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实习,发生了一件事,因为我比较被动,没有主动询问老师给他代课给学生补测一些项目,我没有主动问她要测什么,因此给她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因为我觉得那是她的课,我就不想积极主动了。
我没有把这个课当作是我自己主导的课,所以我是带着不满和一些抱怨去帮忙上课的,如果我带着成长型的思维去上这节课,我想我收获肯定很大,不仅不会得到老师的不满,还不会让自己因为老师的评价而不开心,可能还会在这个主动的过程中学到很多。
【积极主动】这是一个习惯,是«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里第一个提到的第一个习惯原则,习惯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明白,而且也知道好习惯和坏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的不同。
«打开心智»也提到说要把优秀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可是人的大脑喜欢做一些简单的事,总是想着怎么节能,所以很容易趋利避害,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不需要思考的事情。
不用积极主动,就不会那么累了(老板安排做什么照做就好了)很多人在职场上都是这样一个状态,非常被动,非常没有自己的主见,所以那天自己怎么被裁员的都不知道。
在一个社群里,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沉默寡言的,如果社群里的人每个都沉默消极怠工,那么这个集体的氛围就会变得沉闷压抑。
可是很多人还是觉得自己躲在“身后”默默潜水就好了,阅读不主动输出不主动,分享不主动,我想21天的阅读,收获是有但是也不会很多。
我一直在思考阅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天打卡阅读,其实真正读进去了吗?读到脑子进去了吗?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了吗?
为什么有些喜欢读书的人,有高学历的人,总是喜欢盛气凌人,拿“鼻子看人”,喜欢评价这个评价那个,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阅读之前一定要带着积极主动的心去阅读,去思考,去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毫无自己的想法,或者觉得自己很牛逼,这都不可行。
不管是阅读还是在生活中的工作,家庭中的教育等等都应该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做,去践行,努力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
成为自燃型的人不容易,但是不是不可能,如果一直给自己灌输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积极理念,总有一天,会因为日复一日的积极暗示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
我觉得自燃型的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积极主动,乐观开朗,喜欢思考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思考去情绪内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