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趣侃红楼424:沁芳亭,宝玉伤心桃花行,多情辩,宝钗重提杜甫诗

趣侃红楼424:沁芳亭,宝玉伤心桃花行,多情辩,宝钗重提杜甫诗

作者: 君笺雅侃红楼 | 来源:发表于2022-06-24 08:24 被阅读0次

    副标题:《桃花行》让贾宝玉泪流满面,清楚他的痛苦,薛宝钗却说起风凉话

    趣侃红楼424:沁芳亭,宝玉伤心桃花行,多情辩,宝钗重提杜甫诗

    怡红院大清早,晴雯麝月摁住芳官在那膈肢正热闹,李纨打发丫头碧月过来找昨晚掉落的手帕。

    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和碧月的一问一答,对比出守规矩的李纨与不守规矩的怡红院,终究要归于统一。

    日后怡红院内晴雯和芳官被撵走,麝月虽然留到最后,但她公然又是一个袭人,袭人也外嫁蒋玉菡离开贾家。

    第七十回的这个早上,一开始就传递出无尽的“离情”。

    碧月还说稻香村不热闹,并随口说了几个人,带出强烈的离散之意。

    她说的薛宝琴是待嫁新娘,话里话外李纹李绮也订婚待嫁了。史湘云更是订婚,香菱则是薛蟠小妾,还有订婚的邢岫烟……大观园群芳就要去了一半多。

    如此明确的信号传递出强烈的大观园离散之意。第七十回,以及随后的故事主题就将要围绕着“离散”,一切将从《桃花行》开始。

    这边碧月没说完,那边翠缕进来说史湘云让贾宝玉去看好诗,众人都在沁芳亭呢。注意这里是史湘云派人来唤贾宝玉。

    当日贾宝玉题对额,“沁芳”二字点出此处水流经潇湘馆,途经山水花树带香而来。

    “沁芳”本有花气浸润之意,但流水无情,远走的水带着花香,终究不知所终。这也是林黛玉不喜欢将花送入水中,顺水流逝的原因。

    (第七十回)宝玉听了,忙梳洗了出来,果见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那里,手里拿着一篇诗看。见他来时,都笑说:“这会子还不起来,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湘云笑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却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花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

    众人一见他来都说去年一年事多也没得作诗,如今初春时节,正好鼓舞起来要重启诗社。

    上一次诗社还是那年冬天芦雪广联诗,当时薛宝琴和邢岫烟、李纹李绮刚来,大家最是欢乐。王熙凤还起了一句“一夜北风紧”。

    谁想过了年后王熙凤流产,老太妃薨逝,贾母、王夫人离家,贾探春、李纨协理荣国府,贾宝玉生日第二天贾敬薨逝,再又尤二姐进门又死亡……如今又过了年细算已经一年多没有起诗社了。

    想来大观园众人长了两岁,也颇有物是人非之感。而古代女子长了两岁,则往往代表了姻缘临近之意。

    史湘云性子急,只说当初海棠诗社开在秋天注定不兴旺。不如就借着如今的桃花诗好,恰逢春天万物复苏之际,将诗社改作桃花社贴切。众人附议,便都说去找稻香老农李纨去商议。

    这边贾宝玉听说,便知道诗是一首桃花诗,于是一路行来一路看,等到看完已经泪流满面。

    (第七十回)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又怕众人看见,又忙自己擦了。因问:“你们怎么得来?”宝琴笑道:“你猜是谁做的?”宝玉笑道:“自然是潇湘子稿。”宝琴笑道:“现是我作的呢。”宝玉笑道:“我不信。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所以不信。”宝钗笑道:“所以你不通。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宝玉笑道:“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众人听说,都笑了。

    贾宝玉看完诗并不称赞。这是非常少见的。一般来说他见到众人作了好诗一定要称赞。尤其这首《桃花行》一见就知是林黛玉手笔,换成以前早都击掌叫好了。

    贾宝玉明知是黛玉所作而不称赞。只因诗中之悲戚和离丧之情太过浓郁,让他不能自已、痛彻心扉。

    本文暂不讲《桃花行》诗,先将曹雪芹的前后铺垫讲清楚。

    贾宝玉之所以笃定《桃花行》是林黛玉的手笔,就在于文字自有灵魂模仿不来。

    薛宝琴说此诗是她所作,贾宝玉肯定不是。为此薛宝钗也以杜甫诗为例,证明她们也能作悲歌,却不想贾宝玉为林黛玉知己,如何能够欺瞒。

    虽然薛家姐妹都能够凑成一首哀婉痛绝的诗,但诗中的魂一定不如林黛玉的悲伤那么深刻。

    就像《红楼梦》中文字,哪里是曹雪芹文笔一看就知道。第六十七回和八十回后,包括所谓“癸酉本”,熟悉《红楼梦》文字的一看就知道不是曹雪芹的笔。这就是文字的灵魂

    贾宝玉深知林黛玉,他秒懂《桃花行》之哀伤离丧之情。情难自禁而流泪,是他“无能为力”的现实写照。

    贾宝玉对林黛玉有情,但他给予不了黛玉任何实际承诺和安全依靠。林黛玉也看得清楚,才会借《五美吟·红拂》咏志。期望自己的人生如红拂遇见李靖那样改变。却注定会无果而终。

