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读书
两代人互相托举,彼此成就!

两代人互相托举,彼此成就!

作者: 河南妞 | 来源:发表于2024-01-07 13:38 被阅读0次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独立,而且非常有个性而且现实,甚至一部分人选择不婚不育,更有甚者单身狗即便和父母同城,也选择租房或者自己购买一套小房子,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愿意和父母同住的确实是凤毛麟角,有的女孩子结婚的前提条件其中一条就是:不和父母居住在一起。

那么现实中有没有主动提出和父母同住的年轻人呢?有,却不多!

邀请父母同住

我出生在西部边陲小城里,也是独生子女,爸妈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唯一不同的是,爸爸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妈妈是从外地过来的。从小我的生活里只有奶奶家这边的亲戚,母亲从来不提过往的经历,更不提娘家那边的事情,这好像是我们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妈妈和本地的阿姨就不一样,那些阿姨闲暇的时间都织毛衣、串门聊天,而我的妈妈则喜欢看书,偶尔也记录点什么,家里的写字台两侧的柜子里都是妈妈的藏书,书柜上才是爸爸的专业书籍。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翻看妈妈的藏书,也只有这个时候妈妈的眼睛里才有难得的亮光,她会根据我的年龄给我推荐书籍,带我去书店买少年班的名著,《三国演义》早早我就读过了。

小学里去学校图书馆借《简爱》,管理员有点纳闷:“看得懂吗?”

我自豪地告诉管理员:“妈妈让我借的,我们可以一起共度”。

管理员带着疑惑,还是给我借了那本书。

小学毕业的暑假里,我想要一个诺亚舟,妈妈带我去市里顺便又购买了好几本书籍,什么名字我都忘记了,但妈妈购买《红楼梦》的喜悦一直洋溢在脸上,我还是有点不理解。

一直到我读初二的寒假前,妈妈平静地告诉我:“等你放寒假了,我带你回老家去。”但是那份期待的眼神却怎么也藏不住。

我们乘坐30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郑州火车站,广场内换乘长途汽车,又颠簸了三个小时才到了目的地。

舅舅接我们到家那一刻,外婆抱住妈妈带着哭腔:“你这闺女,这些年都不回来……”

妈妈好像无动于衷,只是轻轻推开外婆:“都过去了。”

“这些年我没有照顾好你。”满头白发的外公也是泪眼婆娑。

那一刻,我好想做梦一般:原来妈妈也有自己的爸妈呀!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不停地跟着妈妈走亲访友,真正让我了解妈妈过往的还是我们离开前几天,妈妈和老同学的聚会。

地点选在了郊外的植物园里,非常有仪式感:妈妈和一个叫老大的阿姨坐在上座,按照她们曾经的排序安排的座位。

席间,她们诉说着往事,从她们的叙旧里,我才知道妈妈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在以后的学习中,一个潜在的声音告诉我:“你要走出去,妈妈才能走出去。冲出新、西、兰,孔雀东南飞。”

初中升高中非常顺利,大学也是我心仪的地方。

毕业后和男朋友一起选择到一线打拼,此时此刻妈妈没有反对,只是说了自己的担忧:“去一线机会多,但压力很大。”

爸爸性格木讷,没有过多的宽慰,而是给了我充足的启动资金。

那个特殊的春节,妈妈过来陪我,却不想被困在这里好多天,等待能回去的时候,我只约到了去颐和园的票,我们游览到长廊的时候,妈妈略带诗意喃喃:“又见长廊!”

