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商君列传第八

商君列传第八

作者: 荷塘低吟 | 来源:发表于2019-07-17 16:43 被阅读0次

司马迁认为商鞅残忍寡恩,我对商鞅一是佩服二是可惜。

首先佩服商鞅主张变法的见识和勇气。他变法之初就受到了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这才有了他与大臣那段精彩的辩论。“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种不墨守成规,不惧世俗成见的精神鼓舞了多少谋求创新的人!

其次佩服他执行法律的坚定和严格。立木为信、太子犯法与民同罪等做法表示了他执行新法的决心,同时也保证了新法的严格执行。每读到此处,我总是想,以商君的聪明,难道他不知道奖励军功等新制度影响到了某些秦国贵族的利益吗?难道他不知道太子将来就是他的新主人吗?现在他仰仗的是秦孝公的支持,将来太子继位,他将何以保全自己呢?这些他肯定想到了,只是为了新法的执行顾不得那许多了吧。

所幸新法执行十年后,“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窃于私斗,乡邑大治。”秦国呈现的是国强民富,称霸天下的大好形势。商君的设想终于成为现实。

可惜的是他陶醉于自己的功业中,贪恋既得的权势、富贵,不听赵良的劝告。太子继位后自己被车裂,全家也遭到灭门之灾。

那司马迁为什么认为商鞅残忍寡恩呢?太史公自己说主要表现在通过宠臣景监引荐自己,对公子虔施劓刑,欺骗魏将军卬,不听赵良的劝说这几件事上。

惩治太子的老师,如果这些人真的犯了法,就应该受到相应的制裁。这没什么不对的。骗将军卬有些不厚道,但兵不厌诈,将军卬应该在赴宴前想到这些,不能全怪商鞅。至于通过宠臣引荐,虽然有些瑕疵,但商君也许出于无奈。他想辅佐君王做一番事业,没人引荐不行,如果有正直的大臣引荐,想必商君定然首选。当时或许只有景监这一个选择,做大事不拘小节,也不能算多大的错误。

我倒是觉得连坐之法不合理,太严酷,而且新法开始执行时有人说新法不好,商鞅借惩治太子这件事弹压了反对意见,十年之后有人来赞美新法,却又遭到了流放的惩罚,这就太不厚道了,说他刻薄也有道理。

当然司马迁不喜欢商鞅,大概也是因为他自己遭到宫刑之害的缘故吧,古代那些所谓的黥刑、劓刑、宫刑也确实太过残酷、太过不尊重人的尊严,尤其对司马迁这样本就冤屈的人,遭到这种刑罚,其内心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司马迁批评法家人物也可以理解。

相关文章

  • 商君列传第八

    司马迁认为商鞅残忍寡恩,我对商鞅一是佩服二是可惜。 首先佩服商鞅主张变法的见识和勇气。他变法之初就受到了朝中大臣的...

  • 商鞅的性格特征

    商鞅的性格特征——读《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

  • 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课文中的《史记》皆为删减,而其中的故事和逻辑关系,皆因修改和简化面目全非,或许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却失去了原文的灵魂...

  • 商君列传

    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吧!而秦国也是因为商鞅变法才富强起来。听到这里是不是能想到我们《史记》中讲过的孙子吴起列传里面...

  • 商君列传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小妾生的儿子,叫卫鞅,姓公孙,所以又叫公孙鞅。 年轻的时候,当了魏国相国公叔座的干儿子。公叔座很...

  • 商君列传

    都知道。商鞅变法是让秦国变强了许多,但是在最后司马迁却如此贬低商鞅,这是为什么呢? 在《商君列传》...

  • 读《史记·商君列传》8

    《史记·商君列传》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第一 谁是商君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

  • 读《商君列传》

    我看过大秦帝国之裂变,那里的商鞅是一个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改革家。他因为秦法惨死,也因秦法成功。他的形象在影视...

  • 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

  • 通读《史记》| 卷六十八(1)

    《商君列传第八》记载了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生平事迹,同时借助传记中的人物之口讲述了秦国五羖大夫的相关事迹,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君列传第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kc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