    不过,贾宝玉和薛家姐妹对话,尤其要注意薛宝钗提到杜甫的几首诗。

    杜甫诗多是现实题材,往往都是残酷的现实生活揭露并不浪漫,但也有一些诗颇有“媚语”。

    比如“水荇牵风翠带长和红绽雨肥梅”。这两首诗虽然一反杜甫之颓丧,但诗中“芙蓉别殿谩焚香”和“绿垂风折笋”,芙蓉和折笋却都有对林黛玉不好的影射。当日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薛宝钗引用过“水荇牵风翠带长”,当初的牌就有“铁锁练孤舟”之说,也是呼应的这里,就不多赘述。要注意的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出自《秋兴八首·之一》。

    林黛玉的《桃花行》说的是“春去”,薛宝钗提起杜甫诗偏偏是“秋景”。凸显二人结局之不同。

    《桃花行》将揭开林黛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的序幕,君笺雅侃红楼说过太多不再赘述,可看前文内容。二人别离就是清明之后,像风筝一样乘着东风西去。后文《柳絮词》和放风筝还会大量提及。这里先不讲。春天是林黛玉的悲剧。

    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是在中秋之前,不久后贾家抄家,直到贾宝玉熬过冬天后离去,秋天是薛宝钗的悲剧。

    这首《秋兴八首·之一》之所以要特别注意,在于全诗是林黛玉的《折足雁》酒令和史湘云的《一江风》酒令之大部分典出。而这两条酒令,主要讲得就是林黛玉远走,贾宝玉娶薛宝钗后终身误的故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玉露凋伤枫树林”,暗合“枫露茶”,晴雯最喜欢。贾宝玉日后祭奠晴雯就用了此茶。而明祭晴雯,实祭林黛玉,才是《芙蓉女儿诔》之真谛。

    “巫山巫峡气萧森”,借巫山神女会襄王典故,可以影射宝黛姻缘的悲剧。

    “江间波浪兼天涌”最关键。当初史湘云接着林黛玉的《折足雁》酒令作《一江风》酒令时就有这一句。

    《折足雁》酒令,本就写尽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诀别之意,完全呼应了《桃花行》诗。《一江风》更是《折足雁》的完美补充。

    “江间波浪兼天涌”紧扣“风急江天过雁哀”,突出林黛玉远嫁,像离群孤雁在折足之际又遭逢“江间波浪兼天涌”,致使大雁哀鸣待毙的悲惨遭遇。

    “塞上风云接地阴”更是林黛玉远嫁异国之写照,对应了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故事。

    曹雪芹铺垫林黛玉的《折足雁》酒令时,毫无疑问借鉴了杜甫这首诗的意境突出林黛玉之远行。薛宝钗此时提起这首诗,就是与《桃花行》再作对照。

    “丛菊两开他日泪”,两载分别物是人非,再相逢已经天人永隔。分明就是贾宝玉与林黛玉日后之写照。

    “孤舟一系故园心”又对“须要铁锁缆孤舟”。“故园”在林黛玉的《题帕三绝·三》“湘江旧迹已模糊”中已经表达,代表林黛玉的远走后的思念之情。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两句中芙蓉花神就是白帝女儿。“砧”则一语双关,《折足雁》酒令,林黛玉用“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代表她与贾宝玉的“真心真情”,也揭示贾宝玉离家出走后,薛宝钗在家苦等丈夫不归孤寂之情。

    薛宝钗在《忆菊》中也说“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就是贾宝玉离家后,她的现实之情。可见曹雪芹是很推崇杜甫这首《秋兴八首·之一》的,立意借鉴非常多。

    薛宝钗这里提起这首诗。提醒读书人与林黛玉的《折足雁》和史湘云的《一江风》酒令结合,来理解《桃花行》。并揭示出日后林黛玉远嫁后死去,贾宝玉离去后,薛宝钗苦等丈夫不归,最后与史湘云相伴到老的结局。

    这一切的起点就从林黛玉《桃花行》预告将要远去开始。点睛就在史湘云的《一江风》酒令最后“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

    “不宜出行”而行,《桃花行》的别离不宜出行,注定林黛玉这“桃花”出行后的悲剧结局。

    于是也解开了为什么是史湘云派翠缕去叫贾宝玉来看林黛玉的《桃花行》诗,薛宝钗又偏偏提起杜甫的“丛菊两开他日泪”的原因。

    终究林黛玉远去,带动了宝黛钗湘四人的结局。那么,《桃花行》如何影射林黛玉远行离去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侃红楼424:沁芳亭,宝玉伤心桃花行,多情辩,宝钗重提杜甫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ak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