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福山
告天台【笔者按】这是一篇写于2013年的旧作,分别刊发在当年的兰溪报和兰溪方志上,2019年还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开过一次《赵志皋文化研究会》,此后便无下文了。春节蜗居,翻出旧稿看看,还有点承前启后的作用,乃以简书形式重发如下,敬请方家指正。(2023.2.13)
赵志皋(1524~1601),字汝迈,号瀫阳,浙江兰溪人。官至明代万历首辅(首相),是兰溪自建县以来官当得最大的一位乡贤。新近浙江古籍出版社刊印发行他的诗文作品《赵志皋集》(全二册),该书收录了《赵文懿公文集》、《内阁奏题稿》、《灵洞山房集》、《集外诗文》和从《明实录》中摘出的其他语录文字,是目前收人赵志皋诗文最全的一个集子,且繁体竖排,布面精装,堪称善本。
赵志皋故宅旧址探花巷赵志皋生于明嘉靖甲申(1524)三月十三日兰溪城南隅。其父名贤,字邦基,世家兰溪,以居近城南大云山,故别号云谷;母张氏,同邑人,为理学家张思诚之后。志皋嘉靖十八年(1539)补邑弟子;二十八年(1549)举于乡;此后屡试不第,“六困礼闱”前后凡二十年;嘉靖四十一年(1562)与本邑兰阴山组织“兰阴会”,与同邑徐用检、唐汝礼,同宗赵子元、赵崇善,龙游徐天明等二十余人“惓惓于格致之学”发奋读书,讲学于“兰阴山菴”;隆庆二年(1568)春参加会试,以进士一甲第三人探花及第,被授翰林院编修。隆庆三年与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分校礼闱,隆庆六年受命册封吉藩;万历元年(1573)预修《穆宗实录》,万历三年充编纂奏官,万历四年充纂修官,万历五年(1577)升侍读。是年秋发生了内阁首辅张居正“夺情”事件,赵志皋参与其事。十月七日受牵连被外迁,出为广东按察副使;万历九年(1581)京察,再遭贬谪。遂辞官返回家乡,筑台清献公祠后,名曰“告天”(即今人民南路古商城告天台)。并隐居灵洞山,建别业“灵洞山房”,内有秘书楼、三山斋、六虚堂和天池诸胜,一众友朋宾客多有题咏;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张居正逝世,赵志皋重返政坛;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起用为解州同知,擢南京大仆寺丞,十月升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后短短数历右春坊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改左谕德兼侍读,升南京国子祭酒,转詹事府少詹事;万历十五年(1587)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郞;万历十七年(1589)改为吏部右侍郞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进入朝廷中枢机构;万历十九年(1591)九月进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接替离职的王家屏,代领首辅(首相),次年正月王家屏还朝,遂卸任;万历二十二年(1594)五月王锡爵致仕,再次担任首辅直至二十九年(1601)逝世。两次出任首辅,计八年二个月(后人说他“当国十年”是以他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之年起计算机的)。