当时我内心一惊:“妈妈来过这里呀,听她的语气,应该有故事的。哦,对了,妈妈的相册里似乎有一张坐在长廊上的照片,好像是学生时代,学生头,运动鞋,毛衣外套,青春靓丽。岁月摧残了妈妈的面容,但身上的书卷气依然还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师,而妈妈一再声明自己是个农民——我心中的新时代农民。”

以前我和妈妈闲聊的时候,也曾幻想过以后的相处模式:“以后咱们可以同城,但不能在同一个屋檐下。”

“住一起干嘛,彼此都没有独立的空间。”其实是当时我没有固定下来,妈妈不愿意给我压力。

改变我想法的是举行婚礼前,未来婆婆看似很贴心:“长假的时候,你俩回去看爸妈;平时就回咱家来。”

打工人的假期有限,平时我也就一年能回去一次,春节爸妈来看我,十一回去看他们,所有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超过20天,路上就要耽误几天。要是结婚后,双方父母都要兼顾,和爸妈在一起的时间更少了。

而让我下定决心和爸妈住在一起的节点却是上个春节,爸妈“羊”后到这里看我,妈妈还好,爸爸的状态让我有点担心,立马带爸爸去中医院做了检查,显示:肺大泡,喝中药调理!

征得爸妈同意,我便给爸妈订了机票让他们去海南休养一段时间,让爸爸的肺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后来爸妈回到本地,中药调理几个月,身体才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后来我征求男朋友的意见,他更干脆:“咱们住在一起,互相陪伴,你也不用来回奔波回去看望爸妈了。他们也能到处走走看看,这边素材多,还方便妈妈码字呢,毕竟这边气候比西北温和许多,对他们身体也有好处。”

于是我就和爸妈商量:“办完婚礼,你们就和我俩一起过来,一家人住在一起,才有烟火气息。”

“你们还有那边的老人呢。”妈妈总是顾大局。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亲戚都在身边,再说他爸还没有退休,还没有到那一步,以后再说。”其实,我考虑更多的是医疗条件 ,“这边医疗条件好,你俩在家里有个什么事,还得去省城,我不在身边,怎么能放心。”

爸妈都是懂事的爸妈,来到这里除了帮我们打理一日三餐,他们还有自己的生活,安静、和谐、又有规律,有各自的小爱好,每天忙碌充实着。

当个老漂族

孩子长大,我们也渐渐老区,不管愿意不愿意,我们已经跨入了老年人的队伍了,不过是老年前期而已。

在我和先生的规划里,老年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要么把现有的两个房子处理掉,在市里交通方便的地方购买一套电梯房,和老朋友、老同事们平时走动一下;

要么先维持原状,每年到孩子身边小住一段时间,免得孩子来回奔波,以后到孩子身边租个小房子,或者买个小房子还能互相照顾一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刚成家就邀请我们一起居住。

刚开始,我和先生是抗拒的,我们有自己的生活,不想和孩子住在一起。

但是孩子邀请了,不去显得不合适,于是我和先生打点行装便出发了:“试试,如果合适就在一起,否则,我们打道回府。”这是我们两个人的共同想法,我们有自己的住房,还有西部的医保,在西部也能过得非常开心。

孩子们提前给我们布置了房间,还贴心地给我在卧室准备了一张书桌,书架、台式电脑、台灯都已经准备好,这让我有点感动。

刚来的时候,我迅速控制了厨房当成我的主战场,让孩子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是第一要素的,然后到超市购买一部分用起来比较顺手的厨房用具,方便我操作;先生承接了拖地、打纯净水的任务。我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孩子们从家务中脱离出来,下班回来放松身心。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也在周末安排一些活动,比如带我们品尝当地的美食、去一些小众的景点、注射流感疫苗等等。我们的原则是:孩子们请客,我们买单,不能因为顾及我们的感受,让孩子们的经济上有压力。

后来熟悉环境以后,我们说了想法:“你们难得有个周末,你们自己安排就好,我们想去哪里,也能规划路线和时间。”

周六早上,如果没有必须的安排,孩子们的早饭是省略的。

睡到自然醒,准备好午饭的材料,我坐在餐桌旁冲一杯牛奶燕麦粥,看会书,或者敲一篇文章,到点再去做饭,绝对不会喊孩子们起床吃饭。等他们“饿”醒,自然会来到餐桌旁的。

快递几乎天天有,大小物品基本上都是网购,刚开始我的内心也是排斥的:“每天都花钱买东西,真不会过日子。”心里吐槽而已,但不能说出来,这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改变我想法的是小区里超市倒闭以后,买菜就要走好远的路,于是我也尝试着网上买菜,虽然价格有点小贵,那是真的方便,种类随便挑选,而且配送很快,下单30分钟就能拿到物品,真真便捷了生活。

让我们想不通的是:孩子们竟然养了三只猫咪!

