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帕三绝
词:曹雪芹
眼空蓄泪泪空垂
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
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
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
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
正文:
红楼梦的第四十五回,一开始是讲李纨率领姑娘们到凤姐那里争取财源,让诗社可以有经费继续办活动;接着是赖大总管的母亲赖嬷嬷来了,她是贾家三代的老家人,对于贾家的门风知之甚详,她对大家所说的一番话,证明了贾家确实是非常宽厚又重视家教的贵族。
最后,小说家的故事又回到宝钗和黛玉的互动,而回目上就全部针对这一段情节,拟为〈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这一回所写的三件事,每一件都让我们大开眼界,有全新的认识。
首先是李纨这个人有了很大的突破性的表现,当李纨率领姑娘们到凤姐那里要钱的时候,凤姐很坦率地指出李纨其实应该要负担这一笔费用,从凤姐拨打的一番算盘里,可见李纨居然是众姊妹里最有钱的大财主!一年就有四五百两银子的净收入,那可以让刘姥姥一家过二十年呢,可见贾母、王夫人对这位寡妇的疼惜,所以才给了她那么多优待。
但是,李纨收入丰厚又身为长嫂,居然很吝啬地不愿出这笔钱,还想占公家的便宜这就让我们很意外了。并且,李纨居然会盛气凌人、口出恶言,反击凤姐的时候还占了上风,一点儿也没有平常温厚慈善的样子,你看她所讲的那一话看起来是帮平儿出一口气,其实都是强词夺理的歪理,根本没有推翻凤姐要她负担经费的道理,这岂不是非常奇特的一幕吗?可见,曹雪芹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是很立体、很活生生的人物,有各式各样不同的面相。
第二件事,就是赖嬷嬷所说的话,让我们清楚看到原来贾家的奴才也可以飞黄腾达,比一般人要更荣华富贵得多!你看,赖嬤嬤家因为贾家的恩典,所以孙子可以从良、还做了地方官,并且家里居然也有了一座缩小版的荣国府和大观园,因此筹办了宴席,专程来请贾母等人一起庆贺,而贾家也很替她们高兴呢;
再看大家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凤姐处处表现出对赖嬷嬷这位老长辈的尊重,这哪里有一点儿主子对下人的架势。
更特别的是,赖嬷嬤居然当面教训宝玉,又批评已经当了族长的贾珍,说贾家以前是非常注重严格的教育的,这简直是大家长的口吻了。由此可见,这一段又清楚呈现了贾家的主仆伦理并不是上对下的剥削或压榨,相反地,贾家维持了贵族的优良风范,宽柔待下,甚至把奴才当作自家的责任,必须照顾他们的福祉。这就是曹雪芹所要表彰的贵族文化的价值。
第三件事,就是宝钗、黛玉这两个人之间的新局面了,可以说,黛玉的性情有了很好转变,这回的〈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也是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的延续,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林黛玉性情的转变呢?其实,答案就在黛玉对宝钗所说的一段话里,她说:「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想一想,还真是令人可叹,黛玉居然到了这个时候,都没有一个人认真教导她,难怪她会一直这么率性、任性。
那黛玉为什么会缺乏这些教导呢?因为她是贾母心头的宠儿,人又敏感多心,所以大家都不敢触怒她,前面早就清楚说大家要不是不肯说,要不就是不敢说,结果就是“竟没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而现在,宝钗肯苦口婆心地教导她了,即使忠言逆耳,都愿意花时间给她劝告,而不是敷衍她不管她,让她继续犯错,这不就是真正的爱吗?
仔细想像,世界上谁对我们苦口婆心的最多?那就是我们的父母或亲人,不就是真正爱我们的人才会这样做吗?因为真正爱我们的人オ会担心我们的未来,也才会为我们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即使你不爱听他还是要苦口婆心地劝告你。至于其他不爱我们的人,オ不关心我们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所以根本懒得多费唇舌呢!
想通了这个道理,我们其实要很感谢当面指正我们的人,他们指引我们一个明灯,让我们做得对、做得好,才是我们真正的贵人和恩人!而黛玉显然是想通了,也体悟到真正的爱和宠爱、溺爱并不相同,所以才会对宝钗这么感激,从此推心置腹,两个人变成了义结金兰的好姊妹。
「金兰」这个词来自传统文献,意指坚韧如黄金、芬芳如兰花的深厚友情,那么回目的这一句是说,宝钗和黛玉有如姊妹般的契合,互相剖白的都是姊妹之间的内心话!曹雪芹连用了两个「金兰」,可见宝钗、黛玉之间确实从此建立了深刻的姊妺情谊,不只如此,黛玉的性格也改变了很多,越来越像宝钗之类的大家闺秀,不再是前面我们熟悉的样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