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641天。
有的家长会觉得这个孩子本身就不是学习的料,或者本身他就是。
其实,没有人不是学习的料,只是性格不同而已。每个人都天生对学习拥有热情,但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可以让这种热情消失。
人都是学习的料,因为人的脑子是擅长学习的。那为什么一个班上,同学们的成绩包括专注力,学习热情完全不一样呢?如果是老师的问题,那为什么会完全不一样呢?
唯一的区别就是家不一样!家庭环境不一样,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也不一样。学习是人类的天性,学习能够获得足够的多巴胺分泌,学习能够获得足够的内啡肽分泌,前提条件是他自己学。
孩子有生命力会自己跟上来,反过来如果我们总是抢孩子的方向盘,他就不踩油门了。
就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他带着一只鸡到了武汉大学课堂上,地上有一把米,把鸡的脑袋摁着吃,鸡就抗争、不吃,然后所有人笑,觉得教授太奇怪了。然后陶行知先生把手松开,站到一边,那个鸡去吃米了。
学习也一样,当我们摁着他就不学,他在学习当中找不到多巴胺,找不到内啡肽,他只好在游戏等地方里找。
把方向盘还给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