一只是他们快毕业时救治的流浪猫;另一只是到工作地时给第一只猫咪找的伴;第三只很小,孩子路过公园时捡到的只有十几天的小奶猫,原计划领养出去的,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家就留下了。

看到每天给猫咪花钱、花费精力,我也曾吐槽:“养它们有啥用?还不如省点钱给你们自己买好吃的。”

“和它们互动是最好的解压方式。”孩子一脸陶醉。

“难道现在的年轻人都需要动物来解压?时代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不是该养个孩子吗?现在的年轻人甚至花几十元到猫咖里和猫咪互动,真的想不通,怎么不养个孩子呢?”我发出了灵魂拷问!

“猫咪的生命也就十几年,和它们在一起没有压力。而养一个孩子首先担心健康不健康,还要担心是否输在起跑线上,后面还要考虑上什么学校,怎么就业,买车买房,你们把我养大这些感受不用我多说吧!”孩子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无话可说,想想孩子的成长路上还真的是这样,甚至心里憔悴。

本来要催生的话,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既然住在一起,那就保持各自的独立,少管闲事,少说教,咱们的所谓经验未必有参考价值。

有限的精力,做自己的事情,经营好自己的业余爱好,到处走走看看,锻炼身体,争取节省点就医的资源。

至于以后怎么相处,静观其变;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就足够了。

父母与成年子女的关系毕竟是一场轮回,渐行渐远,短暂的相聚,,互相托举,彼此珍惜,彼此成就好了,别无所求!

相关文章

  • 互相支撑,彼此成就

    正念打卡D24 听果妈讲恒子奶奶的婚姻生活,就想到了我和老公,我们基本属于裸婚,婚后住在妈妈家,妈妈是个严厉要强的...

  • 互相成就,彼此滋养

    陈姑娘恋爱三年多,终于开始进入谈婚论嫁的环节。问她为什么想通了,肯嫁了? 本以为她会说,谈了这么久了,该嫁了这类大...

  • 真正的“灵魂伴侣”

    最好的夫妻之道是 源于你们彼此相爱 互相尊重 互相理解 彼此支持 彼此鼓励 互相帮助 互相成就 他感恩你的十月怀胎...

  • 不要让情绪左右你的生活。

    学会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互相多抬举,彼此成就对方,不要互相踩,彼此败坏对方,对谁都没好处,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

  • 多点思考,多点想法

    学会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互相多抬举,彼此成就对方,不要互相踩,彼此败坏对方,对谁都没好处,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

  • 最美的一句话

    一段好的关系是在一起时彼此成就,分开时互相祝福!

  • 面向未来,彼此托举

    一只猫在这座古城里,总觉得自己在人群中是那么的不起眼,弱小而孤单。她对所有人很真诚,很用心,因为她希望拥有...

  • 人与人是彼此欣赏,互相成就。

    世界要精彩,人与人之间就注定了要不一样,不一样的容颜,不一样的身板,不一样的付出,不一样的努力,不一样的能力,不一...

  • 好的婚姻就是互相成就彼此

    人们总会羡慕那些夫妻,既可以生活富足,又可以幸福美满。别以为这些人都得到上天的礼遇,他们所拥有的都是互相扶持,相互...

  • 最好的爱是互相欣赏,彼此成就

    如果问我,我的性格爆起来会是啥程度呢? 最远的事是,小时候做梦拿起凳子想把那些没事就欺负我的男同学统统砸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代人互相托举,彼此成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eg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