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说:“对自己诚实,乃是人类最高的努力。”而源自心理学的一个无避免的事实是:我们对自我认知总是不断地产生恐惧,诚实也就站在了自我的对立面。自我欺骗则成为了所有谦卑,软弱、不值得、可耻等一切认识的庇护所。因此,知识以最普遍的内容迎合了所有自我欺骗的形式,而认知的提高或许只是理性片面的扩张,在知识不断地扩散中,理性的选择最终只会是单向的。
诚然,知识的爆炸,从1700年以来,在几个世纪之内,导致生产的总和超过了所有人类已知历史。我们无法避免知识的迅速更迭导致现有认知的虚幻;我们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在知识和技能的扩散中,求知成为了我们最原始的冲动。而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是,无论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甚至在它们为所有国家带来的趋同过程中,它们都可以被强大的敌对力量所摧毁,因为它们只是部分自然和自发的行为,依附于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并且,由于知识和技能的扩散所带来的趋同,还会造成更大的不平等,导致知识的竞争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同质化的结果所带来的依旧是财富的两级分化,原始资本则成为了决定性力量。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却可以选择不同的知识,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知识扮演者重要角色。由于知识的一次次分化加速了同质化的进程,在趋同效应的作用下,每个人都可以各司其职,在社会制度下各居其位,而每个人的职业、地位、身份等内容的变迁早已在趋同的过程中根深蒂固。最终演变为理性的单向思维。或许这就是马克思之所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隐藏的深层次的担忧。
我们学识构成了我们最大的谎言,它不过是我们存在着的普遍愚昧的脆弱形式。可是我们还是去追求它,我们一边接触新的学识,一边更新和遗忘旧的学识,以为能够在这种无限的认识循环中得以摆脱普遍愚昧的苟存,可是却忘了作为一个现代人类自身伴随着的无法消除的异化现象,就像牛顿带着他的物理学学识想渗入神学时,他所展现的智力不过跟个十岁孩子一样。在群体中,这种表现会更加明显,每一个体的智商会被拉到同一个水平,所做出的决定也只会偏向两个极端。群体抹杀了个体的可能性,在不断的心理暗示下,群体会获得一种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是群体走向乌合之众的开始,同一个决策四十个科学家和四十个工人所做出来的决定会相差无几。
已有认知的虚幻,使我们对知识的贫乏日渐不安;过分的情绪总是侵袭着空虚的内心;戛然而止的思绪,使我们困顿不以;思维的无端沉默,又将我们推向一片空镜。不存在时间、不设定角色,自我依旧在努力走向诚实,迫使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