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由是一种自我感觉,而并非是一种他人客观眼中的事实。

自由是一种自我感觉,而并非是一种他人客观眼中的事实。

作者: 为三十谋 | 来源:发表于2020-07-16 09:36 被阅读0次

自由既自我满足的实现以及所有与之匹配的前提条件的实现,如社会给予你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欲求的权利。

你想得到的得到了满足,并且你能预判到自己以后想得到的,想实现的欲望在目前条件下依旧能够得到满足,你就会感到自己很自由。但同时 这也就是满足,而非自由。更直白的说:若一个人一直能得到满足 他就不会想自由这件破事,人们对于自我欲望满足关心,远大于自己能否随时上天入地的现实。

若所有欲求可以满足,自由不自由并不重要,其实满足即为自由。

这就是个悖论,人们讨论自由归根结底是自己目前需要做的事与自己根源性想要得到的东西产生了错位,自己每天费尽所有能量得到的东西全是自己不想要的。由此产生:我一点不自由,我都不能追求我想要的东西,每天所有时间都用来干这堆破事。他日若排除了他必须做不想做的事情这个情景,他有时间追求并追求到了自己欲求的东西,他就高呼我很自由!

其实自由,又可以看做人可以追求自己真正欲求的权利。

但现实社会很多人有这个权利,有充足的自我分配时间,他依旧感到不自由,本质是欲求过多,或是欲求存在对立。

欲求过多,既你以你现在的能力即便耗尽一天你所有的能量,依旧没法全部实现或实现任意一个欲求。而你在最后依旧不能放下那些没实现的,那么这种失落感会超越你的满足感,从而让你感到失落,你的不自由在意被贪欲绊住了脚步,无法实现每日的自我满足。当然,贪欲的产生非常复杂,这里不多说。

欲求对立就是你对一件事产生了对立的需求,用我来说,我以前既想讨好父母,获得父母夸耀和认可,又厌恶父母,觉得他们独断专行,丝毫不尊重我的意见,我想要反抗他们获得平等交流的权利。讨好与反抗本身就是对立的,满足其中一个就不能满足另一个,但如果两个欲求存在的因素不消失,你也不能化解掉其中一个或者同时化解这两个,你就会陷入我虽然做了感觉对的事,但我一点也不开心的困境,这时候,就要反思自我,学会看透问题本质,找到为什么会对立,其中至少一个肯定是无法实现或不应追求的欲求,从而放弃不可实现的。比如对父母这个问题,我把两个都放弃了,不再讨好,也不尝试平等。直接包容他们,心里容得下事情,放弃需要他们理解我的欲求,只保留支持我考研的需求。最好决定在原则范围内能演戏则演戏维持和平即可,理解自我的事情,我自己可以满足自己,也就够了。

必须的需求进行索取对象转移,某对象无法实现的某需求,既进行需求的缩减。

相关文章

  • 自由是一种自我感觉,而并非是一种他人客观眼中的事实。

    自由既自我满足的实现以及所有与之匹配的前提条件的实现,如社会给予你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欲求的权利。 你想得到的得到了满...

  • 2022-09-04 要求期望应立足当下

    客观评估当下能力,接受事实。 无论对自己,对他人,不提出远超过当下实际能力的要求。 当下做不到,是一种客观事实,是...

  • 不明不白问题很大,亲情关系埋藏巨大危机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六部》(感知对话录、35) 生存者: 这回明白了,他人并非是一种客观存在,他人就是我们...

  • 接受不完美的结果

    不完美,是一种客观事实。 能不能接受身边其他人的“不完美”,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格局。 我们需要思考:当你的员工不...

  • 《被讨厌的勇气》自卑感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自卑感是一种主观解释,而不是客观事实。 自卑,字面意思...

  • 随和与尊重

    随和与尊重 人生在世,随和是一种人品,它所表现出品格是尊重,即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他人的意愿。在...

  • 再客观的客观都是一种主观

    许多人总喜欢说自己很客观,但事实上,再客观的客观都是一种主观。 因为当一个人站定自己的角度,便会形成一种立场、一种...

  • 《底层逻辑》(3)

    文/墨无声清(墨不觉) I:知识 1.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的关系。 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已经发生且无法选择;而观...

  • 进步和成长的不同?

    进步是一种客观事实。 成长更像主观上个人的感觉。

  • 2017-09-23

    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如何形成?船长提到:“他人眼中的我们,还有我们眼中的他人,都是虚拟构建的,与真实客观的自己可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由是一种自我感觉,而并非是一种他人客观眼中的事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gu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