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下热点我不是药神想法
私信文牧野:明年能不能看到《我不是药神2》?

私信文牧野:明年能不能看到《我不是药神2》?

作者: 少根松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17:21 被阅读34次

    七月份最期待的姜文尚未到来,没想到偶然间能看到《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电影,眼前一亮的同时让我思考良久。

    说实话,这部影片能过审,着实让人吃惊,且能够完整的拍出来,能够公映,不得不说这是电影人的骄傲,制度的进步。

    更是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题材领域上一个重大突破!

    提笔之前,犹豫许久该如何写,这部影片里可取的题材之处多如牛毛,随便拿出一点都可长篇大论。

    单拿天价药品这一点来说,文牧野敢碰这样如深水寒潭一样的题材,可以说是非常牛逼了。关于医药,关于医患,是我最不愿意写的文体,因为太过冰冷,很矛盾有很现实。

    人物刻画、剧情叙述、原型曝光等等,已被各大公众号写得漫天飞舞招枝画展,随便点开一篇几乎大同小异。我不想重新再将所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所有的前因后果、前世今生写出来大概要上万字,不利于你也不利于我。

    所以为什么要问明年能不能看到《我不是药神2》。文章需要,请允我先简单描述一下剧情(内含剧透):

    故事框架很简单,就是一个性保健店的老板为了挣钱当倒爷倒卖药品最后被绳之以法的剧情。

    潦倒到连房租都特别吃力的性保健店老板程勇,被白血病人吕受益告知“有一种药国内正规渠道卖4万,印度只卖几千,你一倒手就能挣钱”,他一开始拒绝这种走私违禁药的事情,但是父亲还在医院,自己又没钱给房租,才决定去印度买药。

    然后程勇通过卖药发了家有了钱后决定不卖药了,但是病友们祈求他继续卖比正规渠道便宜不少的药,于是,他从“为钱卖药”变成了“为情卖药”。

    而最后的这段文字,是本部影片过审的关键。

    试问,如果没有电影主角程勇的原型——陆勇的真实案例,政府部门会不会引起重视并加快推动医疗体制改革?

    试问,如果没有文牧野的不畏险阻,拍下这部极有可能过不了审的影片,我们会不会关注到处在绝望生死边缘的几百万白血病患者?

    试问,如果没有演员们入木三分的表演,我们会不会知道原来格列卫是如此的天价药?

    答案在大多数观众面前是否定的。

    至少《我不是药神》它是个起点,它让我们看到了长期以来被忽略的那群人,看到噩运随机的概率之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受的命运,它让我们体味到某种无力和伤心,但这无力和伤心又不至于彻底的绝望,这是为什么这样的电影配得上一切赞美的原因

    我们当然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能够让白血病人能够得到有效地帮助,但是,如果可以,请将肝癌的多吉美、肺癌的易瑞沙等药物同时纳入医保。让处在绝望边缘的病患及家属,看到一丝曙光。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药神”的故事仍有可能发生。

    我提到的《我不是药神2》,不仅限于病患医疗,可选取的题材有:

    抑郁患者、校园霸凌、虐童侵童、贩卖人口、家庭暴力、生死人性等。

    提出的这些未必深刻,因为我怕被封,各位可以搜一下那些未过审的影片,大多揭露人性与纪实,这里边不失一些好电影。

    既然《我不是药神》通过各种努力过审且公映在大众面前,相信来年,你们能够为我们带来更触心的“我不是药神2”。

    愿主保佑所有与命运抗争的人,阿门。

    说回电影,感触万千。

    进影院前,女朋友问我这部电影好不好看?我说,“这是国内近年来最触及人心的影片,看完后好不好看你说的算。” 从电影后半部直到家门口,女朋友哭成傻逼。

    她带着哭腔啜泣地跟我说,“那些药商怎么那么黑心啊,成本明明才几百块的药卖到几万块钱,这他妈不明摆着让人等死吗?”

