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悲哀的发展——读《经济解释》(二十五)

悲哀的发展——读《经济解释》(二十五)

作者: 刘东利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12-21 08:11 被阅读0次

    在结束了竞争准则和游戏规则等讨论之后,进入了关于“功用”(utility)的一章 —— 为什么?很可能是一般都认为,人生在世,追求快乐:

    功用是快乐指数。

    功用其实就是大陆翻译的“效用”,但作者认为:

    “效用”过于真实,仿佛真有其事,有误导成分。

    所以,坚决使用“功用”的翻译 —— 嗯,效用看起来就跟功效似的;功用。。。这种更像是生搬硬造的词汇,确实更玄虚,不像真实存在,哈哈。

    Utility来自于边沁:

    边沁的原意有三方面。其一是功用代表快乐或享受的指数。其二是每个人都争取这指数愈高愈好。后者给自私的假设数学化,后来微积分被引用到经济学时,功用函数就大行其道了。今天功用函数在经济学上还是极为普及。这可不是因为公用的理念有不可或缺的解释用途,而是适用于数学,善于数学的可以容易地大作文章。

    边沁的第三个原因是一个人的收入增加,其收入的边际上的功用会减少。他跟着假设每个人对收入的多少有相同的享受,那么富人的边际收入功用低,穷人的边际收入功用高,社会整体最高的福利是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相等。这是平均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今天还存在的福利经济学的前身。

    但今天:

    经济学者一致同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功用函指数不能相比。

    这第三点确实很容易破;因为这个假设太强了,简直是假设人类是同质的 —— 但根本不是;人对价值的判断、以及人脑子中的价值观都不同,怎么可能表现的如此同质化?

    对于另外两点,我的理解:

    - 首先,人是不是追求快乐?追求的是什么时候的快乐?是延迟满足吗?

    - 所谓越高越好,那么怎么给不同时期的快乐折现,折现率是多少?风险利率呢?

    - 如果以上的问题会带来更多的假设,那么,我们是不是奥卡姆剃刀一下,到底我们为什么执着于“追求快乐”这个假设?

    是这样的,看来“快乐”只是一个偷懒的处理,或者顶多是个代理变量吧,但并不一定是所有情况下的代理变量。既然经济解释研究的是人类选择的学问,那么就直面根本问题:

    如果我们要用功用的理念去解释人的行为,那么功用的理念要与主观的快乐和享受脱离关系。可不是吗?要解释行为,我们需要的是推断人的选择,或在什么情况下人的选择会怎样改变。至于人的选择是否以增加快乐为依归,是无关宏旨,完全不重要的。

    作者也解释了,哪怕是基于自身的方法论,也要反对功用:

    “功用”只不过是经济学者想象出来的概念,是空中楼阁,不是事实,看不到,摸不着,在真实世界不存在,所以要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义不仅困难,而且陷阱太多,以致推出来的很容易是套套逻辑,自欺欺人。

    嗯,骄傲如张五常,确实是看不上玩玩数学游戏的经济学家 —— 这些人的数学也未必怎样,而且自己确实也不擅长数学,哈哈。所以他特意又摘录了斯蒂格勒的话:

    Economists did not anxiously seek the challenge of the facts.

    我的理解:

    - 从任何学科的架构设计来看,如果一个模块,或者定义,只是带来更多的麻烦,不带来更多的好处,确实应该考虑省略;

    - 就如同物理学中的“以太”,一开始可能有助于人们假设电磁波的传播,但是,越来越多的试验表明,在假设中,也就是理论中,如果没有它更好 —— 最终就没有了它;

    - 理论是为了符合事实的,或者说更好的解释事实、预测事实的;另外理论都是人创造的,不应存在理所当然的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哀的发展——读《经济解释》(二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jk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