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得上是我第一次尝试去看全英文版的书籍。它不是那些闻名遐迩的名著。当然,在美国文学历史上它仍然占有一定席位。说来也巧,我借它的原因很简单——封面好看。
我借它已经很长时间了。大概是开学左右的一周我就已经把它借到手。迟迟未看。原因有很多,因为和它类似的一本书《心事如山》——也是封皮极为精致的书,当我拿回来翻看几页,发现写的并不合我口味。所以,这本Tuesday With Morrie也没怎么在意。
我借的书已经过期3天,所以趁着每周必去图书馆的时机,背着很多的书籍,去还书+续借。再次翻到了它。趁着今还算空闲,于是拿起来随便看了几眼。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它是日记体。由多年前的学生米奇记录。主人公莫林。
它没有恢弘的结构华丽的辞藻,它就是realistic,它就是life。为了方便以下我将Tuesday With Morrie简称为T。
人是个很奇怪的生物。为什么我这么说,我可以举个非常常见的例子——“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是谁也不愿意过多谈论它”。
能稍微多谈论的要不就是年轻气盛的高中班毕业生,动笔挥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便说:“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兼有人生经历和思考水平的人反而避而不谈。WHY?
因为这个问题太浅?显然不是。
那么因为这个问题太深?也许有这个因素。但人的欲望往往对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就连大的无法想象的宏观宇宙和小的无法想象的微观世界都成了热闹的讨论对象,怎么到人生问题的探求却寥寥无几?
回到我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有人生经历和思考水平的人反而避之不谈。
因为他们领悟到自己缺少讨论的资格。再大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一时的感悟怎么能保证适合今后,适合别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蔑视下属,唯独除却人生。——越有教养越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
但是,人都是贱的,哈哈,谁想要听听。
身在人生却蒙昧于人生,蒙昧的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怖。能不能尝试触及呢?有人试过,结果总是让人遗憾。大多编造一些浅陋造作的小故事,不知是灵感迸发还是真有其事,发几句评述,吐一点感慨,好像已经解释清楚了人生。
然而人生没有那么简单。
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还是老人,并且他不必非常成功。但他必须一生清风两袖,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最好是时日不多的老人。因为此刻他会有强烈的告别意识,所以他会以鸟瞰的视角看待人生。但很可惜,大多数建树的老人,临终往往过得很具体:医疗、遗嘱、交代……在病房杂乱无章的脚步声和哭喊中,老人浑浊的双眼是否突然一亮想讲一些超脱实际事务的话?一定有过的。但身边的子女和医护人员不会理会,只劝老人省点精神,多休息。老人的衰弱给了世人一种假象,一切肢体的衰弱=思维的衰弱。其实,老人在于死亡近距离对峙的时候可能会有超然的思维迸发,飘忽如缕,断断续续却极为珍贵。人们只挽救他衰弱的躯体,却不知道更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挽救。
很高兴,莫林成为了稀有的人。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如果你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看不起你;如果你对社会的下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妒忌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的面对整个社会。”
这句话与我说的:“过去太急燥了,总希望有过来人告诉自己未来怎么走才能少走弯路,求之不得又不敢独自尝试,现在发现自己的人生和谁都不会完全相同,跟着自己的一心走,只要自己的内心足够有力量,就是一路辛苦前途未卜也值得。”异曲同工。
很多金句不再摘录,我一整个下午都在看T。不是因为难度大,而是它有太多地方让我停下来认真思考,并反思。如果看完这篇长篇大论,让你对T感兴趣,你可以尝试阅读。有感触欢迎和我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