万历二十九年(1601)九月十三日卒于京邸,享年七十八岁。讣闻,万历帝痛悼,降手诏曰:“朕虚揆路,日望起色,不谓竟夺我良辅也!”为掇朝一日,赐赙银200两、纻丝二表里、布米香烛等物,赠太傅,谥文懿。谕祭十三坛,遣人护丧归故里。又给水衡钱,遣官治葬事,皆视旧典有加焉。其墓葬在兰溪横山乡青湖堡(今上华街道樟下园桃园头,地表遗存仅石马一双)。墓志铭为当时昆山名士顾天埈(开雍)所撰,铭曰:“公初激昂,时宜勇也。公晚委蛇,道宜渐也。公学至伟,巍科犹细也。公用未交,久相犹促也。”史学家谈迁(1594~1657)称此铭“简陗严洁,大有古法,不似谀墓之习。”铭文概括了赵志皋一生,可谓公允。
赵志皋塑像《灵洞山房集》初刊于万历己丑(1589)年春,由时任国子祭酒赵用贤作序,载《灵洞山房纪事》等赋记13篇,诗作150余首。其中赵志皋本人诗作40首,王世贞、汤显祖、胡应麟、汪道昆、王锡爵、陆可教、张位等四方名士、本邑贤达的唱和诗110首。对当时兰溪灵洞的秀丽风光作了详尽的描绘,为明代中晚期兰溪的人文胜景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画卷。这次刊印又补充了赵志皋在此集以外的诗作43题50余首,为了解赵志皋的行藏事迹增添了新的内容。关于灵洞胜景,大学士王锡爵作《灵洞山房歌》云:“山头流云静楚楚,紫霞白云相呑吐。石上错落仙人田,空中滴沥桃花乳。石燕成群佛雨飞,蝙蝠千年对人舞”,“今朝把手灵洞记,夜夜梦随溪水寒。”大学者胡应麟唱和道:“鸟道千盘压翠微,中峰直上琐烟霏。天风两袖扪萝去,不道金丹白日飞”。应麟之父胡僖作《涌雪洞》诗云:“不见同云起四邻,飞泉常有雪花飘。光摇洞府人如画,兴发阳春调转高。点点酒卮浮玉液,声声石窦响银涛。”剧作家汤显祖作五言长诗《灵洞篇》,有句云:“流想青桂迟,坐叹红莲速。只恐丹青人,无因返岩筑。”故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在《灵洞山房记》中说:“六洞之显者,至公而始有文章;隐者,至公而出也。凡未为圃者,不能山居;山者,不辨为圃;圃而山者,不能尽得山之胜;山而圃不能文章者,不能使其圃长新,而公独兼之。”说的就是赵志皋筑巢引凤,赢来诸多大家题咏的故事。灵洞山因此一举成名,以其胜景盛传于世。而赵志皋自己的诗作确也汪洋尔雅、文彩斐然,如“铁锁自沉今古恨,金瓯犹拱帝王都。经行莫问兴亡事,天下车书尽版图。”(《渡揚子江》);“一叶西山飞过雁,万家南浦集归舟。”(《九日登滕王阁》);“风晴始放山前鹤,雷动初惊海底龙。万里苍茫生匹练,半空缥缈出芙蓉。”(《登岱嶽》);“风尘驱白发,烟雨梦沧州。剑倚龙山石,花香燕子楼。”(《赠江松涯》),大有超越唐人的意境,堪称明诗中的佳作。
浙古版《赵志皋集》书影赵志皋的文章更显独树一帜,既有用词严谨、慷慨激昂的奏疏,也有平实质朴、哀婉动人的“行实”和祭词,其文字功底自不待言。如集中刊载的《救劾内阁儒臣》奏稿云:“士气不可一日不伸,人心不可一日不正”,“二臣越职狂渎之罪,固不可逭,而越事取言之气,尤所当容。盖非独为二臣计也,所以为士气人心,所以为社稷也!”于是冲犯皇帝的翰林院编修吴中行、检讨赵用贤得免死罪;又如《请减织造》的奏稿:近日江南连遭荒歉,又增备倭、养兵之费,民力贫竭,委实难支。即当年额辩织造钱银,有司尚苦追求,百姓尚多拖负,工匠服役,亦多逃竄。百方拮据,动称无措,况当此时诎之际,复增例外之工,不但民力难堪,或恐生他变。伏望皇上轸念困穷,俯允科臣所请,大赐减免,仍下工部议处,工价协济,免行加派贫民,庶东南重地生灵,仰戴圣恩于无穷矣。”为民请命,言词恳切,即此可见一斑。