智力水平;聊了“空白效应”,我们要给大脑留一片思考的空间,以便可以生成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更加系统化的内容;我们聊了“霍布森选择效应”,我们应该要以一种多元的视角.一种开放的心态、一种探索实践的行动,来力图避免会扼杀思考力和创造力的没有选择的选择的“霍布森选择效应”;聊了“暗示效应”,父母要学会和采用一些比较“艺术”的“暗示”方式去引导孩子。

    今天,我们聊一聊儿童的“泛灵论”现象: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过程中发现,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些阶段存在着“泛灵论”的特征。儿童把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另外,我认为儿童将其它生物也看作是与人一样的,这也是“泛灵论”的特征之一。对儿童的“泛灵论”,你怎么看?

    答:儿童的"泛灵论"这种现象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是比较常见的,它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方式。

    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观点:

    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儿童在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为直观的思维方式。他们可能将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和意向,将其它生物看作是人一样。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和解释周围的世界。

    视角转换的困难:儿童在早期的认知发展阶段,尚未掌握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他们常常从自己的视角出发,难以理解和接受物体没有生命的概念以及其它生物与人不同。因此,他们会倾向于赋予无生命物体或其它生物以人类的属性。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儿童的认知和理解方式也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一些文化背景中,人们可能更多地使用拟人化的方式来描述和理解事物。这种文化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儿童的认知发展,使他们倾向于将无生命物体看作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或者其它生物是与人一样的。

    总的来说,儿童的"泛灵论"现象是他们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它反映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儿童会逐渐发展出更为成熟和准确的认知能力,对于物体以及其它生物的的生命属性有更准确的理解。在教育和引导儿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和经验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问:儿童喜欢看动物的动画片和观察小动物,是这种“泛灵论”的显著表征?

    答:是的,儿童喜欢看动物的动画片和观察小动物可以被视为“泛灵论”的显著表征之一。这种行为反映了儿童对动物的生命属性和行为的感兴趣,并可能将动物赋予了更多的生命和意向。儿童对动物的关注和喜爱是由于他们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知方式,他们可能将动物视为与自己有共同的感受和意识的存在。

    这种对动物的兴趣和赋予生命属性的倾向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是正常和常见的。它反映了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注。通过观察和与动物互动,儿童可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经验,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积极引导儿童的这种兴趣,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与动物接触和了解,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这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同理心和环保意识,以及促进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家长也可以适时给予儿童一些科普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

    问:孩童喜欢玩“乐高”积木等游戏,也可以说是赋予了这些玩具一定的意向和意义,也可以说是“泛灵论”的一种表现?

    答:是的,孩童喜欢玩乐高积木等游戏也可以看作是“泛灵论”的一种表现。当孩童玩乐高积木时,他们可能会赋予积木模型一定的意向和意义,将其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志的存在。

    这种行为反映了孩童对积木模型的投入和情感参与,他们可能会赋予积木模型以角色、个性和故事情节。通过操纵和组装积木,孩童可以自由创造、表达想象力,并与模型进行互动和故事化的玩耍。

    对孩童来说,积木模型不仅仅是简单的玩具,而是具有情感共鸣和意义的对象。他们可以通过模型的操控和组合,表达自己的思维、情感和创造力。这种行为体现了孩童在认知和情感发展中的特点,他们通过与虚拟对象的互动来探索和理解世界。

    乐高积木等游戏为孩童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空间,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支持孩童的游戏玩耍,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孩童共同参与和互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和交流。

    问:人们常说“童心不泯”,并不是说人长大了仍要保持“泛灵论”的认知,而是说情感上要存有尊重自然的心,以及对自然的好奇之心。

    答:确实,常说的“童心不泯”并非指人长大后仍然保持着完全的“泛灵论”认知,而是强调保持一种纯真、善良、好奇和尊重自然的心态和情感。

    成人常常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对自然、生命和世界的敬畏和惊奇感。而童心不泯则意味着能够保持对自然和世界的敏感、善良和尊重,像孩童一样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保持童心不泯有助于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它鼓励人们对世界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和学习,以及欣赏和尊重自然界的美和奇妙之处。这种心态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变化和面对挑战。

    尊重自然的心态也提醒我们在与自然界互动时要保持谦虚和敬畏,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为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负起责任。这样的心态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共生。

    因此,保持童心不泯并不意味着保持一种幼稚或幼稚的认知,而是保持一种纯真、善良、好奇和尊重自然的心态和情感,这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话认知心理:儿童为什么喜欢玩“乐高”积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ad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