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师在班群里发布了一件任务。要求是阅读《秋叶训练营七课堂》,并写下自己的感想。由于我为了快速完成任务,所以做得有点功利。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快速扫描,抓关键词,做下笔记,在写的时候更像是完成一篇高考话题作文。因而收获没有其他同学那么大。
不过这过程也让我首次接触到简书和《秋叶训练营》这本书。我也开始明白阅读和写作的作用并不是一昧的如同高中时候那般以提高分数为宗旨,它还可以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还可以提高并扩展个人的格局。
在反思后,在又读了一遍《秋叶训练营》,并在简书中阅读了许多有关如何阅读的文章。也就在这短短的一天内,我慢慢的转变了原来的功利阅读,开始重新定义阅读的作用与方式。我想我也许正在学会如何阅读。以下便是我今天学到的一些感悟
首先:确立目的。在阅读开始,你要思考为什么要读,读了有什么好处,这些好处可以帮自己解决什么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认为我们可以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为选择阅读对象提供更明确的方向,并非毫无目的,来之不拒的吞咽。
第二:建立阅读框架。在网络上阅读的内容五花八门。若仅仅靠碎片化的积累阅读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因此我们要建立适合于自己的阅读体系,以方便与我们长效学习,长期学习。那应该如何建立体系呢!首先要有这一观念,主动的阅读,并长期坚持。然后要在这一坚持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将内容话为知识,知识化为技能以用来提高自己的硬能力,加强自己的软素质。其次是在扩展自己的阅读领域,不要为了阅读而阅读。以求到到发展框架的目的。
第三:提高精进力。有哲学家说过: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的学习也如此。比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不能总加减法,还要学习乘除法、几何、方程等等。因为我们要进步。阅读也如此,在长期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和阅读量。以适应我们的需要。
第四:提高输出力。阅读是吸收的过程,输出是产出的过程。有进有出才为良性循环。输出是检验阅读成果的一种方式。但是输出并非是对阅读内容的摘抄或者是模仿,而是讲通过它所学到的东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想法进行跃迁。从而形成自己的成果。
第五:敢于挑战。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来就没有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我认为我们不能只走别人的路。还要开拓自己的路。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抱有书本上内容都是正确的这种观念,而应当勇于对和自己观念有矛盾的适当的发出质疑,不能坚持本本主义。并且还要把质疑表达在自己的输出上。
目前作为阅读的新手的我,要走路虽长,若始终坚持这一过程,享受这一过程,我相信我可以成长很多。
加油!
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