    确实是让人等死,但没办法。

    片中除了假贩子外,每一个角色的行为都出于正当且正义的立场。警察打击违规药品,义不容辞;正版药公司起诉仿制药,合情合理;穷人想要活命而购买印度走私药,情有可原。不难看出,影片的立场完完全全地倒向了穷困的患者。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吗?或许吧。但这句话却永远不能成为恶人作恶、居高位者不作为的免死金牌。“鸡蛋与高墙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一边。”这是被滥用的村上春树名言,也是很多创作者创作时信奉的朴素真理。

    影片中明显黑化了制药商,具体细节并没有过多透露,以至于大多数观众看完后第一直观仇视对象便是制药商。

    在这里普及一下,每一款重大新药的问世,背后都凝聚数十亿的美金的资金以及可能长达几十年的等待与试验。

    以“格列卫”为例,从发现靶点到2001年获批上市,整整耗费了50年的时间,为了这款药,瑞士诺华投资超过50亿美元。

    如果没有原药专利保护期,任由仿制药发展,那将成为全人类健康的灾难。仿制药会直接扼杀医药公司的创新动力,最终的结果是面对疾病,人类将无新药可用,这是相当可怕的。

    这些我并没有跟女朋友说起,只能无语凝噎。无论怎么谴责与怪罪,这一层层环节的关系链摆在这,而问题不会因为一味谩骂就消失。

    病患对于廉价药的需求,药厂对于知识产权的维护,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三者之间难以完美平衡,使得无解之症长期存在。

    可是那些得了病活不了买不起药的穷人,是决不会思考这些的,他们只会因为没钱而去买仿制药,也只会因为没钱而等死,谁他妈会去思考正版药和仿制药间的矛盾冲突问题?

    很矛盾,但又十分现实。

    如何在保障研发的同时,让更多人享受新药的福利,是一个比电影复杂几何倍数的难题。

    相较理不清、道不明的医药平衡,相信《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诞生,或许更值得关注与讨论。

    很长一段时间,原型陆勇对电影的改编并不满意,他不想让外界以为他是为了钱做这件事,电影首映典礼上,徐峥宽慰陆勇说:「这部电影小人物的部分属于我,英雄的部分属于你。」

    英雄是怎么产生的,是这部电影试图理清的一个问题。徐峥扮演的程勇的出场狼狈至极,他像众多挣扎在红尘中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为了谋生狡猾又鸡贼,暴躁、麻木、迟钝,以及某种自欺欺人的自尊,自己的生活已经一团乱麻,对他人的苦难往往也是冷漠的。

    不少人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辛德勒的名单》的影子,仔细对照,在电影表达手法上,各自之间的共同之处事实上并不多,但就现实意义而言,却大体有殊途同归的影子,影片的主角们都不是英雄,都绝非一清二白的「好人」,但在故事行进的过程中,这些被生活异化和扭曲的人,最终被激发出纯良的一面,实现自我救赎与忏悔,从而抚慰世间的公义和人心。

    所以,当程勇开始被大家唤做救世主时,他可以毫无负担地否决掉,「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就是挣钱。」

    触动最深的台词除了老奶奶与曹警官的那段:

    “四万块钱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被我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好不容易有了500块一瓶的便宜药,你们非说是假的。是不是假的,我们不知道吗?谁家不会遇上一个病人,你就敢保证自己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

    还有药贩子的那句: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两人说得都有其中道理,但是将两句结合在一起,仔细一想,老奶奶家真的算穷吗?“穷病”的上限在哪?

    四万一瓶的正版药吃了三年,按一月一瓶计算,三年吃掉150万,要知道03年那会的百万相当于现在千万。

    如果这样算穷,我真不知道怎样才算富有。

    记得今年年初有一篇百万爆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篇文字用几万字的篇幅告诉大家一个年收百万的家庭是怎样被一场流感击碎的,到最后只能用镇定来缓解痛苦。

    医院是我最厌恶的地方,没有之一,因为这最大化的透露人性的阴暗,骨肉离散,煮豆燃萁,兄弟阋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比比皆是。

    想起我读高中时,一次独自去医院检查身体。

    从诊室出来,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蹲在地上,捂着肚子嚎啕大哭。“怎么办啊!去哪儿弄这么多钱啊!”哭声尖锐如一把刀,似要撕裂身体。貌似她丈夫的男人把诊断书攥成一团,一边摩挲女人的后背一边抹泪,讲不出一句安慰的话。

    我晃晃悠悠走出医院,双腿软得像踩了棉花,恐惧、同情、忧愤等情绪在心中冲撞。从那时起,我才近距离体会到,原来世上真的有一群人在眼睁睁地等死,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因贫穷而耗竭。

    昨晚《我不是药神》将我当时的情绪再度诱发出来,片中假药贩子张长林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在物质极其充裕的时代,穷能限制想象力,穷能扼杀多种选择,“穷”不再是形容词,而是变成了一个名词和一个标签。

    穷,就是原罪。

    人们都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多少钱,才算有钱?

