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105059/caf6e2b433f7e4a7.jpg)
在左舷,彼艇以更高的节数从我艇不远处掠过,
掀起的海水把艇身重重地摇晃了三下,
对,就三下。惊恐只是片刻,片刻,
也就够啦!这是泰国、缅甸与马来西亚的近海
此前,在翠竹岛,我赤足离艇、涉水,
踏上因浪花的推举而有着一圈圈珊瑚碎片的
白色沙滩,向椰树与海桐茂密的阴凉处
走去。在一根横亘的落木上我坐下、
吸烟,想象着其他游客因没有心动过缓或其他
不易下海的心理、生理毛病而纷纷
跃入水中的样子。我的胆怯对应着十三年前
印尼海底9.3级地震带来的十米海啸
对生命的撕裂、席卷。从地图上看,
这片海域往南就是马六甲与苏门答腊的西北端,
向西,是印度人控制的尼科巴群岛
对于识相的我,其实蔚蓝与深蓝没什么区别,
渺小,并不妨碍此刻的“春暖花开”
接下来是浮潜观鱼,我依然没有下去,
只是事后看了看上来的他们在水下拍的视频:
浅水中的交配、产卵,相逢和触及,
是否都是缘于礁石与珊瑚沙的阻隔带来的亲近?
作为深海鱼种,它们的活泼和我曾经
养过的热带鱼不同,仿佛可以带来更多意外
的比喻。午餐后,他们继续游泳,我
只能在艇上借着阴影中轻摇的波光打打盹或
再次神游一下昨日河海毗连的两岸,
那幽绿的红树林密匝的根系对水体深入的晦暗
然后,就去了几座海面山峰构成的
金沙岛,一处据说夕阳下满目跃金的小海湾
人依然很多,喧哗在这葫芦形的水域
但,却惊扰不了沙滩上处于背光的阴影处
或在阳光下直接裸晒的西洋人,以及
兀立在海面的黑礁岩上吸附嵌入的贝蛤与牡蛎
沿着岸边浅水区我先淌了几个来回,
感受了片刻海浪扑打沙滩的小冲击和导游
所说的海沙的细,然后有些矫情地
拍了几张开怀的照片,并打算用漫游的微信
发给远在国内的朋友圈显摆一下
“旱鸭子”的开心。而另一同船的他已在岸边
用细沙塑了个卧姿婀娜的美人鱼
孩子们也在一旁自由地堆砌着心中的城堡,
沾满沙粒的小手和着嬉戏的笑声,
比同样沾满细沙的成人似乎更为纯粹、干净
虽然我一路都在用泰语对当地人说着“萨瓦迪卡”*
2017.02.05
*泰语“您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05059/e8ab2177678fbdb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