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识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小步

作者: 秋水5200 | 来源:发表于2021-03-31 11:31 被阅读0次

    ——识别被忽视的恐惧  ("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唤醒内在动力"心理课程刚结束,我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我反问自己:"怎么越学越退步了?丧失了做事情的动力,养成的好习惯——跑步、写作、瑜伽统统不想做,我这是怎么了?曾经也听说过心理学是一个坑,不光是金钱的投入,人也很容易掉进情绪里出不来,难道我真的中招了?"

          我一边思考,一边自责,觉得学了这么久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状态。

          感觉光亮就在不远处,内心充满了渴望,但却没有力量爬过去,任凭迷雾把我环绕。

          我不断的给自己打气,"坚持,痛苦是成长的开始,一定会有突破的"。

          同时我也在反思上完课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有困住的感觉

                      看清问题的表象

          一种被忽视的感觉,感觉被老师忽视了。从而产生了莫名的愤怒,这股情绪是对权威人士的,是不被我允许的。

          一个学生怎么可以对喜欢的老师产生愤怒?这让自己很纠结、自责、痛苦。

          想不明白,只能寻求帮助,找到了我的心理学启蒙老师,他耐心的听了我的诉说。

          他说:"有这种情形太正常了,你是产生了移情,将你小时候被父母忽视的感觉转移到了那个老师身上,感觉被忽视了就会有愤怒。

          而那个老师恰恰是你特别喜欢、崇拜的人,你不允许自己对老师有愤怒,就像一个孩子被父母忽视后却不敢恨父母一样,理智上孩子不能恨父母,但被忽视的感觉却是真实的,愤怒只能被压抑。

          就像你和妈妈的关系,照顾她,体贴她,安慰她,带她看病,但总是忍不住发脾气,事后又自责。

          这就是你潜意识的动力,被忽视后压抑的愤怒,产生了语言上的攻击行为,这种情形没有被很好的解读后,又会产生道德上的评价——我不够好,不孝顺,从而自责痛苦,循环往复。"

               

    像极了作妖的我

                    了解真相,理解自己

          我的泪无声的滑落,爸爸妈妈去世这么久了,被忽视后产生的愤怒一直被我压抑着,也在搅扰着我的生活,这种痛苦模式一直在重复着而不自知。

          严重的影响了我的人际关系。

          往事一幕幕的浮现,都是内在的伤痕。

          工作上力求表现的完美一些,希望得到领导的表扬、赞美、认可,难免会有"抢话、出风头、爱表现"的嫌疑,被同事们所议论而不自知。

          这种将自我评价建立在外部环境上会让自己的价值感忽高忽低,一会儿自信满满,一会儿又自愧不如。

          这种感觉一直缠绕着我,让我痛苦不堪。它引领我寻求解脱。

          这也是我身心灵成长的初衷,一晃五年有余。

          我现在懂得了"抢话、出风头、爱表现"等等行为背后的目的就是希望被看见,被认可,就像一个孩子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看见,他会穷其一生追求被看见的感觉。

          除非识别这种模式,看清楚潜意识的这股驱动力,才能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的一些夸张的行为。

        情绪也能慢慢的稳定下来,人也会走向成熟。

          对我来说,如果说工作上的人际关系让我不知所措,那么朋友关系的丧失更是痛彻心扉。

          两年多的疗愈路让我看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自己无意识中也在这个团体中寻找被看见的感觉,将原生家庭中未获得的感觉投射出来,希望在朋友的身上弥补对父母情感的缺失。

          朋友毕竟不是父母,不能无条件的接纳、原谅你的时候,你又觉得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从而有了被忽视、被抛弃的感觉。

          原来这就是真相,我在一直寻找着父母的爱,弥补那份缺失,这是小孩子的渴望,那么的真实,令人心疼。

          谁能给到你呢?只能是长大了的我们自己。

                 

    感知生活

                  正念觉察,慢慢调整

          意识、潜意识、投射、移情等都是心理学,更准确的说是心理动力学上很重要的概念。

          当我看清楚了自己行为背后的动力,理解了自己的情绪,焦虑也好,愤怒也罢,都是内在的伤痕外在表现。

          同事、朋友、权威人士等等的出现就像一个个钩子勾到了我内在的伤口,引起情绪的波动。

          他们充当了拯救者,带领我们走出受害者的模式。

          这就是成长的契机、资源,唤醒我们向内看,疗愈自己。

        这个过程蛮辛苦的,但却是值得的,我们想要更轻松、更自由的生活,别无选择,只能勇敢的面对。

          2021年3月27日,我参加了曲伟杰学校举办的"百名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课上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我邀请她和我的老师、朋友一起共进午餐,我怕她有被冷落的感觉,不断的关照她吃菜,和她聊天。

          这个情景好熟悉。

          七年前我新到一个单位,参加聚餐,整个过程我感受到了被忽视、被冷落,局促、尴尬的感觉让我难受。

          这个感觉一直都在,却被我压抑了。

        今天邀请朋友共进午餐的场景勾起了这个回忆,让它从潜意识中浮现出来。

          我照顾朋友也是我的投射,原来是我怕被忽视,以为朋友也会有我这种感觉,我后来和朋友进行了确认,她并没有被忽视的感觉。

          这让我更加的明白了什么是"投射",我们所认为的,所感觉到的其实都是自己的感觉而已。

          也正是张德芬老师所说的"亲爱的,外边没有别人。"

          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在自我认识的这条路上,我看到了很多行为,还有努力学习停不下来的现象,这背后隐藏的动力也是怕被忽视,希望被看见、被肯定和赞美。

          识别它,调整它,重新整合自己,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看见即疗愈,不假,但修复需要时间。

          正如《接纳不完美的自己》那本书里说的:"与其做一个好人不如做一个完整的人,做一个好人,只是活出一半真实的自己,而做一个完整的人,则是活出全部真实的自己。"

          活出全部真实的自己的感觉一定是轻松的、自由的、美好的吧?

         

    好看的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认识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小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jo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