    《我不是药神》中大部分角色都面临着是守法还是救命的困境,这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

    而这背后,编剧和导演陷入了是充分挖掘故事深度还是尽可能争取过审的两难之中。在我国影视作品审核制度下,是不允许美化犯罪分子和犯罪行为的,而徐峥恰恰踩到了这条红线。

    于是,后半程的剧情不可避免地落入过度煽情的窠臼,并最终靠“国家将格列宁纳入医保”来作为全片结局,一口气解决掉所有冲突。

    以电影对抗并改变世界,近年来的韩国商业片可算个中翘楚。

    但中国因为特殊的国情,影视作品大多还停留在娱乐层面。也正因如此,《我不是药神》才显得难能可贵,能过审更是实属不易。在鱼龙混杂的电影行业,其黑色幽默下包裹的厚重的现实主义题材,是一朵瑰丽之花。

    杨新鸣饰演的刘牧师,总是把“愿主保佑你”挂在嘴边。在该片的语境之下,这句话有浓浓的讽刺意味:主救不了的人命,被走私犯给救了。但影片末尾,讽刺意味消失,神迹开始显现。

    最后一幕程勇走向监狱的路上,无数患者前来相送,并陆续摘掉了口罩,而已离开人世的吕受益和黄毛,也出现在了人群中,以象征代替写实。

    与其说是对程勇的敬意,不如说是对生命的敬意。

    患者们对生命的渴望突破了法律与情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像冲破包衣的种子,像啄破蛋壳的雏鸟。

    回家路上,女朋友哭着对我说,“如果我得了那些病,就像个讨债的,还不如直接死了,我不想拖累家里或任何人,也不想治病,我宁愿用剩余的时光去疯玩。”

    这让我想起《滚蛋吧!肿瘤君》里的熊顿,她自己也曾因为身患淋巴瘤,觉得会拖累家人和朋友,不止一次想要离开。

    她的主治医生对她说:“你不是我,你不会明白你对我的意义。”

    下面这段话,想要对所有正在经历病痛折磨、想要结束生命的患者说:

    “你不是那个要承担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痛苦的人,你不能替他们决定你在他们心中的价值,也不能自以为放弃生命才是对他们的救赎。”

    癌症患者也好,抑郁患者也罢,都千万别抵触治疗,也别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你从来没有拖累任何人。

    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你在爱你的人心里,是多么重要。

    余华的《活着》里面写道:

    “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无论是曹警司、已故的老吕、还是舞台下呐喊的思慧

    每个人物的眼神都饱含故事)

    写了那么多,能力有限,整篇显得杂乱无章,感触颇深,想到哪就写到哪,整部影片包含的信息量太大,每个点都能触及我思绪久远的脑神经。

    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的苦难,所有的安慰其实都很苍白,好在《我不是药神》问世,解了多少人的心头之结。

    只希望来年,能够看到文牧野导演“《我不是药神2》”。

    但凡将真实人性矛盾呈现给大众,每一部能过审的现实主义电影,对现阶段的国产电影来说,相信都是绝世好片。

    好的电影,最基本的底线是诚实。诚实地呈现人间的残忍和荒谬,呈现规则的生硬和冷血,也呈现人之为人最起码的善意和同情。

    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我不是药神》的社会意义要远大于电影意义。只有这样的电影多了,这个世道,才有可能变好一些。

    Ps:

    昨天删了这篇文章,除了自己犯了低级错误外,总感觉自己写得不够深刻,于是晚上再去影院二刷此剧,果然有别种感触。

    新文增添了新的感受,望理解。

    .▼.

    作者简介:

    少根松,简书推荐作者,90后天蝎男空少,

    青春短篇小说写出40w+的情感博主,

    想写砒霜,却都煲成了鸡汤。

    少根松一名飞得快秃了的空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私信文牧野:明年能不能看到《我不是药神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lg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