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络课老师是位从医三十年的老大夫了。而人一年长,总想倾其所有,把最好的传给下一世代。就算是我,成年还不满一年,心里也按捺不住把自己对世间多一点点的观察打包塞给别人,还逼问着他有没有全盘接受。这或许是基因搞鬼,让我们想把好的留给后世。又可能是成就感作祟,让我们因“立言”而满足。
每每听老前辈教诲,照期待来看,如若是一两句点拨,配上娓娓道来的故事,或能有醍醐灌顶之效。但如果讲经验能讲上三天三夜的时长,找人把其写成本书都能定上不错的价格。我在图书馆倒真见过某大学校长写了一整本对新生的建议,书皮上过半的版面都是校长本人的特写。
经络课老师的一番又一番的教诲,我以为在核心上是和那位校长的书是相似的。长者们爱说叫“英雄所见略同”,那后文姑且将二者当作一物吧。
长者多磨练,能把教诲说成本书的厚度我很能理解。不过篇幅一长,我就不免有点怀疑了。
人们喜欢在完成一件事情后做回顾总结,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找出过去的不足,思考未来怎么避免这个不足。而我最怀疑的,是过来人把自己构思的避免方法,当做自己当年的做法告诉后生。而能够区分这两者,会是我们听他们教诲关键的一点。
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自己当年走的路,虽不一定能保证后人也走得来,也能走到成功的彼岸,但起码参考的意义是很大的。当我们归纳过来人的相似点时,我们是在一点点逼近正确的道路。
可是,事后再反思,其实像我们常感叹“要是当时不是选了那个专业就好了”一样,并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因为,我们只是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我们没有理由就此说,它左边那条路会好走很多。我们亲自走过这条路,当然更能发现其中的困难。而另一条路,因为没走过,自然是夹杂着我们许多的想象。可谁知道,那条路上没有个更大的坑呢?
经络课老师说,大学时他没有读好经典,直到进了临床,才开始努力学,觉得有些遗憾。于是,为了防止我们和他一样后悔当初。他给我们列了一大溜书单,让我们上完课就开始看。而这些书,全都是古汉语。他说,看不懂没关系,就看看,起码能有个印象。
这就是把两者混在一起的情况。仔细想想,他后起的经历,告诉我们的恰恰是,只要我们一生有这么一次发奋努力,我们晚一点起步也可能学有所成。可是,这并不能说明,在我们连中医的基础架构还没有搭建好时,就看最高大上的经典,是个好选择。我当然承认,早早地读古书确实好处不小,但我认为,这不一定是最划得来的做法。
这是谈到机会成本的问题,如果我们用这段小和尚念经的时间,去学医学英语,去练习PPT制作,会不会在未来得到更大的回报?而老师自己只是遗憾自己没有早些看经典,导致刚上临床会生疏。但是不是这种生疏,是我们一定承受不来的结果?会不会晚看经典,反而避免我根植下,对原文某个难以纠正的错误理解?
而那个写书的校长也一样,在他眼中,我们每个人大学都应该有场纯情的恋爱,都应该把图书馆和操场当成家。但这位校长以前真是这么走过来的吗?如此安全的两点一线过完大学,真的能长成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人吗?同样也是个问号。
老师的经历,唯一能保障的,就是他自己走的这条路,起码不会让我们一事无成。其他的,也都是一种猜想。而世上的猜想这么多,能对的屈指可数。
在老师讲完课的那晚上,我的头皮都能感受到不同的观念在拳打脚踢。我整个人走在街上,表情呆滞,我不知道是继续弄弄兴趣,学学中医好,还是就此踏上一心背古文的道路。最后,我还是决定相信自己。就算到头来不如意了,也怪不上别人了。否则,下半辈子可能全都用来发泄怨气了。
所以,过来人的话,我不敢不掰开弄清楚。越是崇敬,就越害怕直接成了他的信徒,连一点思考反驳的余地都没有。然后被稀里糊涂带上了一条道,最后走不通还是得自己认账。
还有一点,越是说得坚定的话,也越要小心。世上哪有那么多100%,更多的是理还乱的不确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