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乔哈里窗”引发的思考

“乔哈里窗”引发的思考

作者: 叶子从来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17:09 被阅读0次

 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通常称之为沟通视窗。这个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那么具体是如何区分呢?从两个维度:自己知道和不知道,别人知道和不知道。

 开放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

 隐秘区: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盲目区: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

未知区: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了解这个有什么好处呢?帮助自己自我觉察,了解与人沟通为何会遇到一些障碍。知道问题原因,那么办法就会随之而来。

开放区域,沟通双方都比较清楚,沟通起来会比较顺畅,一般沟通有问题的都是出现在隐秘区和盲目区。

以隐秘区为例,因为自己知道,而对方不知道,沟通就难以产生共鸣。一般会出现集中情况:

 1、 你说完了,对方没听懂。因为你知道的相关背景,对方不知道。

 2、 你说的观点,对方不认可。因为你了解的背景,对方不了解。

如何解决?首先,遇到这类沟通不畅的情况,先学会接受。然后你再用你的耐心,多与对方分享你知道的背景或相关知识。慢慢的,隐秘区部分信息就会转换为开放区,那么沟通也会变得顺畅。

 那么盲目区呢,正好和隐秘区相反,你需要耐心听对方给你分享他知道的部分。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身在盲区不知情,给别人带来烦恼。怎么办?

1、 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指点;

2、 主动征询他人反馈意见;

3、 听到不同观点,先问问自己是否在盲区。

前几天,正好晚餐时间(周末餐食先生负责,工作日我负责),先生说没菜了。我就自以为是的当开玩笑,“数落”先生不负责任。先生看起来不高兴,我继续“数落”。

事后,女儿告诉我:“妈妈,你就喜欢这样,爸爸都不高兴了,你还继续说。”

我说:“我那是开玩笑。”

 “你根本就不会幽默,哪像开玩笑,人家都不高兴了,你还继续说,还说两遍,你经常干这种事!”

这次我默默地接受了批评。反思自己,貌似还真的不止一次犯类似错误。

今天再次看到“乔哈里窗”,我猛然醒悟,这不是我的盲区吗? 同时我也主动请同事朋友,共事一年,给我提三点有待改进的建议。希望缩小自己的盲区,让合作更顺畅更愉快。

未知区,是最大的一个区域,双方都未知的无限空间,有待慢慢开发。

自我觉察,自我反馈,好东西勤分享,一方面探索未知领域,另一方面把盲区和隐秘区做一些转化,让自己和亲人朋友间的开放区越来越大。

相关文章

  • “乔哈里窗”引发的思考

    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通常称之...

  • 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他人知道 共识(共知) 盲区 他人不知道 隐瞒...

  • 乔哈里窗

    ① 公开区:有意识地强化自己有吸引力的“关键信息”。 ② 隐秘区:主动暴露自己的弱点。 ③ 盲区:说出对方“意外的...

  • 乔哈里窗

    没事整点儿心理保健操。 年末到了年度总结时刻了。今年我们公司领导换了一种方式,决定和我们进行1对1的交流。一周下来...

  • 乔哈里窗

    心理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叫乔哈里窗,是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汉姆提出的一个模型。它把人们的信息...

  • 乔哈里窗

    心理不要看得太复杂,再复杂的心理怎么样就这么4个部分。 第1个部分叫“你知我知”,第2个部分叫“你知我不知”,第三...

  • 乔哈里窗

    公开的区域:你知我知;盲区:我知你不知;隐私:你知我不知;未知潜力:你不知我也不知 盲区:很大程度可能是你的错觉,...

  • 乔哈里窗

    乔哈里窗模型由两位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汉姆提出,这个模型被认为是描述人类互动最有意思的模型之一 乔哈里窗...

  • 第五周05健康=1/2神经症+1/2性变态

    乔哈里窗

  • 为什么你与人沟通老不顺畅?

    2017.7.13【2K5E每日一练】 乔哈里窗 ——————— 1.提问 什么是 乔哈里窗 2.知识 所谓的乔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乔哈里窗”引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at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