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
上午听了四位导师的四节课,再加上四位导师的评课,语文的规律和底层逻辑,就像浓雾驱散后的万物慢慢浮现出来。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语文课堂要立足表达方式展开教学。四节课让我感受到了两个特别宝贵的共同点。
一、引领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方式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朱老师讲《手指》时,精读大拇指的段落感受大拇指的作用时,抽丝剥茧似的一步步引导学生关注了本段的三个形容词、六个动词、六个“叫他”,感受组句构段的特点,并且一次次地解读后情景中的朗读,大拇指的作用也感受的淋漓尽致。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知道了品读的方法,这种获得“渔”的课堂收获是充满沉甸甸的生长力的。
二、给学生自我生长的契机
课堂上四位导师都特别关注学生的表达和思维,眼中有学生。面对回答得不对的学生,耐心而接地气地引导,我注意到有好几个学生短短一节课内的变化特别明显,特别是说话的完整性和思维的开阔性方面。
王林波老师在上《蜘蛛开店》时特别会鼓励孩子,一句句幽默有趣的引导、鼓励,让学生慢慢进了他的“圈套”,从开始的不敢举手、不敢大声说,到最后积极地站到所有老师和同学面前大声地现场口述故事。学生越上越有自信,这样的课堂给学生的简直就是宝藏般的收获。
语文课堂是词句段构造和表达方式的学习与训练,认识到了这个底层逻辑就要咬紧不放松,让自己的课堂也更真实、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