又如《二十乞休疏》中称:“惟是中国自有宁夏之变,倭患继作,国家糜费已尽,生灵涂炭已极。若不亟固根本,以收人心,将来时事,诚不忍言。然今日之最吃紧者,无如简用阁臣,广辟言路,休养民生,裁省糜费。盖简阁臣,则帷幄运筹之有资;辟言路,则耳目聪明之有托;养民生,则内地乂安之不摇;节糜费,则帑藏备用之不乏。不则内治不修,而欲攘外也不可得矣。”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再如《临终遗疏》中言:“老臣病革,血诚未泯,谨陈切要时事,恳望圣明亟图省政,以定国本,以延国祚灵长事”,“万望皇上速罢榷税,以培国家元气;速用言官,以振国家正气;速行大理,以定国家大本;至于点阁臣,并用百执事,皆望次第举行。臣死之后,犹生之时,称庆不已也。”其耿耿忠心,至今读来犹催人涙下。又有《祭亡室封孺人氏文》曰:“人生百世,皆有伉俪。今世之缘,夙世之契。尔我作合,相守白发。夫何数踬,倏焉永诀。屈指岁历,寒暑四十”,“突闻讣音,痛割我心。百年之爱,一夕而傾。病弗能视,死弗能面。哀哀苦情,悠悠何恨”,“生死今疏,幽明踅越,百年之后,同归一穴;杜鹃之上,蝴蝶梦中。恍兮惚兮,相期与逢。千里虔诚,追度幽魂。”这是赵志皋对结发妻子方氏孺人的祭词,情深意切,哀婉动人。后来赵志皋逝世,与夫人合葬于青湖堡,有明杨道宾和吴道南的赵公行状和方氏墓表为证。集中此类文字颇多,后世读者多有得益。
告天台楹联赵志皋家教极严,家风纯洁,集中载有他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时所立的《居家十六训》,其中有云:“敦尚诗书礼仪,以教子孙;恪守谦卑逊顺,以睦族里;交易宜平,不可损人利己;财用宜节,不可随俗奢华;不可贪则害理,说事公门;不可败度失仪,猖狂饮酒;毋忘亲旧,淡薄自可长久;毋虐小民,推情自然宽恕”等等,至今仍可为世人座右铭。他又自撰二铭,大书于政事堂,一曰:“能威福归主上,以事权还六卿,以请托谢亲友,以公论付台谏。”一曰:“积诚以事主上,洁己以风庶官,折节以下忠贤,黜私以杜憸佞。”此二铭今日为官者不妨当镜子一照:首相尚且如此,尔等僚臣小吏又当如何?明孝宗朱佑樘于弘治十二年(1499)曾经为赵志皋的先祖清献公赵抃题过一副楹联:“鹤唳彻遥天,常使丹青通帝座;琴声寒夜月,永留清节在人间。”刻于我们兰溪古城告天台上。《赵志皋集》秉承乃祖遗风,透着书香留传后世,确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兰溪方志》书影【附:笔者在2019年6月12日首次“赵志皋文化研讨会”上发言摘要】
兰溪自唐咸亨五年建县,1300余年出了三位丞相,唐代舒元輿,宋代范锺,明代赵志皋。但舒元輿是与李训一起拜相的,范锺是左丞相,都是二人以上相互制衡、轮流掌印的。只有赵志皋是名正言顺、当之无愧的首相,故赵志皋是建县以来职位最高的一位乡贤。
赵志皋不但文才出众、品行高尚,政治和军事上也颇有建树。他在位时是明代万历朝内外交困的多事之秋,万历二十年原宁夏副总兵官勃拜叛乱;之后西南土司杨应龙又起兵闹事;加上日本侵犯朝鲜,朝鲜节节败退向明廷求救。但身居首辅的赵志皋从容应对,调兵遣将,终于击退日冦二次侵朝,并平息了宁夏和西南之乱。万历三大征,赵志皋功不可没。对内又多次上疏呼吁万历帝暂停织造、简拔淹滞、停止开矿榷税,以减轻人民负担。临终还上疏万历帝“请册立”、“罢矿税”、“简阁臣”和“用言官”四事,可谓恪尽了一个辅臣的职守。这些都应该客观公正的给予评价,予以褒扬的。
笔者在赵志皋文化研究会上发言23.2.13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