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频频爆发。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建立了大明朝,建元洪武。接着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25万人北上灭元。
朱元璋在派兵北上之前,曾召集将领商议作战部署。大将徐达、常遇春主张出兵直取大都,然后乘胜长驱,剿灭诸军阀。朱元璋不采此策,而制定稳步进军的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再进取大都,可不战而克。攻下大都后,再西进关陇,可席卷天下。 朱元璋的想法,是有意为元顺帝留出一条去路,把他逐出塞外,这样可以减少各地元军残余势力的抵抗。
明军势如破竹,元朝仍旧内部纷争不息。徐达率马步舟师,急速北进,破长芦、直沽,进据通州。元顺帝见大都不保,在七月二十八日夜,与太子、诸妃仓皇逃出健德门,北奔上都。当时有大臣建议他死守大都以待援军,元顺帝根本不听。八月初二日,徐达军攻入大都,宣告了元朝统治的灭亡。
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出师进攻元上都开平,元顺帝又逃到和林,后来又颠沛流离到了应昌。不久,51岁的元顺帝因痢疾去世,元人谥为惠宗,朱元璋认为他在国破家亡的前夕不背城一战,而是逃走,算是"顺天命",所以称他为元顺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